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孕妇心理问题与自然流产的相关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5-15
/ 2

保定市孕妇心理问题与自然流产的相关分析

李少涵朱博史金宝蔡丽陈世杰

(河北大学预防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系;河北保定071000)

【摘要】目的旨在分析妊娠期心理压力与孕妇自然流产的关联强度,探索妊娠期心理压力源为做好孕妇的心理保健工作提供依据,促进孕妇健康。方法随机抽取保定市具代表性的4所医院就诊的30例早期自然流产患者及同期行孕期保健的52例正常早孕妇女采用“早孕妇女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表”进行现场问卷调查。比较两组量表得分差异,分析自然流产危险因素。结果流产组的压力水平(67.8±24.6)明显高于正常早孕妇女(56.1±20.8,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担心子代健康、担心身体变化等因素是造成自然流产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保定市流产孕妇心理压力高于正常早孕妇女,流产可能增加孕妇妊娠期心理压力,妊娠期高心理压力水平是引起流产危险因素,妊娠期主要心理压力来自妊娠期担心子代健康和孕期症状等因素。

【关键字】孕妇;心理压力;自然流产

0引言

在孕妇妊娠过程中,孕妇要经历各种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承受社会的、经济的、家庭的以及自身角色转变等诸多压力。受众多因素的相互影响,孕妇会出现心理变化和情绪波动。不良的心理状态会通过相关的生理、内分泌、免疫等中介机制来制约全身各系统、各器官的功能,直接影响孕妇和胎儿的心身健康。本文旨在研究孕期妇女的心理压力水平;分析心理压力源与自然流产的关联强度。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在保定市4所医院收治的82例孕产妇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按其有无自然流产史分为两组。对照组为30例早期自然流产患者,观察组为同期行孕期保健的52例正常早孕妇女。调查样本两组人群在年龄、职业、文化程度上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象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1.2研究方法

通过早孕妇女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表进行数据收集,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整理,对相关因素和因果关系进行分析。根据症状自评量表对孕妇进行综合测评,并统计不同组别孕妇的压力情况。

2结果

观察组孕妇的心理压力量表总分以及担心母子健康和安全、担心身体变化、工作压力、社会关系、家庭关系的各个维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结果表明孕妇心理压力与自然流产呈正相关关系。

2预防措施

2.1积极开展孕前检查

其意义在于可以在孕前筛查出一些可能导致不良妊娠结局的情况,尤指遗传方面,从源头上杜绝“遗传病儿”等,减轻备孕夫妇的负担,有效预防孕妇自然流产和出生缺陷的发生。

2.2做好健康教育宣传,做好孕期保健工作

可分为医院内和医院外两种宣传途径,医院内以对孕妇进行健康教育的形式;医院外以科普讲座、发放宣传单的形式。通过宣传使育龄夫妇了解自身心理压力可能导致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增强其参与孕前保健服务的意识,增加知识和促进健康行为,让育龄人群充分了解孕期可能会出现的一系列生理和病理情况,并掌握应对解决的方法,获取孕期保健服务的途径,从而通过知识的掌握减少由于对妊娠的不了解带来的一系列心理压力。大力开展孕前-围孕期保健工作,才能有针对性地向目标人群提供咨询和有效的干预措施,有效的干预结果又反过来对健康咨询的方向给予指导,促进孕前保健工作的完善和发展。[1]

2.3积极进行孕妇产检

随着人们观念的改变,人们对孩子“完整身体”的希望更加依赖于各种设备的检查,孕妇产检变得尤为重要。孕妇进行产检,可了解该阶段胎儿的身体情况,发现胎儿发育期间的各类健康问题,极大程度的减少由“子代健康”引发的心理压力。但同时,由于受到目前超声,检验等辅助检查和临床医生水平的制约,部分孕期的异常情况不能及时明确诊断,因此给孕妇带来了一定的压力。这也提示除孕妇以外的临床工作者要不断提高诊断水平,对一些不确定情况能及早做出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有效的处理[2]。

2.4展开个性化心理保健

及时了解孕妇心理压力水平,个性化分析其压力源,及时给予有效的疏导,从而减轻孕妇的心理压力。此外孕妇自身也应学会调节心情,舒缓压力。学会克服不良情绪,尽量淡化不幸事件,尽量回避伤心往事,并要对自己有信心。另外,适当参加一些娱乐活动与轻体力劳动,使自己保持全身心放松的状态。对于备孕夫妇来说,应调整身体,让身心均处于一种良好状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3结论

本次调研通过对82位孕妇问卷调查得出了多个可能会引起孕妇自然流产的心理因素,心理压力程度严重的育龄妇女所能引起自然流产的可能性较大。本文着重验证了心理压力与自然流产率呈正相关。在中国传统文化和现有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下孕妇面临着不同的心理压力和社会压力,大部分孕妇承受着焦虑、抑郁等困扰,心理压力水平普遍较高。合理的预防这些压力源对降低孕妇的心理压力和焦虑感、维护孕妇和婴儿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3]。

孕妇妊娠期紧张可使机体处于一种特殊的应激状态,打乱原来身体的自稳态,使体内神经免疫及内分泌发生紊乱,特别是孕激素的改变不利于胚胎发育。孕期子宫处于高度敏感状态,很轻的刺激都可以促使子宫收缩,进而诱发流产。孕妇有流产史后,从得知自己再次怀孕时,就会产生一种恐惧心理,担心不幸的事情再次发生。这会导致内分泌紊乱,焦虑情绪不但危害孕妇自身健康,也对胎儿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甚至影响婴儿出生后的智力发展,严重者可导致胎儿出生缺陷甚至流产。因此,孕妇应学会克服不良情绪。尽量淡化以往的不幸事件,其次是尽量回避伤心往事,并要对自己保持充足的信心。另外,适当参加一些娱乐活动与轻体力劳动,使自己保持全身心放松的状态更有助于孕妇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LoffredoLC.SouzaJM.FreitasJA.etallOralcleftsandvitaminsupplementation[J].CleftPalateCraniofac.2001.38(2):76-83

[2]余鹰燕.妊娠期心理压力与流产关系研究[D].浙江:浙江大学,2009.

[3]田丽霞.孕妇心理压力、心理压力源及影响因素分析[D].吉林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