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手术围术期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防护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6-16
/ 2

骨科手术围术期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防护体会

王发宝

王发宝(广东省连南县人民医院广东连南513300)

【摘要】目的:探讨骨科围手术期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对我院骨科136例手术后患者采取早期功能锻炼及抗凝等措施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于术后第7d超声检查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对已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采取药物溶栓、抗凝治疗。结果:136例骨科术后患者采取积极预防措施后有3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21%,采取溶栓、抗凝治疗后患者生命体征及各项检查指标均恢复正常,未发生下肢溃烂、坏死及肺、脑栓塞等并发症。结论:骨科患者下肢疾病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适当药物溶栓、抗凝是预防和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关键。

【关键字】骨科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抗凝;溶栓;预防治疗

【中图分类号】R658.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2523(2011)06-0066-01

随着骨科各种内固定术及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普遍应用,骨科患者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比例逐渐上升。下肢深静脉血栓是指血液在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形成血栓阻塞静脉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1],患肢肿胀疼痛,行走困难,对患者工作能力及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影响,甚至有并发致死性肺栓塞的可能。

为探讨骨科围手术期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防治措施,我们对126例术后患者采取早期功能锻炼及抗凝等措施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对已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采抗凝、药物溶栓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骨科术后的患者136例,其中男82例,女54例,年龄26-71岁,平均年龄42岁,股骨头置换术19例,膝关节置换术3例,股骨颈骨折术47例,股骨干骨折术35例,胫腓骨骨折术18例,髂骨肿瘤1例,髌骨骨折13例。术前有心脑血管病史者11例,糖尿病史者3例,术后3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

1.2诊断标准以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做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标准[2],患者术后出现下肢肿胀、疼痛等主诉应高度警惕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立即行超声波检查,或静脉造影确诊。

1.3预防及治疗方法对136例患者术后6h首次给予0.3ml/次低分子肝素钙腹壁皮下注射,次日起按0.6ml/次进行腹壁皮下注射,每日1次,用药1周,同时对患者进行功能训练,如嘱患者主动进行双侧踝关节屈曲旋转、足背背伸训练;咳嗽、深呼吸及抬高患肢训练;不定时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每次训练15—20min,每日4次。对于已经明确诊断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给予尿激酶溶栓及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治疗,72h之内应用尿激酶8万U,加入250ml葡萄糖中静脉滴注,根据纤维蛋白溶解时间调整剂量和用量,低分子肝素钙每次5000U,连用10d,同时应用血容量扩充剂稀释血液,降低血粘度。

2结果

136骨科术后患者采取积极预防措施后有3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21%,采取溶栓、抗凝治疗后患者生命体征及各项检查指标均恢复正常,未发生下肢溃烂、坏死及肺、脑栓塞等并发症。

3讨论

3.1髋部周围骨折术及人工全膝、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性较高,少数患者甚至并发致死性肺栓塞,Colwel报道骨科手术后在无任何预防措施的情况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40%-60%[2],邱贵兴等[3]报道,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未预防组远远高于预防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采取早期功能锻炼及抗凝等措施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对已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采取药物溶栓、抗凝治疗,结果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仅2.21%。

3.2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4](1)手术创伤激活某些凝血因子,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2)术后肢体局部肿胀、疼痛,加上麻醉等原因使肢体长时间处于被动体位,活动减少,血流缓慢;(3)手术造成血管壁的损伤。上述三种原因导致骨科术后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该病起病隐匿,一旦发生引起患肢疼痛,行走困难,严重的引起肢体坏死,甚至并发致死性肺栓塞,因此骨科疾病术后积极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非常重要。我们对136例骨科术后的患者采取早期功能锻炼及抗凝等措施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仅有3例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症,效果令人满意。

3.3术后指导患者主动抬高患肢以促进静脉回流,减轻下肢水肿,早期进行踝关节、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运动及膝关节活动,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强化肌肉收缩,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3.4低分子肝素有抗凝血因子Xa的功能,能增强抗凝血酶Ⅲ活性,能有效缓解术后血液高凝状态,抑制血栓形成,可有效预防术后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尿激酶直接作用于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激活纤维蛋白原,裂解纤溶酶原,降解血液中凝血因子V和Ⅷ而发挥溶栓作用。本研究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抗凝预防,用血容量扩充剂和尿激酶溶栓治疗,配合早期功能锻炼,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

骨科围手术期患者术后活动减少,患肢血液循环差,加上术后血管壁损伤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容易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术后鼓励患者主动进行功能锻炼、适当药物溶栓、抗凝是预防和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关键。

参考资料

[1]陆芸,骨科创伤患者深静脉血栓危险因素的研究[J].中华骨科杂志.2007,27(9):693-699

[2]龙厚积,王大伟,李春亮,等,骨科患者深静脉血栓的预防[J].医学信息.2010,05(12):3599-3600.

[3]ColwellCW.Rationaleforthrombopmphylaxisinlowerjointarthroplasty[J],AmJOrthop,2007.36(Suppl):11-13.

[4]肖伟宏.丹红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围手术期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09,15(7):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