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电网投资管控及提高电网投资效益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强化电网投资管控及提高电网投资效益探讨

王坤毕杰昌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宿州供电公司安徽省234000)

摘要:随着电力行业改革不断深化,我国智能电网发展快速,市场前景非常可观。同时,电网企业也在改革中,努力向着效益导向型管理企业发展。对于电网企业来说,电网投资项目管控与经济效益非常关键,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因此,研究如何提升电网投资管控能力及经济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智能电网;投资管控;经济效益

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智能电网工程建设的不断推进,大量电网基建项目陆续得到开发、建设和投运,不仅优化了电网结构,提高了电能质量和电网安全运行能力,也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1强化电网投资管控能力

1.1重视基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控制投资规模

可行性研究在基建项目的前期工作中是不可忽视的步骤,其在建设项目的投资决策以及编制任务书中是一个重要依据。在实际操作中,可行性研究除了分析和论证拟议项目是否可行以及是否值得投资以外,还要对项目进行多次论证,寻求最佳项目建设方案,以此避免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造成巨大浪费,有效保证建设项目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同样的,若可行性研究目标在控制方面出现问题或者报告深度太浅,就会导致工程建设失去控制,并导致不断追加投资而使项目造成严重的后果。同时,也会给设计师带来不利的因素,直接给施工项目带来困难,增加建设成本。因此,高度重视可行性研究,控制投资规模对企业发展具有深刻的意义。具体内容如下:(1)可行性研究带有科学性和严肃性等特征,且技术性、经济性较强的研究工作。通常情况下,要对企业每一项基建项目进行调查研究,以“坚持实事求是”为准则,按照实际情况分析和比较各种方案,并做出真实评价,然后确定最佳方案;(2)在研究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行性研究应达到和遵循质量和深度的标准要求,认真执行国家规定的产业和技术政策,规范电力部门的规章制度,做到内容完整、文件齐全,对工程造价项目进行严格控制,以此满足可行性研究中编制任务书依据的作用及企业发展投资项目决策的要求;(3)制定可行性建议书和相关文件审批制度,并规定和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保障基建项目建设的安全性。依据我国相关规定可分别审核职责分工和建设项目的权限报告,充分利用可行性研究反复论证项目的必要性。

1.2加强项目建设管理,实现项目目标

实现经济效益是项目建设的最终目标,其通过有效地组织、计划、协调和控制等方面组合和优化生产要素,并对内外部施工进行合理配置,均衡项目施工生产,不断利用现代化技术,实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

项目建设管理中重要的一点是对生产要素进行详细分析,包括劳动力、材料、资金、设备等多种方面,这些要素在实际项目中是互相结合的多维立体的关系。因此,加强工程项目建设,则需要认真分析生产要素以及强化其管理制度。其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优化配置生产要素,即在项目建设时,适量、适时、位置适宜地配备来满足施工需要;(2)优化生产要素组合,对劳动力、材料等多种要素进行恰当合理的搭配和协调,发挥其在项目建设中最大的功能和作用;(3)合理利用有效资源,整合各方面积极因素,实现提高项目管理综合经济效益的目的。

1.3控制项目成本,避免浪费有利资源

项目成本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而控制项目成本则对这些方面进行严格指导、监督和控制,平衡各项生产费用,有效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从而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在项目建设中,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是建立在企业成本管理的基础上,并以此为核心,应努力遵守成本最低化、动态控制、全面成本控制等各个方面的原则,达到使用成本合理,实现全企业、全员的成本管理,做好项目成本的全过程控制的目的。

1.4建立并强化投资管理,减轻企业还贷压力

为减少项目成本,缓解公司经营压力,可以通过两个方面进行计划管理:(1)一方面对资金计划和投资计划分别进行指导操作,在资金计划管理层面上需充分考虑资金节余,认真确定申请条件,以免存在不必要的银行贷款;另一方面在投资计划层面上,要重点体现在指导作用上,便于实施项目建设时提前安排和全面落实。(2)严格按照电网基建项目新开工管理的规定执行,准确落实项目建设的开工条件,并对开工计划分批申请落实,以便控制投资节奏,合理安排和运用资金,同时最大程度地满足生产需要。另外,对项目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跟踪考核,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管理对项目建设进行管控。

2提高投资经济效益

2.1建立项目投资决策的责任追究机制

为保证项目建设的经济效益,可通过建立投资决策的责任追究机制进行有效约束。以“谁决策谁负责”的方式为责任追究原则,有利于清晰责、权、利等方面,避免因投资浪费而无人负责的现象发生。通过这一机制,较好地提高决策者的责任性和主动考虑投资效益的能力,促使电网企业健康发展。

2.2启动专业投资项目建设工作

统筹规划各类专业投资需求有利于加强电网企业的横向沟通,建立多种规划项目库,包括电网、科技、技术改革等各专业,并在规划阶段中巩固规章制度,优化固定投资资产,有效提高电网企业的投资科学性,保障企业更好地发展。

2.3开展投资项目的优选准备工作

根据不同决策部门的权限对每一个项目进行不同决策管理制度。深入开展可行性研究,对现有的经济形势做出判断和分析,全面掌握企业内部经营状况,制定针对性的前期工作准备。以提升企业核心价值创造能力为指导,分析企业现有因素,并评价项目建设中的各类指标,以此提升项目优选准备工作,提高经济效益。

2.4定期维护机械设备,降低退役设备残值,延长使用寿命

纵观当前,电网企业是一个典型的密集型资产企业,使用的机械设备量多且大,在电网企业的发展中也属于比较重要的发展条件。因此,为更好地保障电网企业可持续发展,则须在现有条件下对现有资产进行有效管理,不断更新和提高机械设备的技术水平,延长其使用年限,降低设备退役残值,从而提升投资效益。具体内容为:(1)强化现有资产的周期管理。随着基建项目的投产完毕,大多数设备会进入故障高发期,给电网生产运行带来一定的压力,所以在设备管理方面应着重以技术标准、设备采购、安装、更新等各个环节为重点,有力提升其使用健康水平,延长设备生命周期;(2)定期检查机械设备,制定保养维修制度。在检查设备的过程中,应仔细观察其运行状态,并对设备做出准确的判断。以设备状态为基础,采取合理的维护保养制度进行有效检修,同时在设备功能缺失而影响电网安全运行的状况下,及时采取技改项目措施。

3结语

电网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取决于高效的投资管理措施以及经济效益的提升,因此在电网企业发展过程中开展可行性研究工作和多次论证项目建设,并选出最佳的建设方案,有利于优化电网企业整体发展生产要素。通过对项目投资管控和投资效益进行一定的研究分析,能够有效帮助电网企业安全稳定运行,为企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发展,从而促进企业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句国义.对当代电网项目的信息化管理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4,(19).

[2]蔡葆锐,王文玺,刘民伟,等.构建电网规划及投资管理的全过程支持体系[J].云南电业,2014,(10).

[3]刘宏志,屠庆波,韩延峰.大数据环境下的电网工程造价分析管控体系研究[J].华东电力,2014,42(12).

[4]王涌.试析投资效益分析法对电网规划的意义及实施要点[J].现代经济信息,20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