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对脾胃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改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15
/ 2

中医治疗对脾胃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改善作用

张继海

张继海

(大庆康复医院中医内科黑龙江大庆163453)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治疗对脾胃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改善作用。方法:以2017年1月—2018年2月期间我院收录的80例脾胃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为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均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对症治疗,而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研究分析发现:①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②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消化系统各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③观察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脾胃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用中医治疗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进行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中医治疗;脾胃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2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5-0352-02

功能性消化不良作为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临床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及呕吐等[1]。由于该病易反复,常规的西药治疗不能彻底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且存在严重的不良反应情况。基于此,本文以我院收录的80例脾胃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为对象,分析中医治疗对脾胃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改善作用,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以2017年1月—2018年2月期间我院收录的80例脾胃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均符合脾胃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断标准。已排除:①患严重的心、脑及肾疾病患者;②肠易激综合症患者;③有药物过敏史及耐药性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均4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儿13例,年龄为20~70岁,平均年龄为(37.70±4.82)岁。而观察组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为19~72岁,平均年龄为(42.01±4.32)岁。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该组患者采用西医对症治疗,主要是给予同一家生产的药物口服治疗,其中奥美拉挫20mg/次,1次/d。而莫沙必利5mg/次,3次/d,胰酶胶囊300mg/次,3次/d。

1.2.2观察组该组患者采用中医治疗,主要是以本院自拟的中药内服加穴位治疗,所用中药材料为5g干姜、黄连及广木香各6g、9g炙甘草、各12g的槟榔、厚朴及半夏、各15g的枳实、茯苓、党参、麦芽及白术,用水进行煎服,1剂/d。给患者相应的穴位针灸治疗[2]。对较重的脾虚型患者,要进行按摩,主要是顺推手法,每日一次。

1.4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

观察与记录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情况,对本次治疗疗效判定为:患者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表示为痊愈;患者治疗后大部分的症状体征消失,表示为有效;患者治疗后病情无好转迹象,表示为无效。总有效率为显效与有效之和与总数的百分比。消化系统评分,分为0~3分,其中1分表示为轻度,2分为中度,3分为重度。

1.5统计学分析

此次中医治疗对脾胃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改善作用研究,对数据的统计,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用(%)表示,以χ2检验,而计量资料以(x-±s)表示,用t进行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而当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分析

通过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病情的观察与分析,比较后得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表1是具体的内容。

2.3两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通过对两组患者用药后产生不良反应患者的的观察与记录分析,得出观察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而对照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7.5%),经比较得出观察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不良的生活习惯与饮食,导致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增多。而功能性消化不良属于消化科常见的一种疾病。有研究显示[3],该病占消化科门诊达40%。目前,在临床上该病治疗多以药物治疗,虽然药物可起到控制病情的作用,但治疗效果不甚理想,且不良反应情况较重[4]。中医认为该病与情志起居、冷暖失调有关,而采用中药汤药治疗,可抑制胃酸分泌,抗胃溃疡,增强了患者小肠平滑肌紧张程度,改善了患者人体运化功能。在本次研究中显示,中药治疗加用穴位针灸,治疗效果比西药显著,这与相关学者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总之,对脾胃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用中医治疗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进行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刘桂芳.中医辨证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60例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21):106-107.

[2]高翠香.中医辨证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35):6821.

[3]邓定建.观察中医辨证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05):32+34.

[4]夏萍.中医辨证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05):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