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升我国企业管理执行力的思考张恒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关于提升我国企业管理执行力的思考张恒

张恒

身份证号码:33010219******XXXX厦门大学上海200000

摘要:文章分析了我国企业管理执行力不足的表现及影响,并对企业管理执行力不足的原因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有关建议与对策。指出建立良好的管理机制及管理团队,明确管理层的责权利,以调动管理层及职工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企业管理执行力,是使企业走向发展壮大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管理执行力;管理机制;管理团队责任

1管理执行力不足的表现及影响

我国企业发展的实践表明,管理执行力不足已经成为企业管理中的通病。具体表现在:一方面,在公司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运作周期过长,项目进度落后的现象普遍,上级向下级布置的任务得不到及时执行,严重影响项目进程。另一方面,公司管理制度不完备,制度执行状态模糊及责任推诿现象严重,公司管理倾向于“人治化”管理。中国企业管理水平的滞后已经阻碍了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管理执行力欠缺,导致好的方案得不到实施,好的投资机会白白错过,企业规模化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具体来说:首先,管理执行力作为公司运营的基本功,是公司整体管理状态的直接体现。执行力差使得公司内部管理水平提升缓慢,管理制度推行困难,缺乏有效的管理经验沉淀,导致了公司在拓展过程中缺乏相对成熟的管理经验模式,加大了项目开发风险。其次,执行力不足直接导致具体的工作任务难以按期、有效地完成。从而对后续项目产生积聚性影响,造成成本上升,决策延误,资金回笼速度下降等现象,阻碍公司发展进程,加大了公司营运风险。最后,管理执行力不足还直接影响了公司对于客户、合作方、公司外围社会关系的响应能力,导致业主投诉增加,公司对外合作环境恶化,和政府部门等社会单位的关系出现危机,从而使得公司丧失社会环境的支持,运作难度大大增加,给公司带来经营运作危机等。

2我国企业管理执行力不足的原因

我国企业管理执行力不足根源于不健全的企业制度体系及制度背后的企业文化、组织结构等方面。在管理执行力的制度体系方面,作为组织管理体系对任务执行及变化应对的速度和效果的综合体现,管理执行力不足的原因有:

(1)在制度形成环节方面

缺乏系统的可以信赖的管理制度体系来保证公司的规范运作,使得股东对公司的运作缺乏信任,不能有效授权;制度残缺,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制度系统,同时,制度之间的相互匹配也存在问题,不能构成有机联系;部分制度适用性不高,指令设定的要求偏高,超出员工努力所能达到的程度,不符合工作目标设定应该遵循的“可达到性”和“合理性”原则。

(2)制度推行环节方面

在制度执行过程缺乏必要的宣传和通告;缺少合适的评价机制,使得公司中层干部对推行规范化管理缺乏积极性和动力;缺乏必要的激励措施,使得员工产生推行规范化管理就是扣钱和束缚工作行为的错误思想。

(3)执行效果检查环节上

制度的执行缺乏强有力的监督落实机制,没有具体领导和负责部门来承担监督落实责任,对制度落实效果的考核力度不够,执行与否与员工利益的关联度较低,制度落实缺乏足够的群众基础。

(4)在制度更新和完善环节方面,制度更新不及时

不能根据公司的发展及时修改并下发执行,过时的制度也影响了制度的权威性;部分制度不够完善,不能适应公司业务发展的要求。此外,除了企业制度体系方面存在的上述问题,管理执行力不足还有其企业文化及组织结构等方面的深层次的原因,主要有:公司高层管理团队与公司出资者的职责分工不明确。我国企业董事长大多是将公司出资者、最高决策者、经营管理者等角色集于一身,使得公司的高层管理团队变成了董事长管理指令的实际执行者,因而不能有效履行高层管理团队应有的管理职能;公司出资者与公司高层管理者之间的职责划分不清晰,决策权力授予不够明确,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存在问题;董事长从创业的集权型管理风格向规范化的逐级授权型管理风格转变,集权和授权的矛盾也将会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有所体现。缺少制度管理及规范管理的文化基础。强调企业内部依法办事,并以身作则,是各级管理者的责任,但是企业内部从上至下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创业企业多考虑如何利用政策,但随着企业规模扩大,企业要获得长远发展,只有从内到外都要走向规范化,主动的去遵守内外规则。高层管理团队内部沟通、协调不够,整体作战能力表现不足。总经理的管理风格和中层管理者工作意识不匹配,中层管理者执行力度差,使得总经理疲于应付公司日常事务,降低了管理效率。高层管理团队技能结构不均衡,这一点在许多公司日常事务及项目实施时表现的十分突出。公司组织结构不明确、不稳定,指令信息流转混乱。公司缺乏明确、稳定的组织结构,导致指挥链经常变化,严重影响了公司管理的严肃性。

3有效提升我国企业管理执行力的对策与建议

大多数情况下,执行力差的企业经常暴露出高度集权的管理模式,职责不清的管理层次,不稳定的管理机制,观念、心态、素质较差的管理者等方面。针对这些状况,企业应找出执行力差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企业管理良性循环地发展。

(1)明确管理层的责、权、利

管理层责、权、利是否明晰对执行力的影响较大,不同层次的管理者所拥有的权力、利益应与其相承担的责任密切相关。高度集权的管理模式能够使管理者扁平化沟通,但也容易使管理者之间责任不清,权利不明;民主性较强的管理模式,能够较好地发挥员工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但管理的约束力较弱,企业管理者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当地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员工素质及所从事的产业等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此外,责、权、利不清会使管理者出现大量的越位行为。因此,企业领导有必要界定所有管理者应尽的责任,也很有必要提倡各级管理者一定做好本职工作,对有能力的人要及时发现,及时提拔,告诫经常越位而搬弄是非的管理者要保持一颗平常的心态,多与群体融合,明确分工合作,共担风险和责任,形成坚韧不拔的团队。

(2)倡导规范管理、规则至上的文化观念

企业文化直接体现在企业的日常活动及管理决策中,并发挥着无形的、强大的影响力。执行力的关键在于透过组织影响人的行为,有执行力的公司一定有特定的企业文化,员工一定用心去做事情,讲究速度,细节和纪律。这样,出现问题后,企业就会依靠良好的执行力,透过坦率的沟通,将问题的核心找出来,再加以解决。而不是只解决表面问题,甚至躲避问题,等问题发展时再进行解决。因此,企业领导应该有意识地倡导规范管理、规则至上的文化观念,来营造有效执行力的氛围。

(3)建立良好的管理团队,提高团队整体作战能力

企业发展需要资金、技术、人才,更需要发展企业的支撑点,这个支撑点不是某一个人,而是以某一个人为核心的团队,这个团队是否协调,发挥作用如何,首先取决于这个团队的核心人物,其次取决于这一团队的价值取向和整体素质。团队作用的好与坏,都将对这一团队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乃至企业的发展速度、规模和质量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如何培养团队,发挥团队的整体优势,营造有效的管理执行力,要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做出努力。从客观上讲,要努力营造一种“团队协作”的整体氛围,强调工作中的“三办事”原则,即:按程序办事,按制度办事,按客观规律办事。执行程序的人要对“事”负责,而不是对“人”负责,淡化个人的作用,强调遵守同一条规则,直接完成工作的终端。从主观上讲,团队成员都要增强大局观念和整体意识,不要强调“自我为中心”,而是强调“整体利益为先导”,当发生不协调时,应该“求大同存小异”,多找出共同点。在工作中应发扬“有人负责我服从,无人负责我负责。”的精神,但不主张盲目而越位负责,特别是本职工作做不好而盲目越位负责的人,会严重影响管理的执行力。

(4)营造良好的适合公司发展的管理模式及管理机制

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企业管理模式和管理机制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此时就需要建立一个开放、透明的管理制度及顺畅的内部沟通渠道。要形成规范的、有章可循的“以制度管人,而非人管人”的管理制度,以增加内部管理的公平性。在企业持续发展阶段缺少“人本管理”并不可怕,而缺少行之有效,人人平等,贯彻始终的制度管理是可怕的,它会导致管理流程混乱。因此,企业只有通过严格的制度管理,打破“人管人”的旧框架,实行“制度管人”的管理方式,才能将管理职能化、制度化,明确管理者的责、权、利,从而避免“多头领导”,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执行力。制度制定后关键是执行。因此,制度制定后并不等于达到了管理的目的,关键是通过制度管理实现有序管理,使管理有法可依,并在管理过程中不断完善相关的制度。在这样的前提下,员工会以制度为准绳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指标,以强化各级管理人员的执行力。

结束语

管理执行力就是企业管理层理解并组织实施的能力。企业要发展壮大,除了正确的发展战略,良好的资金、技术及品牌等因素外,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实施这一战略的执行力。有资料显示,成功企业的发展有归功于企业的策划,有来自于企业各层管理者的执行力。因此,执行力是否到位既反映了企业的整体素质,也反映了管理层领导的观念、素质和心态。一个好的执行部门能够弥补决策方案的不足,而一个完美的决策方案,却可能会因为滞后的执行而使计划失败,从这个意义上说,执行力是企业管理成败的关键。

参考文献:

[1]秦志华.人力资源管理(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张倩.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2005.

[3]王淑晶.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术交流,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