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肖桂香

肖桂香(重庆邮电大学校医院护理部400065)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16-0119-02

【摘要】糖尿病是严重危害人群健康的疾病。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调动患者主观能动性,合理膳食,适当运动,保持良好心态,形成健康行为,积极配合治疗;使患者血糖得到良好控制,减轻和延缓并发症发展,达到最佳健康状态,提高生命质量。

【关键词】糖尿病健康教育生命质量

糖尿病是内科最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紊乱疾病,患者如果长期血糖控制不良,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导致残疾和过早死亡,因此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意义重大。因患者职业、文化背景、性格及病情等各种因素都存在差异,健康教育的方式和内容要因人而异。

1健康教育的方式

可充分利用与患者接触的每一次机会进行面对面的讲解。还可采取定期举行糖尿病知识讲座的方式,由糖尿病患者及家属共同参加学习班,宣传健康的生活方式,并让糖尿病控制比较好的患者现身说教介绍体会。还可采用医院的宣传栏、发放糖尿病知识小册子、直观的电化教育等形式进行宣教。

2健康教育的内容

2.1饮食指导

饮食治疗是治疗糖尿病最基本的方法,是糖尿病自然病程中任何阶段必不可少的措施[1]。饮食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糖尿病治疗的效果,无论何种类型的糖尿病,无论是口服降糖药或是应用胰岛素治疗,饮食治疗都是必须而且要终身坚持的。因此让患者掌握正确、科学的饮食方案非常重要。指导患者及家属合理制订家庭食谱,在饮食上应当做到营养均衡,宜食用清淡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瘦肉、鸡、乳类;多食高纤维素性食物,促进机体的糖代谢,如糙米、玉米、韭菜、豆类制品;少吃高糖、高脂肪以及刺激性强的食物,如猪油、辣椒、咖啡。忌食糖制品。并要合理分配饮食,可按每日三餐分配为1/5、2/5、2/5。还要忌烟酒,控制体重。如果患者体重下降到正常标准5%以下[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常可使本病得到满意控制[2]。

2.2运动指导

合理、长期和有计划的运动是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不同的运动方式,包括运动种类、运动量、运动时间和时机。选择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运动的时间相对固定,宜在饭后1h左右进行,但在短效胰岛素注射1h左右不宜参加运动,因运动增加血糖消耗,增强降糖效果,易发生低血糖。活动时间每次15~30分钟,每周不少于3次,可根据情况逐步延长,一般不超过1h。运动强度也应相对固定。运动中感觉周身发热、出汗,但不是大汗淋漓。如在运动过程中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运动。室外运动时应告知家人地点、时间、并佩带身份卡(卡上必须有姓名、年龄、地址、电话号码,并说明自己是糖尿病患者等),随身携带易吸收糖块,以防止低血糖。

2.3心理指导

在糖尿病的治疗中,心理治疗和护理是十分重要的。大多数糖尿病患者想到疾病将伴随终生心里很难过,表现为精神抑郁,心情不畅,不利于糖尿病的控制。部分糖尿病患者不注意日常生活随欲进食,不按时服药,起居无规律,使病情得以加重。还有的患者对糖尿病的危害一无所知,对疾病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因此,护理人员要给予不同患者不同的心理指导。首先纠正患者对此病的错误认识,使其正确认识糖尿病,积极排除心理问题;讲清楚糖尿病并非不治之症,糖尿病虽不能根治,如果控制良好,仍可以享受正常人同样的生活。使其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由配合治疗转为主动参与治疗,达到最佳效果,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

2.4用药指导

药物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手段,科学用药不仅能有效控制血糖,并且能减少并发症。应根据病情及医生的治疗方案,向患者讲明药物使用的正确剂量、时间、方法和副作用以及如何处理。对一些血糖控制不理想,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指导他们自我注射胰岛素的方法、用量、单位换算、药品保管,做到制剂、种类正确,剂量准确,按时注射。短效胰岛素于饭前半小时皮下注射,告知患者用药半小时后一定要准时用餐,以免发生低血糖反应。宜选择皮肤疏松部位注射,如腹壁(肚脐周围10cm内不能注射)、双臂外侧、臀部外上1/4区域。注射部位要经常更换,两次注射部位间距大于5cm,长期注射同一部位可能导致局部皮下脂肪萎缩或增生,局部硬结;还要特别注意无菌技术。

2.5生活方式指导

高血糖患者易感性明显增加,因此糖尿病患者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衣;还须特别注意皮肤的保护,尤其是足部,要穿柔软、合脚的鞋;穿棉质、宽松的袜子。气候变化时,应注意冷热,如有感冒等症状及时用药,及早治疗。

2.6病情监测指导

糖尿病患者机体内血糖值变化将直接影响其疾病的控制情况,过高或过低的血糖水平均会导致其并发症的发生。因此监测血糖的变化就尤为重要,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以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最为重要[3]。但对不同状况的患者有不一样的监测频率:(1)2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药者每周可测数次空腹及餐后2h血糖;(2)有低血糖症状者应随时测定;(3)稳定的1型及2型糖尿病每周检测1至2次空腹或餐后2h血糖。教会患者及其家属学会使用血糖仪进行血糖监测,并做好记录供治疗参考。没有血糖仪的患者嘱其定期来院复查血糖。还要定期复查体重、糖化血红蛋白、肾功能、眼底神经系统、心电图检查等,以延缓并发症出现。

2.7自救指导

患者外出时应随身携带含糖的食物及联系卡片。当出现出汗、心悸、饥饿感、软弱无力等低血糖反应时,立即给糖水、含糖饮料或饼干等,轻者即可缓解。严重低血糖昏迷患者立即送往医院抢救治疗。

总之,系统的健康教育对提高患者的知识水平,增加患者对糖尿病的客观认识,最大限度掌握糖尿病相关知识;纠正患者以往不良饮食及不健康行为,将血糖控制在比较稳定的水平,减少并发症,以提高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明子,喻颖杰,张明霞.门诊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现状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1):11-14.

[2]张丽红,路永芳,王志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研究[J].中华护±杂志,2010.20(6):1-3.

[3]柳丽.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的临床分析与护理体会[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5.9(18):1333-1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