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痰中结核杆菌几种方法的对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检测痰中结核杆菌几种方法的对照

苏京华王茶花

苏京华王茶花(上饶县人民医院江西上饶334100)

【中图分类号】R44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15-0168-02

【摘要】目的探讨建立快速、准确的痰结核分枝杆菌检测方法。方法采用直接涂片抗酸染色法、离心沉淀集菌法和结核菌培养法对痰结核分枝杆菌进行检测,并对其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培养法检出率最高为14.8%。但检测时间较长,离心沉淀集菌法次之为14.5%,直接涂片抗酸染色法检出率最低为10.1%。结论离心沉淀集菌法找痰结核分枝杆菌快速、安全、简单易行,在肺结核的早期诊断中能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结核杆菌方法对照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健康已普遍重视。然而随着全球人口流动性的增加、艾滋病的流行以及耐药结核菌株的出现,结核病的发病率不断增加,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传染性疾病,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肺结核如果没有及早得到确诊,一方面会危及患者生命;另一方面又会感染周围的人。“在我国结核病是国家重点控制的传染病,但结核病的疫情依然相当严重。部分地区有蔓延趋势。结核病的患者人数在世界各国中居于第二位。”[1]面对这样一个严峻的客观情况,找到一种准确、快速的结核病检查方法是必需的。

检查肺结核,实验室诊断是主要的途经和手段,是确定结核病诊断和化疗方案的重要依据,也是考核疗效、评价治疗效果的可靠标准。痰中结核杆菌的检测方法常规采用痰涂片及痰培养。涂片虽简单易行,但阳性率低,培养虽为金标准,但周期太长,均难以满足临床需要。分子生物学虽敏感高、检出率也高,但在基层医疗单位中,由于条件、设备的限制,尚不能开展。本实验室通过对痰直接涂片法、痰离心沉淀浓集涂片、痰培养法三种方法进行对照。

1材料与方法

1.1标本来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本院住院和门诊疑似肺结核病人1042例,其中男性560例,女性482例,年龄10-81岁。嘱患者清晨嗽口,然后从深部咳痰2-4口分别于两个一次性塑料盒中送检。

1.2试剂萋尼氏染色试剂(按文献[2]的方法自行配制)、4%NaOH(自配)、痰前处理液和改良罗琴氏培养基均采用珠海贝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3方法

1.3.1直接涂片法:把专用瓶收集的痰液用接种环挑取选取标本一环,约为0.1ml,直接均匀涂在载玻片右2/3处,涂抹大小为10mm×20mm的卵圆形痰膜,连续送检三天。

1.3.2离心沉淀集菌法将直接涂片用剩的痰液加1-2倍(视标本性状)痰前处理液(破坏痰液粘性,杀灭结核杆菌),混匀震荡数分钟,使标本充分液化,然后倒入一根试管里,3000r/min离心20分钟,弃去上清液,将沉淀用接种环取出均匀地涂到玻片上,与前面涂的片子一同干燥,固定,抗酸染色,镜检。连续送检三天。

1.3.3培养法把收集的另一盒痰液加1-2倍的4%NaOH(液化痰液和杀死痰液的杂菌有利于结核菌生长),同上述一样混匀震荡数分钟,使标本充分液化,然后倒入一根试管里,3000r/min离心20分钟,弃去上清液,将沉淀接种于改良罗氏斜面培养基,35度培养2-8周,每周观察一次生长情况,8周仍未生长则报告阴性。

2结果

按痰检质量保证手册中规定的标准判断结果。300个油镜视野内见不到结核分枝杆菌时为-,见到1~8条结核分枝杆菌时为±,3~9条/100视野为1+,1~9条/10视野为2+,1~9条/每视野为3+,≥10条/每视野为4+[1]。

1042例标本检测结果见表一,直接涂片法阳性105例,阳性率为10.1%,离心沉淀涂片也阳性,无漏检,但其中有46例直接涂片阴性的标本,沉淀检出结果为阳性,从而使阳性率提高到14.5%,而培养法的阳性154例,其中包括离心集菌的151例,阳性率为14.8%。

表一

3讨论

结核病是一种感染性疾病,病因很明确,实验室诊断是确诊的主要依据。对肺结核诊断最有价值的是细菌学检查,由于菌阴肺结核在肺结核中占相当大的比例,抗酸染色阳性率低,灵敏度和特异性也很差,并受送检标本质量影响较大,结核菌培养所需时间较长,给肺结核的早期诊断带来困难。检查痰液中是否含有结核杆菌,是临床诊断或鉴别肺结核与其他肺部疾病的重要依据。本文结果表明:

3.1痰液直接涂片镜检法:是各级医院检验科的临床实验室都在使用的常规抗酸性杆菌检查法。其特点是简便、快速和价格便宜,但痰涂片阳性的病人的含菌量每毫升痰在5000-50000个,而涂在涂片上的细菌数就比较少了,因为在涂片时只是在载坡片上,只涂上薄薄一层,所以敏感度低,造成一部分病人漏检,因此检出率较低,且容易造成检验人员交叉感染,不是一种理想的方法。

3.2痰结核菌培养法:是最可靠的方法,被誉为“黄金标准”,每毫升痰100个菌就能培养阳性,缺点是时间一般需要2~8周才能得出结果,影响病人的治疗时间,而且敏感度低。但培养法的优点是,其药敏实验结果,能为临床用药及细菌耐药性等方面提供准确有效的重要参考;结核菌的培养对临床上的难治病例,耐药病例意义较大,可以帮助医生正确选择敏感药物制订有效的治疗方案。

3.3离心沉淀集菌法:本文通过用痰前处理液,既能杀死结核菌又液化痰液,便于离心沉淀集菌,通过离心沉淀,将整个标本的抗酸杆菌全部浓缩在一张玻片上,从而提高了标本的阳性率,从10.1%提高到14.5%,方法简单易掌握,设备也简单、结果快速,且降低了工作人员感染结核病的机率,因此它对进一步提高肺结核病的实验室诊断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综上所述,基层医院检测结核杆菌应采用离心沉淀集菌法和培养法相结合,以作相互修正,这样方可确保检出结果客观准确,为治疗用药提供有效的参考。

参考文献

[1]王苏民.结核病及其实验技术的现状与展望[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1,(24):71-72.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791-798.

[3]杨顺利,范梦柏,张吉平.结核菌培养方法对照与效果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7,7:10.

[4]刘凤春.两种检测方法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对比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