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垫预防压疮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4-14
/ 1

水垫预防压疮的护理

张菊香李华

张菊香李华(江西省景德镇市中医院江西景德镇333000)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0)04-0190-02

【摘要】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水垫对骨折卧床患者皮肤压疮的预防作用及评估其临床效果。

【关键词】水垫压疮护理

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骨科患者卧床时间较长,骨折的疼痛或身体某部位的固定、牵引、制动使活动受限,或年老体弱,术后疼痛,不愿意活动,就可能形成压疮。因此,预防压疮已成为骨科基础护理的一大难题。在导致压疮的诸多因素中,身体组织受压过久是最主要因素,因而减少局部组织长期受压是预防压疮发生的最主要措施。尽管目前预防压疮的方法很多,但由于基层医疗设备条件的制约,我们在2005年5月至2008年6月对本科因骨折卧床患者103例按传统的预防压疮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再加用水垫,预防压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5年5月至2008年6月206例因骨折卧床的患者,其中男114例,女92例。年龄最大的97岁,最小的34岁,平均年龄66岁,70岁以上老人156例。一侧股骨骨折142例,合并上肢骨折23例;颈腰椎骨折64例,伴发偏瘫24例。牵引时间最长的94天,最短的3天。

1.2方法

1.2.1材料使用商场销售的38×45cm或45×45cm的普通保健水垫,做相同大小的棉布套包好,美观舒适且透气,将水垫垫于患者卧位着力支点的骨隆突出处,如平卧位时的尾骶部、足跟部等受压部位。

1.2.2护理方法对照组:对照组采取预防压疮的常规方法:定时翻身,每隔2~3h翻身1次,不做拖、拉、推等动作,同时用红花酒精按摩骨突部位,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并保持床铺及患者清洁干净,同时对患者的局部皮肤压疮发生情况、护理间隔时间进行评估,并记录。观察组:在患者背部、骶尾部、髂嵴、股骨大转子粗隆、足跟等骨突部位放置水垫,每2h摇动水垫3~5次,同时注意保持皮肤干燥、清洁、床单位平整、舒适。每4~6h对患者的局部受压皮肤情况进行观察、评估,并记录。两组患者均给予高营养易消化的饮食,纠正各种原因所致的电解质失衡,增强体质。

1.3评估标准效果判断标准根据压疮的分期制定:①压疮初期:受压部位皮肤发红,短时间压之不退色,皮肤温度与周围比较稍高,皮肤发红处可逆转;②压疮I期:受压部位皮肤呈紫红色,皮下出现硬结、皮肤变薄,有小水泡形成,无破损;③压疮II期:皮肤破损,浅层组织有黄色渗出液或脓液疮面,痛感明显;④皮肤潮湿:在排除大小便刺激的情况下,受压皮肤有潮湿感。

1.4主要观察指标①护理间隔时间;②翻身次数;③护理工作量指数;④皮肤潮湿感,根据患者自我感觉和护士翻身后检查有无皮肤潮湿并记录;⑤局部皮肤发红,护士观察患者受压部位皮肤颜色是否变红。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皮肤受压情况对照组有皮肤潮湿2例、发红10例,共12例,观察组无皮肤潮湿、发红症状,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

2.2护理间隔时间、翻身次数对比观察组每4~6小时翻身1次,对照组2~3小时翻身1次,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说明护理工作量下降。

3讨论

骨科住院患者由于部位骨折,常需要睡硬板床,不能随意翻身,卧床时间较长,多数患者因为骨折外伤疼痛或身体某部位的固定、牵引、制动使活动受限,其受压部位容易发生压疮。一旦恶化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甚至发生败血症而死亡。继往临床上习惯使用橡皮气圈保护尾骶部皮肤,但有时放量不适当能造成气圈部位的静脉回流受限,使气圈中的组织发生水肿,故现在已不提倡使用,而用水垫架填搁即在身体骨部突出上下部位分别放置。

市场上出售的水垫是夏季家庭中常用的坐垫,有凉爽舒适的作用。临床上可应用于预防压疮的发生,其优点有:(1)能减少骨突处的压力,随着人体的活动,垫子内的液体波动、压力、温度随之改变,缩短了局部细胞的压迫时间。(2)能降低压力引起的局部缺乏组织的温度,夏季气温高,水垫内的液体温度比外界环境温度低,能传导热量使局部皮肤感觉凉爽舒适,出汗减少。而通常使用的海绵垫有保暖作用,使用后局部组织温度升高,从而增加压疮的易发性,且温度升高,皮肤容易出汗,不利于压疮的预防。(3)使用方便,感觉舒适。成本低廉,节省人力,摇动水垫只需一人完成。

临床使用观察证明,水垫效果肯定,能有效预防骨突出部位压疮的发生,而且材料低廉,方便适用,可广泛应用于各级医院,尤其是基层医疗单位及家庭护理更为适用,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殷磊.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28.

[2]刘晓为,曾小莉,朱新海.低温水垫对骨科卧床病人皮肤减压效果的临床观察[J].现代医院,2005(5):55-56.

[3]葛兆霞.压疮护理的研究新进展[J].使用临床医疗杂志(护理版),2006,2(2):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