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院前急救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浅谈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院前急救体会

冯伟

冯伟(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急诊科广西南宁530021)

【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院前急救的有效方法。方法本文回顾性地对我院自2000-2002年间32例经院前急救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总结分析。结果32例病人经院前急救治疗并急诊手术,死亡11例,死亡率为34.38%。结论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院前急救关键是掌握好快速转运时机,密切监测生命征、神志、瞳孔变化,及时降低颅内压,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处理抽搐,有助于改善预后,减少残障及死亡率。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院前急救降颅压

【中图分类号】R45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6-0018-02

重症颅脑损伤是由严重脑部创伤引起的急症,近年来,我国重型颅脑损伤救治手段有所进步,死残率已下降,但病人的死亡率仍在30-50%左右[1]。其特点是病情重,复杂多变,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因此,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与安全转运就显得尤为重要。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2年12月共诊治颅脑外伤病人311人次,其中重型颅脑损伤32例,现将其院前急救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谈点体会。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32例,男27例,女5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73岁,平均33.1岁。交通事故20例,坠落伤5例,摔伤2例,砸击伤5例。闭合伤26例,开放伤6例。颅外合并伤共10例,其中伴有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1例,肺挫伤2例,肾挫伤1例,骨盆骨折1例,四肢骨折5例。

1.2诊断标准重型颅脑损伤的诊断标准:GSC评分3—8分,伤后昏迷或再昏迷时间在6小时以上[1]。

1.3急救方法

1.3.1快速赶赴现场,在病人呼吸道通畅、休克初步纠正的情况下快速转运。

1.3.2注意保持呼吸道畅通病人常由于昏迷,咳嗽和吞咽反射降低或消失,误吸及合并颌面外伤等原因而引起呼吸道阻塞,造成缺氧、窒息,从而加重缺血缺氧性脑损害。因此应将头偏向一侧,及时吸引口、鼻分泌物,可用开口器、舌钳等工具使气道打开,便于吸引,如耳鼻有血性脑脊液流出,应禁从鼻腔吸引,有呼吸不规则或呼吸停止者,须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予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使用中枢兴奋药,并做血氧饱和度监测。

1.3.3降低颅内压的措施①如无休克,应抬高床头15-30度,利于颅内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②迅速建立两组静脉通路,一组用来扩容,另一组使用脱水剂,最常用的快速加压静滴20%甘露醇250ml,6-8h/次。一次快速静滴后数分钟即开始产生作用,可适当加用速尿20-40mg静脉推注。③有条件者,用20%人体白蛋白与甘露醇联用,加强脱水。④用地塞米松10-20mg加入甘露醇中快速滴注,并可视病情再加大剂量。⑤当患者出现呼吸表浅、微弱或呼吸停止时,立即行气管插管,给予过度通气,可以有效快速地降低颅内压。

1.3.4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神志、瞳孔变化。

1.3.5及时处理抽搐。本组抽搐4例,在严密观察呼吸的情况下,给予安定10-15mg静脉推注,视病情再加安定20-30mg至10%萄葡糖500ml溶液中静滴维持,并用防护带固定病人,以防再次受伤。

1.4统计方法构成比和率的比较用χ2检验,或Fisher’s精确概率计算法,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本组32例病人,现场GCS评分3-5分10例,6-8分22例,呼吸不规则6例,低血压2例,单侧瞳孔散大11例,双侧瞳孔散大2例,脑脊液漏7例,抽搐4例,去脑强直发作2例,锥体束征阳性者23例。经医护配合,立即脱离现场积极抢救后,均行头颅CT检查,全部存活转入神经外科行急诊手术。本组死亡11例,病死率为34.38%。院前到入手术室的时间<60min组,死亡4例,病死率为18.18%,院前到入手术室的时间>60min组,死亡4例,病死率为70.00%,两者比较P<0.05。见表1。

表1院前到入手术室的时间<60min组和>60min组病死率比较表

注:x2=6.0474,P<0.05。

3讨论

3.1疾病的特点决定了急救须分秒必争,医护人员确保在5分钟内出车,配备完善的抢救器械及急救药品,快速赶赴现场,判断伤情的同时输氧、建立静脉通道。在病人呼吸道通畅、休克初步纠正的情况下快速转运[2]。开辟绿色通道,在最短时间内逆转脑外伤的病情发展。院前到入手术室的时间<60min组,病死率为18.18%,院前到入手术室的时间>60min组,病死率为70.00%,两者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说明缩短了等待手术的时间,可以显著减少病死率,与一些文献报道一致[3]。

3.2保持呼吸道畅通很重要。本组病人有6例院前出现呼吸不规则或呼吸衰竭,保持呼吸道的通畅,能防止咽喉部的梗阻,及时吸痰排出气道分泌物以减少肺部并发症,使呼吸的有效交换量显著提高,升高血氧饱和度,改善脑缺氧,促进脑的氧代谢,减轻脑组织的进一步损伤。

3.3降低颅内压是关键。颅内压升高的程度与病人的预后直接相关,控制颅内压是脑外伤治疗的关键,外伤性脑肿胀使颅内压增高、微循环障碍和微血栓形成,局部的脑血流明显下降,使原已经存在的脑损进一步加剧,造成恶性循环,后果严重,故应及早有效的实施降颅内措施,避免出现不可逆的脑损害。部分病人经过降低颅内压后,生命征开始平稳,并出现一侧甚至双侧瞳孔回缩,为手术成功创造了基础。

3.4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神志、瞳孔变化也很重要。随车急救中呼吸的异常变化常因车的运动不易察觉,可用棉花细纤维用胶布固定于患者的口或鼻旁,细纤维随呼吸而动,可确切反应患者的呼吸状况。如出现休克,应排除复合伤的可能,本组合并血气胸2例,肾挫伤1例,经扩容后及时转入病房。急性颅内增高可出现Cushing反应,表现为血压上升,心率缓慢,呼吸减慢等,急救中应留意。如观察到昏迷加深,瞳孔不等大,对侧偏瘫或病理征阳性时应采取强有力降颅内压措施,随车马上做术前准备。

3.5出现抽搐应及时处理,否则早期癫痫可导致血压和颅内压的激烈波动,呼吸异常及脑内各种神经递质的异常释放,加重原有的脑损伤。本组抽搐4例,在严密观察呼吸的情况下,给予安定10-15mg静脉推注,视病情再加安定20-30mg至10%萄葡糖500ml溶液中静滴维持,并用防护带固定病人,以防再次受伤,抽搐可在短时内得到控制,最终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

重型颅脑损伤的院前急救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其目的在于维持稳定的生命体征及有效的心肺功能,尽量减少继发性脑损伤,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创造条件。及时正确的护理与救治,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根本保证。总之,对颅脑损伤病人进行及时有效的院前抢救,能提高患者存活率,防止并发症,减少残障,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只达石,主编.重型颅脑损伤救治规范.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

[2]易声禹.努力提高颅脑损伤救治整体水平.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8,1(14):1.

[3]林进师,胡伟鑫,叶金练.385例重型颅脑损伤院前急救体会.创伤外科杂志,2001,3(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