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民族文化与民族音乐的关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浅析民族文化与民族音乐的关系

余玲

铜仁学院艺术学院贵州铜仁554300

摘要:民族文化对民族音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两者存在一个相互作用的关系,开展民族文化与民族音乐的发展关系研究显得非常有价值。本文从民族文化和民族音乐的内涵与定义出发,界定民族文化与民族音乐的范围,并开展两者之间的发展关系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民族音乐来自于民族文化,属于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成分,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民族音乐却又反作用于民族文化。

关键词:民族文化;民族音乐;语言;关系;发展

中图分类号:J604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民族音乐的发展与民族文化的传承息息相关。实验证明,绝大多数民族音乐都有深刻的故事,其历史气息和民族色彩非常浓厚,民族音乐文化在国际舞台上频频出现,成为了国家文化特色的一大亮点[1]。民族音乐产生于民族文化环境,在民族文化影响下形成了民族音乐独特的形态,因此,每种民族音乐自然有了民族文化特征[2]。

开展民族文化与民族音乐之间的关系研究成为了许多学者的方向,如李松等提出了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音乐文化传承给予的深刻反思[3]。张应华开展的全球化背景下贵州苗族音乐在自然传播、现代媒介传播、学校教育传播等三方面的传播研究[4]。众多研究表明,民族文化与民族音乐不可分离,其关系纵横交错,因此本文以自己的观点对两者关系作简要分析阐述。

一、民族文化的内涵之于民族音乐

根据百科知识的定义,民族文化是某一民族在长期共同生产生活实践中产生和创造出来的能够体现本民族特点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总和[5],它反映了该民族历史发展的水平。可以这样说,吃饭、穿衣、举止、言语等一系列人类的活动都是文化,根据物质形态可归纳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是一种比较通俗的文化形式,当然在大中国这种文化也是比较繁荣多彩的,因为56个民族56个家56种语言。对于不同的民族,其民族文化各不相同,中国的民族文化就是56个民族的文化总和,也就是说民族音乐理论上的发展也像这样繁多。

民族文化最本质的东西在于民族本生的活动,与该民族的生活环境等因素息息相关,因为生活环境严重影响民族文化的发展,比如影响民族的风俗习惯及思想观念、饮食衣着住宅等等。比较典型的民族文化有苗族、侗族、蒙古族等民族文化,这些民族文化都独树一帜、各具特色,也因此孕育出不同的文化形式,从而出现各不相同的音乐风格,可将这些与民族生活相关的音乐统称为民族音乐。

二、民族音乐的定义之于民族文化

狭义地讲,所谓的民族音乐就是祖祖辈辈生活、繁衍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各民族,从古到今在悠久历史文化传统上创造的具有民族特色,能体现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音乐[6]。从表现形式上分,中国的民族音乐包括民间歌曲、民间歌舞音乐、民间器乐、民间说唱音乐和民间戏曲音乐等几大类。从此可以看出民族音乐与传统文化的息息相关,是多种民间文化元素的大集合,且是一个并集。

在民族文化的酝酿下,民族音乐作品便染上了民族文化特征,这个特征也是民族音乐独有的文化特质,是民族音乐成为民族文化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也就是说民族音乐来源于民族文化,属于民族文化,但是又反作用于民族文化,使之出现一定的特色,这就是为什么提到高原人就说马背上的歌唱家的缘故。比较出出名的民族音乐有云贵山歌、蒙古牧歌、江南小调等等,这些音乐不仅在歌词上有民族特色,在旋律上也有民族特色,大量融合了民间乐器,加入了众多民族元素,表达的思想也是民族特有的思想。

三、民族文化与民族音乐——案例分析见关系

要深刻把握民族音乐与民族文化的相关性,就必须深刻理解民族音乐和民族文化的定义。民族文化是民族音乐的特色,它使得民族音乐和其他音乐区别开来,民族音乐的传承发展和融合都必须关注到音乐的文化特征,对于相关文化特征的深入分析和把握可以使民族音乐的传承发展和融合更加到位[7]。

最具代表性的民族音乐有《吉祥三宝》、《十面埋伏》、《高山流水》、《阳关三叠》等,而《沧海一声笑》应该是众人所知的民族音乐了,该作品是《笑傲江湖》的主题曲,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回忆,那么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哪儿呢?词曲作者黄沾随意翻阅古书《乐志》,受“大乐必易“的影响,反用改成“羽、徵、角、商、宫“,到钢琴前一试,婉转动听,声色悠扬,颇具中国古曲风韵,于是就顺着写出了整条旋律。为什么说它是民族音乐呢?首先,旋律用的是“五声”,这是传统中华文化独特的风格元素;其次,从歌词来说,是中国风的古典格律,这也是民族文化的特色;最后,从演唱者的唱作方式上来说,也是采用传统的腔调,从而达到一听到这首歌曲就回到了古时候的境界[8]。

19世纪末20初世纪以来,传统的民族音乐受到西方等流行音乐的冲击,在港、澳、台、地区开始出现中国式流行音乐,从而民族音乐的发展出现了比较大的变化,并且关注率也出现了跌落。后来,许多音乐家开始关注到传统民族特色与流行音乐的融合,出现了“中国风”,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民族音乐。民族文化与民族音乐的关系便清晰可见了——民族音乐源于民族文化,属于民族文化,体现民族文化,反作用于民族文化,它们之间属于显著的包含与被包含关系。

参考文献

[1]魏艳梅.传承音乐之源弘扬民族文化——如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实现对民族

音乐文化的传承[J].艺术评鉴,2018(07):121-122.

[2]杨博华.少数民族音乐作品的民族文化特征解析——以蒙古族音乐为例[J].

贵州民族研究,2016,37(11):103-106.

[3]李松,樊祖荫,张欢,等.对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反思——“第三届全国高等音乐艺术院校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学术研讨会”主题发言[J].中国音乐学,2013(01):12-23+1.

[4]张应华.全球化背景下贵州苗族音乐传播研究[D].中国音乐学院,2012.

[5]桑德诺瓦.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

[6]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研究所.民族音乐概论[M].音乐出版社,1964.

[7]赵岩,郭紫璇.学习民族音乐,传承民族文化[J].音乐时空,2016(2):28-29.

[8]赵昌方,刘佳佳.概说《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J].读书文摘,2016(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