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课内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6-16
/ 1

提高课内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吴晓琦

吴晓琦江西省南康市第四小学341400

一、课内作业的作用

小学数学课内作业就是课堂练习,是指一种有目的、有指导、有组织的学习活动,是学生掌握知识、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掌握教学情况、进行反馈调节的重要措施;它是小学数学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说高质量的练习是高质量课堂的基础。

二、课内作业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1.针对性原则

就是指设计练习要围绕教学目标,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做到有的放矢,力求用较少的时间、精练的习题获得最佳的练习效果。教育家赞可夫曾说过:“不要进行盲目的、互不联系的、大量机械的练习。”

(1)要针对教学目标设计练习,从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出发,普遍分析学生应掌握哪些数学知识、培养哪些能力、达到何等水平,然后进行选题、编题。

(2)要围绕教学重点进行设计。

(3)要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

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一方面取决于教师的引导讲解,一方面也取决于知识本身的难易深浅,为此练习设计要考虑这些因素:哪些概念的建立较困难?哪些知识容易混淆?在哪些地方易犯错误?这样在设计练习时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防患于未然。

2.层次性原则

练习的设计要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基本到变式、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顺序去安排,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经过刻苦学习之后获得成功的、快乐的、愉快的体验,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积极主动。

3.趣味性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学生学习可起到定向、持续、内驱和强化的效应,提高练习的趣味性,寓练于乐,练中生趣,不仅可以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而且能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有效地提高练习质量和效果,真正达到练习的目的。

4.开放性原则

设计练习时,要有意识地设计一些能开拓学生思路的、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不同解决问题策略的问题,或设计一些条件多余的或者答案不唯一的开放题,这样有利于不同水平的学生展开发散性思维,有利于学生大胆创新,发扬自己的个性,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创新意识。

5.多样性原则

练习设计的多样性包括题型的多样性和练习方式的多样化,可以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学得扎实、学得有趣、学得灵活。要把学生抄题、做题的纯粹机械动手练习变为动脑、动口、动手等多种感官参与活动的练习,题型可以有口算练习、笔算练习、应用练习、选择练习、判断练习、综合练习、操作练习、竞赛练习、游戏练习等,练习形式也可以有独立练习、小组合作练习、集体练习等。

三、提高课内作业设计有效性的做法

新课标明确提出:“有效的教育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要重视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选在现代生活中广泛应用的内容,开发实践应用环节,加强实验和各类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提高实际操作能力。”提高课内作业设计的有效性也是我们实现高效课堂的重要手段之一。

1.把握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导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一种规范。无论从目标的导向功能、反馈功能、激励功能,还是就其评价功能来说,它都要受教学目标的制约。教师编制练习题,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吃准教学目标,而后再深思熟虑,瞄准教学目标编制出不同水平的练习题,逐步靠拢目标,最终达到目标。

2.练习的数量要适当,体现梯度。

不同年级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年龄特点,存在着个体差异,练习题不但要结合所学内容,而且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量力”的含义有三:一是练习题的数量要适当,使大部分学生能当堂完成;二是练习题难易要适中,以中差生吃得了为准;三是要处理好因材施教的关系,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又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既让优生吃得饱,又让中差生消化得了,达到能“跳”的“跳”起来、能“跑”的“跑”起来、能“飞”的“飞”起来的目的。

3.注重练习设计的反馈功能。

练习,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通过练习反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教师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调控自己的教学流程。在进行练习设计时,一定要充分预设学生解答情况,抓住学生思维的弱点,有的放矢地开展有效的练习。

4.要掌握好课堂练习常用的几种形式

(1)辨析题。这是针对教学中易混淆、易出错的内容设计的练习题。比如日常的判断题:学完角的度量后的——用一个放大两倍的放大镜看一个15度的角,就变成了30度。

(2)对比题。这也是针对教学中易混淆、易出错的内容设计的练习题。如学完分数乘法计算后,出示:用一根钢材做8个同样的零件,每个零件用去1/6米,一共用去多少米?用一根钢材做8个同样的零件,每个零件用去1/6,一共用去几分之几?通过对比使学生对分数乘以整数的数量关系能正确理解和运用。

(3)操作题。这是为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设计的练习,一般适应于中高年级,其目的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理解和巩固知识,发展各种能力,培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