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成人骨性Ⅲ类错畸形的效果分析

/ 3

探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成人骨性Ⅲ类错畸形的效果分析

赵青龙1赵青亮2通讯作者

1赵青龙口腔科诊所150036;2哈尔滨市第一医院150010

【摘要】目的探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成人骨性Ⅲ类错畸形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行正畸-正颌联合手术治疗的31例成人骨性Ⅲ类错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治疗前后的硬组织、软组织测量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的硬组织指标SNA、SNB、ANB、U1-NA角度及距离、L1-NB角度及距离、U1-L1、NP-FH、NA-PA、Wits、FMA、FMIA、IMPA、ANS-Me、ANS-Me/N-Me、Overjet以及Overbite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软组织指标FCA、NLA、ULP、LLP、EP-UL、EP-LL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人骨性Ⅲ类错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成人;骨性Ⅲ类错;正畸-正颌联合治疗;软硬组织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effectofcombinedorthodonticandorthognathictreatmentonadultskeletalclassIIImalocclusion.MethodsTheclinicaldataof31casesofadultskeletalclassIIImalocclusiontreatedbyorthodontic-orthognathicsurgeryinourhospitalfromJanuary2016toDecember2018wereanalyzed,andthechangesofhardtissueandsofttissuemeasurementsbeforeandaftertreatmentwerecompared.ResultsAftertreatment,thehardtissueindexesSNA,SNB,ANB,U1-NAangleanddistance,L1-NBangleanddistance,U1-L1,NP-FH,NA-PA,Wits,FMA,FMIA,IMPA,ANS-Me,ANS-Me/N-Me,OverjetandOverbiteweresignificantlybetterthanthosebeforetreatment,withstatisticalsignificance(P<0.05).Aftertreatment,FCA,NLA,ULP,LLP,EP-ULandEP-LLweresignificantlybetterthanthosebeforetreatment,withstatisticalsignificance(P<0.05).ConclusionThecombinedorthodonticandorthognathictreatmentofskeletalclassIIImalocclusioninadultshasgoodclinicaleffect.

[keywords]adult;skeletalclassIIImalocclusion;combinedorthodontic-orthognathictreatment;softandhardtissues

骨性Ⅲ类错是口腔科常见的疾病,表现为下颌前突或者上颌后缩,或者两者兼有,可伴有下颌偏斜,侧貌呈新月样,治疗难度较大[1-2]。青少年有自身的生长潜力,可通过上颌前牵引、功能矫治器等进行治疗;而成年人生长发育完成,骨骼畸形难以矫正。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包括术前正畸、制订手术方案、制作咬合板、手术正颌、术后正畸治疗[3]。本研究旨在探讨成人骨性Ⅲ類错患者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后软硬组织的变化,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口腔科行正畸-正颌联合手术治疗的31例成人骨性Ⅲ类错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男12例,女19例;年龄20~26岁,平均(22.6±3.1)岁;14例不伴有下颌偏斜,17例伴有下颌偏斜;术前正畸4~12个月,平均(6.9±2.1)个月;术后正畸时间4~8个月,平均(5.3±1.6)个月。纳入标准:年龄>18周岁,颌面部生长发育完成;无外伤,无综合征,无唇腭裂等颅面部先天性畸形,为单纯发育畸形;有严重的颌骨畸形,下颌前突,切牙出现代偿,伴有或者不伴偏斜;术前X线检查结果显示ANB<-4°,IMPA<82°;临床资料完整。

1.2治疗方法

1.2.1术前正畸解除牙列拥挤,排齐牙列,平整牙弓,恢复理想曲线;解除牙齿代偿。根据制订的正颌手术方案行模型外科,结合临床,X线头影测量,VTO预测,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单颌或双颌手术,部分患者根据情况联合颏成型。术中准确戴入板,用IRF技术内内固定;术后给予板固定以及颌间弹性牵引。术后1周流质饮食,术后2周内进软食,术后1~2个月逐渐恢复正常饮食。术后1周进行理疗。

1.2.2术后正畸治疗内固定术后第4周进行舒活正畸治疗,目标为进一步排齐,关闭预留的间隙,精细调整咬合,调整前牙覆覆盖,稳定矢状向位置关系,剩余间隙在术后换不锈钢方丝,以滑动机制关闭。术后正畸要随时观察具体情况,消除干扰以及牙齿邻面的不良接触。矫治器拆除前,停止牵引,观察1个月,咬合未定,无复发,再拆除矫正器,带保持器保持。整个治疗周期为11~18个月,平均14个月。

1.3评价方法

在治疗前、治疗后拍摄头部正侧位片,患者自然站立,双眼平视前方,眼眶、耳朵平面平行地面,上下唇自然闭合,后压轻咬正中位,呼吸平静,放松舌、口周肌肉,拍摄时避免吞咽动作。头颅定位仪严格定位,拍摄正位片。拍摄侧位片时使胶片与头颅正中矢状面平行,拍摄正位片平行额平面。X线片质量要求软硬组织轮廓清晰明显。

1.3.1頭颅侧位片应组织测量指标包括SNA角、SNB角、ANB角、U1-NA角、U1-NA距离、L1-NB角、L1-NB距离、U1-L1角、NP-FH角、NA-PA角、Y-axis角、Wits距离、FMA角、FMIA角、IMPA角、N-Me距离、ANS-Me距离、ANS-Me/N-Me(S:蝶鞍点;N:鼻根点;P:耳点;ANS:前鼻棘点;A:上齿槽座点;B:下齿槽座点;U1、U1R:上中切牙切缘点、根尖点;L1、LIR:下中切牙切缘点、根尖点;Po:颏前点;Me:颏下点;Gn:颏顶点;Go:下颌角点)。

1.3.2软组织测量指标包括FCA角(面型角)、NLA角(鼻唇角)、ULP距离(上唇突度)、LLP距离(下唇突度)、EP-UL距离(上唇突点到E线)、EP-LL距离(下唇突点到E线)。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前后硬组织测量项目比较

治疗后的SNA、SNB、ANB、U1-NA角度及距离、L1-NB角度及距离、U1-L1、NP-FH、NA-PA、Wits、FMA、FMIA、IMPA、ANS-Me、ANS-Me/N-Me、Overjet以及Overbite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治疗前后软组织测量项目比较

治疗后的FCA、NLA、ULP、LLP、EP-UL、EP-LL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经过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后,硬组织相关指标结果显示,患者ANB角、NA-PA角、Wits角较治疗前显著增加,并且接近正常值,提示患者上下颌骨前后向的位置关系得到了显著改善;SNA角较治疗前显著增加,提示上颌骨相对位置向前移动[4-5];FMA角治疗后减小,ANS-Me距离缩短,ANS-Me/N-Me比例减少,提示面部下1/3高度下降,下颌骨后退同时逆时针旋转[6-7],总体而言,上下颌骨在矢状向上的位置更加协调[8]。治疗前患者上前牙代偿性唇倾,下前牙代偿性舌倾,治疗后上下前牙位置基本达到正常。患者治疗的前侧貌为凹面型。治疗后,患者下颌向后退,软组织颏前点向后退,E线顺时针向后移动,上唇凸度增大,下唇凸度减小,下唇显著后移,面型角(FCA)显著增加,提示患者面型得到显著改善,鼻唇角明显增加。

在正畸-正颌联合手术中,术前正畸是整个治疗的基础,为手术准备,包括解除拥挤、牙列排齐,牙弓平整,恢复理想曲线,解除牙代偿,以便在手术中颌骨能充分后退[9-11]。上颌拥挤明显,切牙代偿程度显著,鼻唇角小,曲线深,而下颌拥挤不大,曲线较浅,可选择拔除双侧上颌第一双尖牙,达到解除拥挤,内收上前牙,去除唇倾代偿,术中上颌骨充分前移,保证术后侧貌[12-13]。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的主要目的是前移或者后退下颌骨,具有操作简单、容易固定、容易愈合、口腔外无瘢痕、咀嚼肌迅速适应等优点,常用于矫正下颌骨前突畸形[14-15]。经口内入路下颌升支垂直向截骨术可使下颌骨后退,常用于矫治下颌前突,也可用于调整下颌升支长度,纠正一侧髁突颈部过长导致的下颌前突板偏斜畸形。颏成形术是一种辅助手术方式,颌骨位置的改变需要周围神经肌肉适应,因此术中需加强内固定,由于新建的牙颌面关系不能完全固定,肌肉牵拉下可发生复发,因此术后需要正畸治疗,以建立正常的咬合关系以及平衡,确保术后颌骨位置稳定,使牙保持在去代偿后的状态。术后的正畸包括排齐个别扭转的牙齿、关闭多余间隙、调整覆覆盖、消除全牙列干扰、建立稳定尖窝咬接触。

综上所述,对于成人骨性Ⅲ类错畸形,采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能够达到较好的效果。术前正畸是治疗的基础,术后正畸进行进一步调整,可预防复发,达到更好的远期效果,两者在治疗过程中均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田瑞雪,谢小飞,高益林,等.螺旋扩弓器在前方牵引治疗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畸形中的疗效评估[J].中华全科医学,2016,14(9):1480-1482.

[2]王宏伟,齐素青,张超,等.上颌快速扩弓联合前方牵引治疗骨性Ⅲ类错畸形对上气道影响的锥形束CT分析[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6,32(4):532-536.

[3]赵会杰,程立伟,许刚,等.多曲方丝弓技术矫治恒牙期骨性Ⅲ类错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疗美容,2016,6(4):67-70.

[4]孙伯阳,何寅翔,肖平,等.成人骨性Ⅲ类错患者正畸去代偿前后下切牙区牙槽骨形态特征的CBCT研究[J].口腔医学,2016,36(7):628-631.

[5]刘艾芃,沈慧娟,彭娟敏.成人轻度骨性Ⅲ类错不同拔牙模式矫治的侧貌分析[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6,32(3):153-157.

[6]李雪燕,袁小平.手术优先模式与传统正畸正颌模式治疗成人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颌骨稳定性比较[J].山东医药,2016,56(11):58-60.

[7]刘迪,周诺.骨性Ⅲ类错畸形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前后颌面部的特征变化及侧貌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16,25(1):65-69.

[8]宋剑玮,周洪,张艳宁,等.西安地区青年骨性Ⅲ类面型与正常面型颅面形态的三维自动测量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14,23(16):1365-1369.

[9]赵宏,谷妍,赵春洋,等.正颌手术对颌面硬组织对称性改变的三维评估[J].口腔医学,2015,35(4):262-265.

[10]李雪燕,邓梦旋,袁小平.正畸正颌联合矫治骨性Ⅲ类错畸形前牙位置及硬组织稳定性的系统评价[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5,33(3):267-271.

[11]彭德志.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Ⅲ类错畸形的疗效及稳定性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5,23(12):127.

[12]刘玲,邓梦旋,袁小平.正畸-正颌联合矫治严重骨性Ⅲ类错畸形硬组织长期稳定性的系统评价[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5,28(5):510-516.

[13]宋宇,林辉,于艳玲.成人骨性Ⅲ类与Ⅰ类错下颌体横截面差异性的CBCT研究[J].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2015,22(4):188-191.

[14]曹艳丽,李自力,周彦恒.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安氏Ⅲ类伴面下部过长患者的回顾性研究[J].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2013,20(4):191-195.

[15]余鹏,钱良玉,经海永,等.成人骨性安氏Ⅲ错患者治疗前后EPQ评定初步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15,24(22):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