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高校贫困生资助的实践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5-15
/ 2

首都高校贫困生资助的实践探索

李娜

李娜北京联合大学应用科技学院

【摘要】首都高校地处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这个国际化大都市里,消费水平较高,家庭的社会地位以及收入差距极大,必然对贫困生的生活与学习带来巨大的困难,对贫困生资助工作进行实践探索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资助首都高校的特殊性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1)10-0033-02

高校贫困生资助是整个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政策性强、任务具体、工作细致的一项大工程。

一贫困生资助工作关系到学子的前途、校园以及社会的稳定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贫困生在高校大学生中的比例不断增加,成为高校大学生中不可忽视的群体之一,贫困生的管理问题也必然成为高校大学生管理中的重要问题之一。他们的思想是否稳定,学习是否安心,身心是否健康,不仅严重影响着贫困生个人及其家庭的正常生活和发展,同时还直接影响到校园以及社会的稳定。因此,必须有效调动社会资源资助贫困生。

二首都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特殊性

首都高校地处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这个国际化大都市里,消费水平较高,家庭的社会地位以及收入差距极大,贫困学生所占比例较大,必然对贫困生的生活与学习带来巨大的困难。以我院为例,在校生2128人,困难生有358人,其中特困生358人,占在校生人数的11%,一般困难122人,占在校生人数的5.7%。我学主要是本地生源的学生,这些贫困生大多来自郊区县、下岗职工和无固定收入家庭,他们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会比其他同学有更大的困难,所以在北京籍学生居多的高校学生日常管理中,如何有效开展贫困生资助工作,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三学院对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实践探索

1.对贫困生进行合理的认定

2010年2月,温总理在《要面向时代要求谋划教育发展》中再次强调,要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体系,确保每个孩子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国家每年都会拿出很大一笔资金资助贫困生,资金如何分配,如何能更加优化地分配到急需救助的贫困生手中,是我们每一位高校资助工作者应该认真仔细研究的问题。北京高校认定贫困生的方式,一般是根据各个学校制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实施办法,公平、公正、合理地分配资助资源。持有北京市城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家庭的学生,一般被归为特殊困难学生,持有北京市城市居民生活困难补助金领取证或北京市低收入家庭救助证家庭的学生,一般被归为一般困难学生。特殊困难学生就有机会获得国家一等助学金,享受每月450元的生活补贴,一般困难学生有机会获得国家二等助学金,享受每月230元的生活补贴,这些补贴在北京高校里应该能保证基本的吃饭费用,而对贫困生来说也确实能基本保障日常的生活消费。

另外,我院定期组织召开困难生座谈会,深入了解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情况。通过家访了解每位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的实际情况,有的同学父母常年卧病在床,一家人只靠低保维持基本的生活,还有些同学生活在农村,父母靠种地维持生计,他们难以支付高额的学费和生活费,面临上不起学的困境,还有些同学家里出现突发事件,父母突患重大疾病,家中经济面临困境。

2.为贫困生开启入学绿色通道

贫困大学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入学的学费是贫困生最头疼的问题,学校开启入学绿色通道,先入学后补交学费或者办理助学贷款,从而避免因交不起学费而不能上学。另外,减免书费和发放爱心包等入学资助政策也是贫困生顺利入学的保证。

3.加强对贫困生入学适应期的自立、自强教育

在新生入学教育中,适当加强当代高校贫困生的自立、自强教育是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在做好物质帮助的基础上,更要帮助和引导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一个人格健全的人。避免因强化经济方面的帮助而弱化思想道德意志方面的教育,积极引导贫困生树立自立自强意识,增强面对困难的信心,坚持自己的理想和追求,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让他们深刻认识到大学不以家庭经济状况为衡量人的标准,而看重的是学业、品格和能力。物质的匮乏是暂时的,精神的贫困才是最可怕的。帮助贫困生从入学开始,摆脱自卑心理,快乐地学习和生活。

4.有效调动社会资源多方位资助贫困生

第一,开展各项帮扶贫困生的工作。按照学校学生资助中心的资助政策,学院学工办按时发放国家助学金、特殊补贴等各种困难生补贴,让同学们不会为生活费发愁,有针对性地为特别困难的学生提供勤工俭学的机会,在学工办、教科办、团委和实验实训基地等部门提供勤工助学的岗位,这样让他们既能通过工作得到锻炼,又能凭借自己的努力挣到生活费,培养他们自立、自强的品质。同时,学院关注贫困生中的特殊困难群体,尤其是给特困新生适当的发放困难补助和过冬的棉衣补贴。积极发放校学生处给予特困生的爱心卡,让特困生能在“爱心超市”中领到基本的生活用品。

第二,发起爱心捐赠。学院工会也会定期发起献爱心捐赠活动,很多教师给贫困生捐赠了电脑、U盘和衣物等,我们及时把这些爱心物品发放到贫困生手中。

第三,假期走访贫困生家庭。针对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要经常开展深入家庭进行慰问的走访活动,每年在寒假、春节期间,院领导带领辅导员、班主任走访特困生的家庭,送上过年的大米、食用油和牛奶等生活用品,带去了精神上的问候和物质上的关心,尽最大努力帮助贫困生们度过温暖的春节。鼓励学生艰苦奋斗,克服困难,自强不息,积极进取,努力完成自己的学业,力争以优异的成绩回报学校、回报社会、回报国家,用知识改变家庭的命运。

第四,师生手拉手,结对子帮扶。在学习方面建立学习帮扶制度,动员各系部专业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和交流,给基础差的贫困生有针对性的补课和进行英语听说、计算机操作等知识的训练。开展帮助贫困同学的活动,捐助一些教材、学习用书和励志成才成功方面的书籍,缓解贫困生因经济上的困难带来的学习上的压力。

设立专项帮扶基金,号召有经济实力的教师自愿与部分特困生结成手拉手帮扶对子,每年支援部分钱款作为帮扶基金,进行一对一的帮助。

第五,积极寻求企业助学金项目,扩大贫困生资助范围。利用北京高校地处优质企业聚集区的优势,广泛联系众多慈善企业家跟学校合作,建立专项资助基金或定向培养基金,一方面能扩大贫困生的受益范围,同时也能定向培养一些企业需要的能吃苦耐劳、具备专业知识的人才,取得一举两得的效果。

第六,重视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部分高校贫困生因家庭经济的过度拮据,生活的困苦无助以及心理上的焦虑抑郁,而对未来前途迷茫悲观,感到消极无望,由此进一步扭曲了他们对社会的态度与看法,影响了他们各方面的发展,因此,加强高校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是高校学生管理中很重要的环节。在心理帮扶方面,让学校的辅导员(班主任)、专业心理辅导老师专门为贫困生做心理健康工作。设立心理辅导室,专门为有心理压力的贫困生进行情绪调节和自信心提升的辅导工作。

通过实践,培养了大部分贫困生自强不息完成学业的决心。贫困生资助工作任重而道远,必须积极探索贫困生帮扶、教育、管理的新方向、新方法,将贫困生帮扶工作、献爱心活动向经常化、规范化、项目化方向发展,让所有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也将成为我们以后工作的重点。

参考文献

[1]白万洲、李喜迎、朱伟.新形势下高校做好资助贫困生工作的构想[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

[2]武广晔、于洋、陈智聪、邸宝华.高校贫困生关爱与管理的几点思考[J].检验医学教育,2010

[3]余庆、朱德威.高校贫困生资助管理体系的优化策略[J].学习月刊,2008(11):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