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随笔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5-15
/ 1

美术教学随笔

高华

——琢磨上好美术课的事儿

高华内蒙古乌拉特前旗第三小学014400

(一)

翻开美术课本,除了短短几行文字和几幅图片以外,就是作业提示,里面的知识和内容完全需要美术老师自己去梳理、挖掘。怎么去梳理、挖掘呢?我认为:老师首先要明确这节课教学设计要达到什么目的?为达到这些目的用什么方法最有效?怎么才能突出教学重点?其次,要从课题入手,找一条教学思路。例如二年级下册第八课《出壳了》这一课,从课题出发,直接设问导入新课“出壳了”“那些小动物会破壳而出?”紧接着问学生:“你从课题上还想到了什么?”有学生回答:“小动物是怎么样出壳的?”“小动物们出壳后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我们怎样用画面表达出壳时的情景呢?”学生所提这些疑问不正是这节课要解决的教学重点吗?怎么解决?教给学生方法,引导他们自己动手尝试,哪里不会老师再补充说明。每节课教师只要能找准、理清教学思路,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去创作,就会有好的作品出现。

(二)

今天(2013年4月24日)才真正意识到美术教材编排的四个领域:“造型·表现”即用造型的知识去表现;“设计·应用”即用设计的理念设计作品,并与生活实际应用相结合;“欣赏·评述”即引导学生从各个角度(造型、材料、色彩)去欣赏,并用美术的语言从美术的角度去评述;“综合·探索”即综合应用各种手段去积极探索。例如今天第一小学的那位美术老师讲《做笔筒》。这是一节设计应用课,而这位老师却上成了简单的粘贴课,就是引导学生把课前收集到的材料、图片简单的粘上去,没有涉及到“功能性、实用性”,学生的作品看似好看,但实用性不强。美术课的功能性、实用性体现在哪呢?——内部构造。设计是为应用服务,把握住“实用、应用”,你的设计就不会仅仅停留在外在的形式美上。

(三)

听了几节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课,大家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讲课时间大约20到25分钟左右,有一位老师甚至讲了半个小时,学生的作业大部分完不成。美术老师怎么把握授课时间,怎么安排教学?我琢磨了以下三点。

一、严格控制讲课时间。一节美术课讲授部分一般应控制在10到12分钟,最多不超过15分钟。

二、有限的时间怎么讲?抓住教学思路的主线,讲清知识,讲细表现方法。学生已经明白的随口带过,在表现方法上要讲详细,讲到难点、关键点必要时教师示范,教给孩子具体怎么表现。

三、给学生多留时间去表现,去创作。孩子掌握了表现的方法,多给他们空间、时间去创作,才能最大限度地把他的创作想象完整地表达出来。

(四)

这次听课,先后听了两节《会动的线条》。老师们用大量的时间通过动画、图片及道具让学生认识线条、感受线条,讲到直线、曲线,讲到线条的排列(疏密),讲到线条的变化(长、短、粗、细),学生也可能认识到了曲线可以产生动感。老师让学生在刮画纸上表现生活中有动感景物。其实,老师们没有意识到线条是用来表现情感的。有动感的线条仅仅是表达事物的吗?造型·表现课就是通过“线”这种基本的造型手段去表现事物、抒发情感的。那么我们上这一课最根本的目标是什么?不是通过认识线、感受线从而用线条表达吗?但我看到的更多的学生作业是在刮画纸上乱画,随意化曲线、风中摇摆的树(照范画)、流动的水。那么小学生是不是还没到用线条表达情感的地步,但至少从现在开始,老师应该有意识地从这方面去引导。或许我们不该低估孩子们的能力。

(五)

其实,很多时候不是我们懂得太少,而是我们缺乏思考。像美术的属性,我能背下来,但我没有把这些理论和自己的教学实践联系起来,因为没有理论的指导,这样怎能把书教好?如美术具有视觉性、实践性、人文性、娱乐性,师范美术教材开篇就讲到这几点,而我却只会背不会用,明知美术具有视觉性,是视觉艺术,为什么我们不能少点说教,多点感观呢?明知美术具有实践性,为什么我们不给孩子留大量的时间去创作,去表现呢?明知具有人文性,为什么我们往往只注重专业知识技能的训练而忽略了情感的培养呢?明知具有娱乐性,为什么孩子们在创作时身心不是那么娱乐呢?真的,好些时候,需要我坐下来去思考,一个不能静心思考的老师,教学上我想永远是重蹈覆辙,没有进步。

(六)

这几天,我还是沉浸在前两天专家老师的评课中,眼下又想到了“双基”这个词。确实,如专家所说我们现在不太注重双基了。太多的时候我们是过多地注重学生的创造、想象,过分强调让学生自由创作、发挥想象的空间,而忽视了“双基”的培养。所以往往造成了学生想象出来了,却画不出来;或许还有学生想象得乱七八糟;或许有的学生根本想象不出来;这样一来,学生像样的作品没有几幅。每节课,老师们通过欣赏动画、图片,让学生感受,给学生空间让学生自由地表达,孩子们往往是看到了、感受到了,也能用语言很好的表达出来,可就是画不出来,我们总能听到孩子们问“老师,松鼠怎么画?”“老师,假如我是巨人,我要阻止战争,可我不会画。”……教师前面讲得天花乱坠,既表演又看图又和学生互动,费了那么大功夫,结果学生还是动不了笔,或者说画不出好作品。我们太需要思考这个问题了,我想教师的示范有时也是必要的,教师一定要教给孩子画画的具体方法,不要扔下一句“想象”,让孩子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