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级护理应用于重症监护病房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1-21
/ 2

分级护理应用于重症监护病房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卢红李宇春傅佳梦

(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0)

【摘要】目的探究分级护理应用于重症监护病房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56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奇偶数分成实验组、对照组两组,每组各28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实验组分级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入住ICU感染情况、ICU入住时间、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护理效果好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后,实验组神经功能评分、入住ICU期间感染率、ICU入住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重症监护病房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分级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分级护理;重症监护病房;重症颅脑外伤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8)22-0101-01

近年来,我国脑外伤的发生率随交通事故、施工事故等增多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中青年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1]。其中颅脑外伤占创伤总数的15%左右,死亡率占创伤总数的85%[2]。本文笔者意在通过研究进一步探究分级护理在重症监护病房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56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奇偶数分成实验组、对照组两组,每组各28例。其中,实验组有16例男,12例女,年龄46至80岁,平均(61.28±6.33)岁;对照组有15例男,13例女,年龄47至79岁,平均(61.54±6.41)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基础资料上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心理、饮食及病情监测等常规护理,给予实验组分级护理,具体做法为:患者入院后,按照昏迷时间、GCS评分[3]、临床表现等分为轻度损伤、中度损伤及重度损伤,并按照不同程度损伤情况进行分级护理,即:(1)轻度:昏迷时间少于30min,GCS评分为13-15分,生命体征较稳定,神志清晰。应确保患者卧床休息,避免下床活动,宜摄入软食,且保持大便通畅;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及生命体征等,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通告医生采取处理措施。(2)中度:昏迷时间少于12h,GCS评分在9-12分,生命体征稍有不稳,意识不清,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确保呼吸道畅通及大小便正常;密切监测患者颅内压、脑脊液漏、躁动情况,将患者头偏向一侧并抬高15°-30°,以确保引流管畅通。(3)重度:昏迷时间高于12h,GCS评分在9分以下,生命体征不稳且意识不清,应采取针对性护理,即组间护理小组,评估患者病情后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每15min监测1次患者生命体征,并密切观察患者瞳孔、颅内压等情况,避免颅内压升高;同时,应保持口腔及身体清洁,定期吸痰以确保呼吸道畅通。若患者出现异常或并发症应立即告知医生采取对症处理[4]。

1.3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入住ICU感染情况、ICU入住时间、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采用日常生活指标评定患者护理效果,即:患者可独立生活为优,患者部分功能有所恢复,但仍需协助行走为良,患者意识清晰,但还需卧床为尚可,患者处于植物人状态为差。护理总有效率=(优+良+尚可)所占比例。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量表[5]评定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总分42分,分数越高表明神经功能越差。以我院自制调查问卷评定患者护理满意度,8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60-80分为满意,60分以下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所有数据,用()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比较计量资料,用χ2检验比较组间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

实验组中优10例,良7例,尚可6例,差5例,护理总有效率为82.14%;对照组中优6例,良6例,尚可6例,差10例,护理总有效率为64.29%。实验组护理效果好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对比

护理前,实验组、对照组神经功能评分分别为(26.80±6.57)、(26.56±6.32);护理后,实验组、对照组神经功能评分分别为(14.18±3.36)、(21.20±4.07)。两组患者护理前神经功能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实验组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两组患者ICU入住期间感染发生情况、ICU入住时间及住院时间对比

入住ICU期间,实验组、对照组中分别有1例(3.57%)、5例(17.86%)感染;实验组、对照组ICU入住时间分别为(3.74±0.92)d、(6.15±1.56)d;实验组、对照组住院时间分别为(18.35±4.58)d、(25.28±6.34)d。实验组入住ICU期间感染率、ICU入住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对于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来说,与治疗相结合的护理干预对于患者病情恢复能够起到重要作用。作为护理中具有高效性、个性话及整体化的护理模式,分级护理将患者病情及护理相结合,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手段,确保护理更具科学性及合理性,进而发挥出最大效果。

综上所述,给予重症监护病房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分级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朱春香.分级护理在重症监护病房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29):2213-2215.

[2]安斯琴.分级护理在重症监护病房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18):3604-3605.

[3]张牡霞.分级护理在重症监护病房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中的作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35):7014-7015.

[4]郭春连.分级护理在重症监护病房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实施价值探讨[J].医学信息,2017,30(3):93-94.

[5]刘金艳.分级护理在重症监护病房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44):8818-8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