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时代灿烂如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6-16
/ 2

黄金时代灿烂如云

赵百慧

(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镇江212000)

一九九七年的四月十日,王小波在给李银河的电子邮件上写道:“北京风和日丽,我要到郊区的房子去看看了。”

四月是个浪漫的季节,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新的生命拼命破土发芽,确实是春暖花开风和日丽的好日子。

但是次日凌晨,王小波心脏病突发,飘散离世。

他去的太过匆忙,还没来得及和最爱的李银河告别。

一九七七年,已经是报社编辑的李银河在一次偶然的机遇下看到了一本手抄版小说,叫做《绿毛水怪》,便被里面的描述深深打动。李银河甚至都开始想象,究竟是怎样一个人,能写出这样睿智灵动的文字。而那个人就是王小波。

当时的王小波,家境一般,只是一个街道工厂的工人。但他却用他青涩的文笔,在一个有漂亮封面的横格本上写出了《绿毛水怪》。“我们好像在池塘的水底,从一个月亮走向另一个月亮。”

当时的李银河,出生在一个殷实的家庭,从小顺风顺水,25岁刚毕业就到了《光明日报》做编辑,不出意外,会嫁给一个门当户对、相貌堂堂的男人。王小波那般平凡的男人,是她从来都没想过的。

但横空出世的《绿毛水怪》,却行差阳错成为了王小波和李银河的媒人。

王小波十六岁的时候,一天深夜,在大家都睡着后,他从帐篷里钻出来,用钢笔在月光下的一面镜子上写诗。写了后又趁墨水没干又涂了,然后又写,直到涂得镜子全变蓝了。

十六岁的少年,在月光下捧着一面蓝色的镜子,走上了殉道者的道路。

王小波很少写诗,但是他写的极少数诗都很好。“当我跨过沉沦的一切/向着永恒开战的时候/你是我的军旗”。“满天都是星星/好像一场冻结了的大雨”。这些灵动的诗句让人轻易想到宁静的山脉,水波的粼光,还有永不停歇的卫星。

王小波身上带着的天生的诗意,李银河注意到了。

两个人第一次单独见面,王小波便对面前的李银河一见钟情。还没聊几句,便直接了当的问她:“你有朋友没?你看我怎么样?”。他实在是太坦率,坦率到天真无邪,惹人发笑。

当时的李银河对王小波的第一印象是失望,非常失望。

当时的李银河是有名的才女,追求者众多,眼光本就不凡。再加上她的内心非常浪漫,自然接受不了一个写出那么美的句子的男人居然长得如此寒碜。不过,王小波异于常人的坦率还是稍稍打动了李银河,她没有直接拒绝他的爱意,接受了他写给她的信。

这些信,全是王小波写给李银河的情话。“你说我这个人还有可原谅的地方吗?我对你做了这样的坏事你还能原谅我吗?我要给你唱一支好听的歌,就是我这一次猜忌是最后一次。我不敢怨恨你,就是你做出什么往的决定我都不怨恨。我把我整个的灵魂都给你,连同它的怪癖,耍小脾气,忽明忽暗,一千八百中坏毛病。它真讨厌,只有一点好,爱你。”

这样的信王小波写了一封又一封,他从胸膛里捧出一颗火热跳动的真心,毫无保留的展现给李银河看。日积月累,这种献祭一般的爱意终于打动了李银河。

王小波和李银河在一起了。王小波心中狂喜,得到了最爱的人的回应,如何不是世间最幸福的一件事情?可惜好景不长,在王小波以为可以和所爱之人共度一生的时候,接到了李银河请求分手的信。

李银河觉得他虽然才华无限,心灵纯真,但长得实在太丑,让自己和自己的父母都拿不出手。这个理由,实在是带有讽刺意味的现实。古往今来,大多数人都宣称与人交往时,外貌并不重要,心灵美才是最重要的。但实际上,又能有几个人可以做到完全抛去外貌因素,来评价你这个人呢?李银河也不能免俗。

愤怒伤心的王小波很快便写了一封信给她。“你从这信纸上一定能闻到二锅头、五粮液、竹叶青的味道,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王小波毫不掩饰自己借酒消愁的处境,但没有得到铁了心要分手的李银河的回应。

李银河是王小波的挚爱,王小波不甘心也不愿意放弃。所以即便李银河对他冷漠,他的信还是一封接着一封:“我是爱你的,看见就爱上了。我爱你爱到不自私的地步,就像一个人手里一只鸽子飞走了,他会从心里祝福那鸽子的飞翔。你也飞吧。我会难过,也会高兴,到底会怎样我也不知道。”“我真的不知怎么才能和你亲近起来,你好像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目标,我捉摸不透,追也追不-

他的语句这般的情真意切,李银河即便心有不舍但仍然决定不回头。

王小波又急又气,想到李银河要求分手的理由,直接写道:“你应该去动物园的爬虫馆里看看,是不是我比它们还难看……”最后还自暴自弃的委屈控诉:“你也不是就那么好看呀,咱们扯平了。”这一句话,虽然幼稚又粗鲁,但却奇药般的打开了李银河的心结。

李银河心想,对啊,说实话我自己又不是长得美若天仙,又何必过分在意小波长相如何。我与他心灵相通志同道合,这才是最重要的呀。

于是他们两个和好了,并且很快牵手走进婚姻殿堂。王小波和李银河两人相濡以沫,共同生活了二十年,一直都没有要孩子。

后来有记者问李银河为何没和小波生个孩子,那个时候,王小波已经去世十年,李银河也垂垂老去。她看着记者说:“当时是理智的考虑,我们俩都不是什么美男美女,怕生个丑娃娃,而我们又都是完美主义者。有朋友开玩笑说,你们生的孩子头脑肯定聪明,但长相千万不能像你们,我有危机感。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小波从小就心脏不好,这与他妈妈在怀他时因爸爸的事情常以泪洗面有关,后来也有想要孩子的愿望,没想到成为遗憾。”

记者问她现在是否感到没孩子很失落,李银河不否认这一点。因此她一直活在小波的世界里,他们的心灵和智力上有种难以言传的吸引力。“我起初怀疑,一对不美的人的恋爱能是美的吗?后来的事实证明,两颗相爱的心在一起可以是美的。我们爱得那么深,他给了我最大的礼物是爱情。”

一九九七年四月十一日,王小波因心脏病突发猝死在北京郊外的家里,震惊了世人。

王小波的死讯传来时,李银河正在剑桥大学做访问学者。那几天,她一直感觉心发慌。李银河的姐姐给她打了越洋电话,说,你快回来吧,出事了。李银河的心猛地揪做一团,急忙问什么事,姐姐却并没有言明。第二天,她乘坐飞机赶回北京,路上有位中国社科院的同事说,小波真是一个诗人,连走了也这么诗意。

她一下子就猜到是小波出事了!泪水顿时充盈了眼眶……

去世前的一段日子,王小波已显露出了一些病状。这些病状甚至一直伴随着他。他从小就嘴唇发紫,他也猜测自己患有心脏闭锁不全的问题,但从未到医院检查。他还常向朋友抱怨,说屋子里的暖气太热,让人喘不过气来。

没想到噩耗来的这么快,相爱的两人还没有反应过来,便被命运迎面冲来的波浪打散,阴阳相隔。

王小波去世后,李银河悲痛欲绝。

英国诗人艾略特曾经说过:四月是最残忍的月份。李银河曾经不懂这句话的意义,王小波的去世终于让她顿悟。最爱的人在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日子里逝去,如何不让人感到残忍?

但是很快李银河就振作起来。因为她知道现在的王小波,已经在一个脱离了肉体而只有精神的地方,永恒存在着。他变成了干净的灵魂,温柔的俯视大地。王小波虽然逝去,但是留下来的文字永垂不朽。他文字中透露的思想,激励了无数人,振奋了无数人。李银河觉得自己满足了。

二零一八年九月二十六日,时隔二十一年后,李银河隔空回信王小波:但愿我们还会相遇。在信的末尾李银河写道:“我爱过你,我仍然爱着你。你的一生浸淫在爱之中,这是生命最美好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