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安全运行问题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安全运行问题研究

李晓瑞

(国网长治供电公司山西长治046000)

摘要:电力调控运行系统安全运行是保证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前提,同时也是保证供电质量的重要保障。但是,电力调控运行系统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影响了其作用的发挥,亟需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以此保证电力调控运行系统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文章分析了电力调控运行系统安全运行存在的问题,探析了加强电力调控运行系统安全运行的有效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调控;运行;安全;研究

1电力调控运行系统安全运行存在的问题

1.1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缺少的安全管理意识

电力调控运行系统运行过分重视了其应用价值,相反对系统运行的安全的管理方面并没有足够的重视。在人员的系统调配上面,没有实施专人专岗。岗位职责不明确。单位或是企业,没有给技术人员提高相应的技术培训和知识普及。使得技术人员无法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没有及时的对自身工作的进行总结。

1.2缺乏完善的电力调控运行系统运行安全管理体系

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运行周期相对较短,缺乏运营与管理的相关经验,并没有创建完善、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由于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运行中,还缺少很多运营方面的管理的相关技术经验。并且目前没有建立一个有效完善的电力调控安全管理体系,对于很多操作规则和可行性办法没有严格的规定,这就导致很多操作和管理流程不科学,不能够保证电力调控运行系统能够运行的稳定性。

1.3技术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目前,我国十分缺少专业的电力调控技术人员。也正是由于高技能人才的匮乏,那么往往会出现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运行以及维护工作不及时的问题,并且也不能保证整个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这些都是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的重要因素。总体来说,拥有一批专业素质强的技术人员,是保证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运行安全性的重要保障。

2影响电力调控运行系统安全运行的主要因素

2.1自然因素

(1)雷击的影响,特别在夏季,常常出现雷电活动较强现象,不仅落雷密度较高,雷电流的强度也比较大,从而给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安全性带来较大危害。(2)鸟害的影响,该现象主要发生在一些山区,以及植被比较茂盛的区域、河流众多的区域。因为这些地区是鸟良好的栖息地,鸟类活动频繁导致线路发生故障,所以,给电力调控运行线路的安全造成较大危害。(3)风暴现象导致的安全因素,特别是地理环境的影响,一些区域容易遭受暴雨、狂风的袭击,出现倒杆断线的现象。在该情况下,不仅会使一些电力设施严重受损,也会给该区域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2.2电网结构

电网结构是电力调控运行系统中的主要渠道,能够促进供电企业的正常发展,促进经济效益的稳步提升。但在某区域,设置的220kV变电站为6台,110kV的变电站为35台。在电网结构上,虽然总体的电网形式比较可靠,能够促进高效的经济运行效率,但没有主电源的支撑,导致110kV的网架结构单一。同时,对于一些农村电网,由于电网设施落后、陈旧,中低压配电网结构也较弱,部分主电网受超重负荷的影响,实际的可靠性与经济性根本得不到保证。

2.3设备缺陷问题

第一,输电线路存在的老化现象,因为有些线路经过多年的使用没有更换,存在严重的锈蚀、耐雷水平低等现象。所以,在比较恶劣的天气情况下,受外力破坏因素的影响比较大。第二,设备存在老化现象,在电网运行期间,由于外绝缘没有满足等级防污,液压结构阀体出现较为严重的渗油现象。第三,在一些城市电网、农村电网改造期间,由于构建的规模比较大、任务量沉重造成严重的设备缺陷问题,面对产品升级、换代等现象,无法对其组织更换。

2.4季节负荷因素

季节负荷因素产生主要是因为负荷是季节性变化引起的,特别在夏季的7月份或者8月份,月比率较大,在春秋季节的4月份以及10月份月比率较小,在这种情况下,主要是因为冬季取暖设备没有开始运行,使用率较低,从而导致在冬季产生的季节性负荷小于夏季的季节性负荷。但在冬季极端天气下,取暖用电负荷又急剧攀升。电力负荷的季节性表现是不断变化的,随着近几年第三产业以及居民生产、生活用电的不断增加,人们的生活质量以及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从而使一些家用电器的使用得到普及,同时,在另一方面,加快了季节性负荷的增长。

3提高电力调控运行系统安全运行的措施

3.1对电力调控运行系统加大优化力度

首先,需要对系统中的主站系统和变电站终端开展优化,在对主站系统进行优化时,应该主要对其构成、功能和技术指标等方面来优化,这样主站系统能很好地对电力系统实施遥控与数据传输。在对变电站终端进行优化时,需要先对它的运动信息进行处理,然后再对调度中心信息进行处理,使这些信息与电力系统更新相适应;其次,在电力调控运行系统中要不断优化主干网的网络拓扑结构,并且使主要的电力系数用于中心节点上,使该中心节点与别的电力系统相连,从而形成环状的拓扑结构,这样可以保证电力调控运行系统安全运行;最后,需要对系统的网络框架进行优化调整,在系统的远程工作站上,使系统计算机使用自身设备实现网络连接。可以结合系统网络架构选择网卡或集线器来连接,并使用八芯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在建筑物较为分散的地区,如果进行组网布局,这样很容易使传输性能指标受影响,比如降低抗干扰能力、数据保密性下降等。因此,在对网络框架进行架设时,需要充分结合工作站实际运行情况,使用不同办法来处理系统的连网不稳定问题,使数据传输准确性和服务稳定性获得有效提高。

3.2引进先进技术,降低系统风险

电网调控运行系统风险主要是由于技术的缺陷造成的,因此,电力部门应该加快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并不断对电力设备进行改良,新的技术成果可以使系统运行更安全、可靠,更能及时地反映故障信息,从而提高系统的工作能力。此外,在采购新的电力设备时,需要充分重视产品的质量,这样不仅能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同时也能减小设备的保养和检修的麻烦。为了保证电力设备运行的安全可靠,最大限度地降低人为干扰,应该将电力调控设备单独放置,保证其发挥最优的性能。

3.3提高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技术水平,减少人为失误

电力企业要不断加大对工作人员培训力度,不断培养调控运行系统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及技术水平。人为因素是影响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风险管理重要因素,因此,企业要加大对工作人员自身技能的要求,强化工作人员对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安全意识,严格按照规程操作,并注重提高管理人员对设备的熟悉度、强化故障分析能力、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心理素质,从而保证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安全运行。

3.4完善技术漏洞,规避制度风险

规范的管理制度能够降低系统运行风险,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系统管理制度操作,这样可以使系统的运行风险降到最低。电力企业要在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管理规范制度上创新,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由于技术缺陷而造成的制度漏洞,并不断加强对工作人员执行规范制度的能力,同时对工作票制度进行严格的审核、签收,在指令票执行上各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4总结

综上所述,电力资源是关键的资源,当代生产和生活中所处的地位极其重要。由于人们对电力能源需求量较多,为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安全运行提出更高要求,极易造成电力调控运行系统发生诸多故障。通过有效的应对手段实行优化,确保电力调控运行系统可以安全稳定工作,且增加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廖淑彦.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安全运行问题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5,20:37.

[2]唐周静.电力调控运行系统安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8):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