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效果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1-21
/ 1

研究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效果的影响

范煜

(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常州213000)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中应用急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5年3月-2018年2月急诊科室接收的81例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1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应用急诊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应用急诊护理路径辅助急诊抢救,对比差异。结果:观察组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急诊护理路径,可以大大缩短患者的急诊抢救时间,降低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急诊护理路径;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效果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8)22-0068-01

急性心肌梗死是常见的危重疾病,患者的病情危重并且病死率也很高,因此疾病一经确诊,必须要及时治疗,尽早开通患者梗死相关血管,让患者可恢复心肌血流灌注[1]。本次研究中就探讨了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中实施急诊护理路径对急诊抢救效果的作用,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3月-2018年2月本院急诊科室接收的8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前后顺序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1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中有男性26例,女性15例;年龄52~74岁,平均年龄(60.5±3.1)岁。对照组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50~72岁,平均年龄(61.1±2.9)岁。对比无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急诊护理模式,观察组则采取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抢救,具体内容如下。

1.2.1院前抢救及转运流程

医院急诊科室的值班护士在接到患者、家属及其它人员的求救电话后,要求在5min内出诊,安排救护车前往现场。在救护车上,车上的医护人员可以提前使用电话同在急性心肌梗死现场的家属及相关人员进行联系,指导院前抢救护理。具体指导内容是让患者卧床休息及心理安慰,如果有条件可以让患者一旁的家属与其它人员给予其吸氧,争取在救护车到达前尽可能让患者情绪恢复稳定,减轻患者的心脏负担,为之后的抢救提供良好的条件[2]。

1.2.2急诊接诊流程

急诊科中开展首诊护士负责制,接诊的护士是急诊科的第一负责人。若怀疑出现心肌梗死的病患,患者就诊10min内,必须要将患者安排在抢救室中,嘱咐患者卧床休息,给予患者吸氧治疗,于左下肢部位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采集患者的血液标本,对患者及时行血常规、心肌酶、凝血功能检测等,给予患者建立心电监护及床旁心电图,同时结合患者病史、心电图及心肌标志物检查以明确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进出急诊室时间、急诊球囊扩张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9.0软件做统计学结果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使用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指标情况

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临床各项指标情况比较()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中常见急诊疾病,主要是因冠脉急性或持续性缺血缺氧所致心肌坏死情况,该病常常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胸痛、循环功能障碍、心律失常、发热等[3]。病患常常在发病几天内出现心绞痛、四肢无力及胸闷等症状,如果不及时进行抢救,常会导致患者出现心肌梗死。

综上所述,将急诊护理路径应用到急性心肌梗死病患的急诊抢救工作中,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抢救效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术后下床时间,降低住院时间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提高患者满意度,因此值得在今后的临床中大力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孟晓杰,郝君华.急诊护理路径与传统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效果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v.24(5):557-559.

[2]徐爱茹,许涛,张海平,等.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效果影响的研究[J].世界中医药,2017,14(a01):209-209.

[3]刘迪.急诊护理路径与传统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抢救及康复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2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