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提高建筑工程测量的放样精度的技术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浅析提高建筑工程测量的放样精度的技术措施

黎瑞活

黎瑞活

广东省台山市城乡规划设计院52920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建筑事业的不断发展,工程测量新技术、新设备的不断出现,工程测量领域得到前所未有的拓展,给工程测量带来了全新的工作模式。本文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经验,重点分析目前的测量放样技术,提高工程测量放样精度,并在分析影响放样精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工程测量放样中提高测量放样精度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工程测量;放样精度;技术措施

引言

放样是工程测量中最常见的测量工作,它的目的是将图上设计建筑物的位置、形状、大小与高程,在实际地方标定出来,以作为建筑工程施工的依据。通过对施工控制网及放样点位的精度分析,可有效地选择合理的测量方法与测量设备,使施工测量的精度达到相应的规范要求,最大限度地满足建筑工程施工的需要。因此,放样精度的决定,要结合施工的实际工作条件和工程状况,理清测量误差和施工误差、控制点误差和放样点误差的关系,既要满足建筑施工的要求,又要力求经济合理。

1.分析影响放样精度的有关因素

1.1.1环境因素的影响

测量作业环境对测量放样的影响无处不在,如建筑物视线阻挡、视线的长度、外界的温度、大气的折射等。

1.1.2仪器因素的影响

仪器本身的精度对测量放样有着重要的影响,如全站仪的测距误差、垂直角测量误差等。精度高的测量设备不仅能够较好地保证放样精度,而且还能大大提高作业效率。

1.1.3人员观测的影响

观测人员的测量经验和熟练程度对测量结果也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尤其对于精度比较高和复杂的工程,仪器操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误差的大小,甚至可能导致测量粗差的产生。13.1.4施测方法的影响

不同的施测方法对测量放样结果会产生很大影响。对于一般的建筑物,都是用普通的放样方法,虽然麻烦,但基本满足所有的放样精度。但如果放样围墙点等精度较低的构筑物,可以采用全站仪的自由设站后方交会方法,它精简了对中、量仪器高和棱镜高等测量环节,并且可以满足精度。

2.制定科学合理的测量技术方案

在工程正式开工前,要对施工场地初步勘探,考虑图纸测量的内容,确定测量的精度和允许的误差范围。综合全局,以“以点定线、以线控面”为布网原则,布设一个比较优化的整体控制及施工控制网。控制网按一级导线网测量的方法和技术要求,布点尽量避开施工开挖边线,沿征地红线布设,形成闭合网,同时与国家的控制点和高程点进行联测。

3.采用先进的测量放样技术方法

在进行放样之前,测量人员首先要熟悉建筑物的平面布置和细部结构,找出主要轴线和主要交点的设计位置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几何关系,结合欲测设点的精度要求、现场的作业条件和仪器设备状况,研究放样的方法。在传统的放样方法中,必须由测量人员解算出设计图中的放样点或放样线相对于控制网或原有物体的相互关系,求出其相互间的角度、距离和高程等放样数据。这些放样方法往往会受到仪器、观察者以及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各种误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放样的精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先进仪器设备的使用,使得测量放样技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现代测量技术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主要有全站仪放样技术和RTK放样技术。

3.1全站仪放样技术

随着电子测绘技术的出现和发展,电子测绘技术逐渐取代传统的光学测绘技术而在工程放样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全站型电子速测仪简称全站仪,是一种集光、机、电为一体的高技术测量仪器,是集水平角、垂直角、距离(斜距、平距)、高差测量功能于一体的测绘仪器系统。具有速度快、精度高、功能强和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

在放样中需要高程时,传统的方法一般采用水准测量。水准测量是一种直接测高法,测定高差的精度虽比较高,但水准测量受地形起伏的限制,工作量大,施测速度较慢。相反,用全站仪进行放样测量,在测设精确位置的同时,也可以得到高程。因为全站仪可以通过观测两点间距离和天顶距,求出放样点的高程,这种方法叫三角高程测量法。三角高程测量是一种间接测高法,它不受地形起伏的限制,且施测速度较快。虽然精度相对水准测量低,但在大比例地形图测绘、线型工程、管网工程等工程测量中广泛应用。

3.2.RTK放样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卫星定位技术、电子技术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使得依靠传统测量仪器的古老的测量技术正逐步转向新的测量技术。新的测量技术在工程测量放样中保证了精度,提高了效率。其中GPS系统的建立,为测量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测量手段。

RTK(Real-timekinematic)实时动态差分法,这是一种新的常用的GPS测量方法。高精度的GPS测量必须采用载波相位观测值,RTK定位技术就是基于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它能够实时地提供测站点在指定坐标系中的三维定位结果,并达到厘米级精度。在RTK作业模式下,基准站通过数据链将其观测值和测站坐标信息一起传送给移动站。移动站不仅通过数据链接收来自基准站的数据,还要采集GPS观测数据,并在系统内组成差分观测值进行实时处理。因此,放样测量时,只需固定好基准站,一个人拿着移动站,就可以完成测量工作。它的出现为各种控制测量、地形测图、工程放样带来了新曙光,极大地提高了作业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省了外业费用,是测量技术的一个重大里程碑。

4.提高工程测量放样精度的建议

当前,城市建设发展对建筑物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测量工作又是建筑施工的的重要环节,这要求我们在建筑工程测量放样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做好五方面的工作,从而提高放样精度。

⑴根据建筑工程实际情况,选择符合要求的高精度、状态良好的仪器,在保证放样精度的同时,提高测量作业效率。

⑵选择有利于观测的时间和天气,同时采用各种测量技术手段,降低或抵消环境因素对测量精度的影响。

⑶选择合适的坐标系统和数据计算方法,从数据源上减少放样数据的误差。同时,做好控制网的复测、检查,如有较大的误差定要寻找原因。

⑷选择富有经验的观测人员,按操作规程观测,减少人为误差的影响。

⑸采用合理的测量方法,精简测量环节,降低或消除各种不必要的测量环节产生的误差。同时,积极采用先进的工程测量技术,提高测量自动化程度。如采用测量机器人、电子水准仪、GPS测量等技术方法。

5.结语

测量工作贯穿于整个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测量工作开始于工程之初,要深入于施工的具体点位,每个阶段都要真实的反应出实地勘察、平面设计、竖向设计与初测、定测、放样各阶段的对应关系。工程测量放样的方法很多,在具体工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工程的精度要求,制定合适的测量放样方案,采用适合的测量方法和仪器设备,并在具体作业时通过采取各种措施,降低或减少各种误差因素的影响,在保证放样精度的前提下,精简作业环节,以提高工程测量的速度,保证工程质量,保障工程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潘宝玉、李宏伟,RTK技术的特点及提高成果精度的技术关键[J].测绘工程,2003.

[2]周秋生、郭明建,土木工程测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于成浩、柯明、赵振堂,精密工程测量中全站仪三角高程精度分析[J].北京测绘,2006(3).

[4]阎德玉,《现代工程施工的测量放样》[J].水运工程,2007年第4期.

[5]顾孝烈、鲍峰、程效军,测量学[M].第3版,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