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思想中的“海派文化”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3-13
/ 2

陈独秀思想中的“海派文化”探析

加春阳

加春阳

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200092

中图分类号:I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3-0000-01

摘要:陈独秀的思想既有多元、创新、实用的一面,也有重商、世俗和善变的一面。这种特质也正符合海派文化的精神实质,况且陈独秀的一生当中很长一段时间是在海派文化影响的环境下生活的,那么探析陈独秀思想和海派文化之间的联系对我们全面的认识陈独秀其人有一定启发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陈独秀思想;海派文化;特征

海派文化是以上海为中心吸收了古吴越文化和西方文化之后,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经过撞击、交汇、渗透之后形成的一种创新文化。这种文化不但具有吴越文化的细腻和敏感,更有西方文化的开放、唯实。纵观陈独秀的一生,他基本生活和生长于这种文化产生、发展和变革的地域当中,并经历了海派文化最为激荡的转型时期。本文将从海派文化的多元性、创新性、商业性和缺陷来探讨陈独秀思想当中的海派文化情结。

一、从海派文化的多元性来认识陈独秀的思想

多元性是海派文化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因为海派文化囊括了清新的吴越文化、典雅厚重的传统文化和重商唯理的西方文化。其发展的脉络都是和不同时代所具有的物质和精神、经济和文化等相互联系,环环相扣的思想传承,表现在“上善如水,海纳百川”的文化性格之上。和京派文化相比,海派文化缺乏许多古典的风貌,但又具有几分浪漫的特色。这种文化里既有以人为本的传统理念,也有崇洋媚外的世俗体验。

陈独秀在早年在浙江学习,接受海派文化的熏陶之后,能够在自己的实践和学习中,正确地认识和评价当时的社会形势,力求使自己的思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能跟上时代的潮流,做时代的弄潮儿。陈独秀身处的20世纪初正是中国乃至世界一个思想的巨大震荡时期,所以在他的思想构成中封建思想,资产阶级思想,无产阶级思想不断地在他脑袋中激荡回旋,既有传统文化的利弊掌握,也有对西方文化的强弱认识,更有对马克思主义等社会主义文化的深刻体会。出生于封建家庭、生活于现代化的上海、穿梭于孤立的租界、交往于当时各种社会人群之中,所以他整个思想组成是多元的也是复杂的。

二、从海派文化的创新性来认识陈独秀的思想

海派文化在个体行为的表现上就是人们关心社会环境的变动,一方面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另一方面作为一种强大的外在压力需要人尽快得到一切可能影响他们是物质精神生活的各种因素的变动信息,以求适应一种时尚和形势,那么这种既不墨守成规,迎合时代主流又敢于吸纳新事物来变革传统文化的特质正是海派文化并且海派文化能够接受社会变革的现实,不是回避他而是迎上去,接受它,促成自己的变革推动相关领域的新陈代谢。

身处社会过渡和转型的陈独秀,看到了当时社会的发展必须要通过强烈的社会变革寻找到一条独立的救国道路,受西方进化理论的影响,他以《新青年》为阵地,从思想革命,文学革命和教育革命三大方面入手,从思想文化的历史积淀考察中西学术的异同,并将其作为社会科学探索的重要内容,以一个冷静的态度看待儒家思想的社会禁锢,强调“道德之为物,应随社会变迁,随时代为新旧,乃进化的而非一成不变的”(答准山逸民)

三、从海派文化的商业性来看陈独秀的思想

鲁迅在《“京派”与“海派”》中说,“京派”是官的帮闲,“海派”则是商的帮忙而已。”海派文化生活之下的个体,一方面受商业化思维的冲击,使得代表先进生产力的社会力量得到增长,进步的社会习俗日趋成形和扩展。然而社会环境的畸形也塑造了他们趋炎附势,锱铢必较,鄙视弱者的心理;另一方面,这种重商的思想造就一种雅俗共赏的格局,酝酿出一种突破意识和先锋意识的文化需求。

陈独秀思想当中具有一股强烈的“小资”情结,虽然我们可以感知他救国救民的迫切心情,但是他对大多数国民有一种藐视的心理,尤其是广大的人民群众,说自己的同胞是“乡鄙”。他倡导的是一种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害怕用暴力革命方式来进行社会的变革。陈独秀容易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而随时改变自己的观点,尤其是在形势不利的时候会从刻个的分析跳到悲观的判断,一方面陈独秀积极支持工人运动,并亲身投入到工人运动中;另一方面,他有时都看不起,或者说不清工人运动的积极力量从而陷入一种矛盾的心理,这也使得后期站在资产阶级自由派立场上,一厢情愿要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走资本主义道路,对中共领导的人民革命事业百般嘲弄和诋毁。陈独秀这种以牺牲一个阶级换取另一个阶级喜悦式的革命道路注定是要失败的。基于此可以肯定,海派文化当中的重商性特质能使陈独秀在思想多元、社会形势复杂的两半社会突起并通过努力成为时代的一面旗帜。但是商业性的存在要有一种交换的氛围,而这种氛围一旦被其中的个体扰乱,那么注定其结局是让人叹息的。

四、海派文化的缺陷对陈独秀思想的影响

海派文化中成长的主体其内心世界其实是保守和孤立的,这主要是受租界文化的影响。他表面看上去很潮流也很繁华,但是这种现象的背后是人的虚荣和浮躁,是固守自我利益的市民心里。他们注重生活的品位,思维方式的开放,但永远不能构成一个富有凝聚力的实体,缺乏稳固的内核文化。

陈独秀生活的旧上海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式的城市,进步的和落后的、革命的和反动的,西方的和东方的,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因素交织在一起,社会环境显现出及其复杂的外貌,是任何一种文化都不占优势的。正是由于这种形势存在,陈独秀才可以“兜售”自己的思想,宣传革命的主张。但是随着事态的变动和环境的变化,海派文化中善变的成分就表现出来,陈独秀在他坎坷的人生经历中,没能形成自己心中真正信服的主义,有的只是在文化和心理边缘的徘徊。在实证主义和实验主义无法回答的社会现实面前,他注重自己的心理感悟,随时改变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并使自己从唯物论者局限于唯心主义思维的框架当中,失去自己做人和革命的本色。

综合陈独秀思想的特质和海派文化的特点来看,海派文化对陈独秀的一生影响是巨大的也是深远的,可以说海派文化作用下的陈独秀不但成就了在中国近代史上海的重要地位,也使陈独秀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很多争论的话题。

参考文献:

[1]祝彦编.陈独秀思想评传.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

[2]马逢洋编.上海:记忆与想象.上海:文汇出版社,1996

丁晓强编.20世纪的文化变革.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加春阳,1984年生,陕西榆林人,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