论职业院校图书馆读者信息需求变化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7-17
/ 2

论职业院校图书馆读者信息需求变化及对策

刘清利

刘清利(内黄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河南安阳456300)

摘要:网络环境下职业院校图书馆读者信息需求呈现出新的特点,发生了新的变化,读者对图书馆的服务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针对读者信息需求的新变化,学校图书馆应重新调整服务策略,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以更好地满足读者的文献信息需求。

关键词:职业学校图书馆信息需求信息服务及对策

目前,在信息资源异常丰富,读者的信息需求多样化、个性化,获取信息的方式多元化、便捷化的新环境下,自动化与网络化将成为学校图书馆发展的主要方向。传统意义上的学校图书馆在文献资源建设、信息技术需求及信息服务模式上都发生了一系列变革,同时学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环境也发生了新的变化,读者信息需求呈现出新的特点,传统服务难以满足读者更高的信息需求。在这一背景下,只有分析和研究当前读者信息需求的新特点和新变化,有针对性地调整服务策略,更新服务模式,采取应对措施,才能在激烈的信息服务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学校图书馆读者信息需求的新变化

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服务中心,是广大师生获取信息的首选之地。在新环境下,学校图书馆读者的信息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新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信息需求的新特点

职业院校教师主要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教学与科研对图书馆信息服务的需求有不同的侧重,但都具有一个共同的趋势:对专业性和综合性的信息需求在不断增加。

职业院校的教师在专业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不同专业的需求不断地增补新教学内容、新技术方法等方面的内容,需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同时职业院校的教师是双师型的教师,他们在自身知识的更新方面,既需要理论知识的更新,也需要实际操作能力的不断提高,因而他们对文献信息的需求比较注重专业性。

职业学校的教师大多集教学、科研为一身并承担着不同学科领域的专业教学和专题研究,他们需要了解和掌握本学科、本专业、本专题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时刻关注科学发展的最新动态和前沿成果,他们迫切需要利用方便、快捷、丰富的网络资源获取各种动态性、系统性和综合性的信息,新形势下互联网已经成为高校教师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

2.职校生信息需求的新特点

职校生信息需求具有专业性、集中性和广泛性,他们对信息需求的目标明确,特别注重基础理论知识、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内容成熟和完善的文献。他们对信息需求呈现出多样性、针对性、快捷性和时尚性的特点,除了需要本学科、本专业或相关学科领域内的信息外,还需要各种与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和生活品位有关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体育等各方面各学科的综合性信息。

综合上述,读者信息需求无论呈现怎样的新特点,都离不开文献信息资源、信息技术及信息服务等基本要素,三者缺一不可。下文将紧紧围绕这三个方面,剖析新环境下职业院校图书馆读者信息需求的新变化,并探讨学校图书馆应对这些新变化需要采取的相关措施。

二、学校图书馆读者信息需求的新变化

网络环境下,读者对信息需求的新变化主要体现在对信息资源、技术服务和信息服务的需求上,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信息资源需求变化

(1)信息资源涵盖率。

在读者信息需求更加广泛而且需求量日益增大的新环境下,信息资源的获取方式和途径也越来越多,广大师生不仅要求图书馆提高馆藏资源拥有率,而且还需要信息资源的获取手段更加完善,并通过资源拥有和资源获取两种方式提高文献信息资源涵盖率。也就是说,读者在文献资源需求类型上,除了可以利用传统印刷型馆藏资源外,越来越需要为其提供各类型的数字化资源,如电子图书、电子期刊及各种学术网络数据库等。此外,广大师生对信息资源的获取途径也越加关注,希望通过馆际互借、文献传递、资源共享等途径获取本馆稀缺的文献资源,实现其获取信息的需求。

(2)信息资源时效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大提高了信息传递和交流速度,促使读者对最新文献信息资源时效性的要求越来越强烈。教师、学生在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更需要获取大量各类型的最新信息,读者需要利用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及时了解和把握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本学科领域的总体研究概况及最新发展态势,保证本专业及研究课题的先进性和创新性,这些因素都促使读者对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时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技术需求变化

(1)网站建设。

目前各高校几乎都有自己的网站,读者不必亲自到馆即可通过访问图书馆门户网站直接索取所需的信息资料并享受部分业务服务。网站已成为学校图书馆满足读者文献信息需求不可缺少的重要平台和获取文献信息的重要工具,因此,建设一个高质量、高水平、功能一流的图书馆网站,已成为读者对图书馆技术服务的要求之一。

(2)信息检索。

信息检索是学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我们知道,学校图书馆馆藏的各种查询及数字化网络信息资源存取传递等信息服务均是以信息检索技术为手段而实现的,所以,信息检索的效率、技能及信息素养的高低已成为读者获取所需文献资源是否顺利的关键因素。因此,图书馆需要对读者不断进行全方位的信息素养教育,加强信息检索技能的培养,以提高读者深层次获取信息资源的检索能力。

3.信息服务需求变化

(1)信息服务模式。

数字化环境下,网络上丰富的信息资源及信息获取的手段和途径更加方便快捷,致使读者对图书馆的服务模式产生了多样化的需求,广大师生不再满足传统性的借阅和咨询等服务模式,他们需要图书馆为满足其个性化需求提供内容全面、类型完整、专业性强、来源广泛的知识信息服务。

(2)信息服务深度。

随着信息资源的不断增长,读者将逐渐从大量的一般信息向信息服务深度的特定需求转变,传统而简单的“借还、阅览、手工检索、书目查询”等服务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深层次读者更高的信息需求,读者更加注重于为其提供经过分析加工后的深层次的学科专业文献、跟踪性科研指导等各类型综合性的信息服务。

(3)信息服务的效率。

现代社会里,快速高效的信息传递已成为可能,读者对信息服务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图书馆能否及时有效地获取信息成为抓住机遇、科学决策的关键之一。人类已进入快节奏、高效率社会,随着科学研究的推进,要求学校图书馆必须提供快速高效的信息服务,尽最大可能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有效信息,从而达到为读者提供高效化信息服务的目的。

三、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应对措施

针对读者信息需求的新变化,传统的服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学校图书馆应在资源保障建设、优化技术服务及服务方式拓展等方面采取应对措施,调整信息服务策略,以适应信息服务环境的新变化。

1.注重文献资源开发,提高资源保障率

馆藏资源是学校图书馆为教学、科研服务的物质基础,学校图书馆应积极发挥专业技术优势,在充分掌握资源的拥有、把握资源获取手段、保障馆藏资源涵盖度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和拓宽信息资源的获取途径。比如:对传统印本文献要加大采购力度,并根据重点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及时调整馆藏资源的配置结构,加强数字化资源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购买各种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网络学术数据库和多媒体读物,实现实体馆藏与虚拟馆藏的有效互补;建立开发具有本馆特色的数据库,形成馆藏资源优势;走资源共享联合体及图书馆联盟之路,实现资源共建、共知、共享;广泛开展馆际互借,逐步扩大文献传递服务的范围,不断拓展和创新用户获取文献资源的新方法和新途径,提高用户获取网络资源的利用效率等。只有采取这些有效措施,才能更好地应对网络环境的新变化。

2.优化技术服务

(1)加强图书馆主页建设。

网站是高校图书馆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的重要窗口,也是与用户进行沟通的桥梁。用户可以通过图书馆主页直接享受图书馆提供的方便、快捷的各种信息资源服务。比如,高校图书馆在设计网站时应当体现以用户需求为主题,以方便服务为中心,界面保持友好,尽量避免或减少访问中的技术障碍,通过网站所展现出来的各种服务项目,更加方便用户有效利用,通过技术优势实现“一站式”、“无缝式”检索服务,解决读者由于各数据库检索路径不同、检索不便所造成的难题。

(2)提高用户信息素养。

图书馆除了可以通过技术开发不断降低读者获取和利用信息资源的技术门槛外,还应加强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和再教育,并针对不同需要定期开办各类型讲座。例如,举办网络信息资源检索培训班或数据库使用专题讲座,开展新生入馆教育,开设现代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课程,提高读者网络资源搜索、文献下载及处理等信息资源的检索技能。

3.服务方式拓展

(1)开展多样化服务。

首先,图书馆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和新的信息产品将读者吸引到图书馆服务中来,形成融洽的互动关系。比如,让读者介入文献采集和书目数据质量评价,在图书馆网站和校园网及时发布图书馆最新数字资源信息,通报到馆新书、新刊的目次和摘要,实现网上预约和续借图书,激励读者参与在线参考咨询服务。用户与用户间的互动交流更能激发读者参与在线参考咨询的热情和信任度。其次,开展学科导航服务,馆员要具备较高的知识素养、多元化的知识结构,能够熟练地运用各种参考工具,及时获取和掌握最新知识信息,为用户提出建设性意见。再次,可开展个性化知识服务。除此之外,还可根据需要编制各种专题书目,提供专题信息咨询服务、教学科研专题跟踪等多种服务模式。

(2)开展高效化服务。

针对读者信息需求的新变化,学校图书馆不仅要提高工作标准还要更加重视高效化服务,而且要制订出一整套相应的目标管理制度和绩效管理制度,并将其贯穿到图书馆的服务体系中去。例如,制定图书馆工作人员考核计分办法,实行德、能、勤、绩四方面的绩效考核,把绩效考核制度直接与馆员的高效化服务和读者满意度的评价指标挂钩。此外,还要制定馆员的年度培训计划,使馆员不断地更新知识,了解图书馆及其相关专业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从而达到高效化服务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茹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体系构建研究[J].情报杂志,2005(3)。

[2]索传军网络化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J].图书馆杂志,1999(1)。

[3]李国霞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探讨[J].图书馆工作,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