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教学,将诵读涵咏进行到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文言文教学,将诵读涵咏进行到底

钟柳燕

浙江青田县石溪乡中心学校钟柳燕

一、初中文言文教学现状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学生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传统智慧”,三千余年前孔夫子谆谆教导他的弟子要多读诗,多学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而今,我们的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兴趣却呈现递减趋势,学生学习文言文只为了完成课堂老师布置的背诵任务以及应付考试。正因为学生对文言文刻意地“抗拒”,使得文言文教学成为语文教师的一块“心病”。

文言文教学成了目前语文教师最不愿深究、也难以探究的领域。近几年来语文教学改革,“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年代,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景象。”(钱梦龙《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

仔细分析其中的原因,不难发现,传统的文言文教学只是为了应试而教学,很多教师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过于偏重语法知识的讲解和课文词句的翻译,没有把文言文当成普通的课文,学生完全体会不到文言文中应有的优美的韵律、斐然的词采以及丰厚的意蕴,觉得枯燥乏味,自然对文言文也就“敬而远之”。总体看来,在文言文教学中往往过于注重语法教学而忽略了语言美的赏读;过于注重层次分析而忽视了内容美的领悟;过于注重固定化的授予而淡化了形象美的感动。总之,学生面对文言文擅长的或许只是词类活用的分析,熟记段落层次的已有分析,人物形象的现成定位等等。

二、以读为重点,在反复诵读中落实文言阅读

初中语文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也许我们该学学老祖宗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初中阶段,文言文教学的突破口也应该选在“读”上。通过读,使学生充分认识祖国语言的典雅优美,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写作水平。文言文与现代汉语基础上形成的朗读法有较大的区别。因此,我们应该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摸索建立起具有时代特色的文言文诵读法,所谓“诵读”,就是把躺着的书面文字,用声音立起来,出口时的声音负载着思想感情,增强了语言文字的可感性。通过这一途径,让学生在读中质疑、读中探究、读中感悟、读中释疑,以提高其阅读能力,增强语文素质。

1.要读准字音,读顺文章,才能读懂文意

文言文和现代文不同,其中有不少生僻字,还有一些通假字,要读它们的本字音,学生最容易读错。如《童趣》中“昂首观之,项为之强”中的“强”通“僵”应读为“jiāng”,《陈太丘与友期》中“尊君在不”的“不”通“否”应读为“fǒu”等等,在这些方面,教师应加以适当指导,对于这一方面有主动提示,或形成良好习惯的学生多加表扬,好好鼓励,尽最大的努力将文言文中的字词读音落实到位。

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而我们现在接触的文言文,其标点多为后人所加。因此,在阅读文言文时,除了注意标点提示的句间或句末停顿之外,还应该在一些较长句子或需要强调的句中进行相应的停顿,要求基本符合汉语语句的结构特点,能够清楚得表情达意。这种停顿把握起来比较麻烦,需要教师多加引导。如《童趣》中“昂首/观之,项/为之?强”,“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例子中“/”表示明显的停顿,“?”表示极短的停顿)。划分停顿的目的是理清句意的层次。如《狼》中的“其一犬坐于前”,正确的划分应为“其一/犬坐于前”,而不是“其一犬/坐于前”。不同的停顿划分,便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意思。又如《陈太丘与友期》中的“待君久不至”,正确的划分应该是“待君久/不至”而非“待君/久不至”,划分得正确能使动作的发出者更为明确。总之,停顿准确了,自然也就帮助学生理解了文意。

2.要通过反复诵读,把握文章的情感

读虽是感官活动,但有极强的渗透力。读的时候,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闻其音,心通其情,意念其理,“读”与“思”也就紧密有机结合起来,便构成了“慎思之,明辨之”的基础,即通过积极思维,把读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于漪在他的《面面观》里也提到读文章要“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读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听录音朗读、教师范读、全班齐读、分小组朗读、个别读……海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的寓所。”文言语体以其不同于白话语体的存在寓含着古代中国人的精神和思想涵养。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的多了,对文章感情的把握自然也就能更到位些。

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让学生以不同方式投入地多诵读几遍,学生就会通过文中所描绘的景物或多或少地感受到诗歌中所渲染出的秋天萧瑟、悲凉的意境。这就是客观事物激起的主观感受,即所谓的感性认知。此时,再引导学生联系最后一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学生就会很容易得体会出这首小令所要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只有反复吟咏,才能做到对课文有亲切的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和理法化为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在读中品,品中读,既能培养学生对朗读的兴趣,又能帮助他们具体感知和理解文章的内容、感情。这一方法特别是对于农村的学生来说,更有助于弥补其积累太少、语感欠缺、文化积淀浅薄等不足。

三、熟读至背,在背诵中深刻领略古文的魅力

背诵是传统语文的教学方法。我们见到古代私塾中的那些起学阶段的学子们,每天做的事情莫过于摇头晃脑地读、背。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寿镜吾老先生教“我”读书用的便是这方法,《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也强调了“背诵”这一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可见,一直到现在,背诵仍是语文特别是文言文学习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读得好,背得熟,文言文作品中的内在美也就自然而然地能深刻领悟。

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的学习和教学》中说“背诵是传统的好方法,可以加强感性认识。通过熟读和背诵,对古代汉语能有更多的体会,不但古代的词汇和语法掌握得更加牢固,而且对古文的篇章结构和各种人的风格,也能领略得更深刻”,“就原则上说,背诵是好事,是值得鼓励的”。周振甫先生在《立体的懂》中也说“立体的懂,它的关键就在于熟读背出。把所读书的全部装进脑子里。假如不是熟读背出,把所读的书全部装进脑子里,读了一课书,记住了多少生字,记住了多少句子,这只是点线的懂”。两位先生都强调了背诵的作用。

初中7—9年级语文教材中,课后练习明确要求背诵的文言文就超过了半数之多,加上课外古诗词背诵的篇目也不在少数,将这些要求切实地落实到位,对于古诗文的阅读能力必定能有所提高。当然,在适当的时候教师应加强背诵方法的指导,让学生背得快,更能记得牢。

对于诵读的重要性和要求,早在宋代,朱熹就在他的《熟读精思》里便有所提及“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多诵读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四、课外延伸,在博览中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落实好课堂教学,让学生领悟文言文的学习方法、感受文言文的学习趣味的同时,也需要适量地安排(最优为与课文相关的)课外文言文阅读。如在学了杜甫的《石壕吏》之后,再向学生推荐杜甫“三吏”、“三别”中的其它作品,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的阅读量,而且更能体会其诗被称为“诗史”的原因。推荐的作品,要求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把课堂上学过的文言词语和句式运用到阅读实践中,在运用中巩固、加深、熟练,在博览中逐步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