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例胃癌在腹腔镜下行胃大切术的治疗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17例胃癌在腹腔镜下行胃大切术的治疗体会

王庆涛

王庆涛(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普通外科529030)

【中图分类号】R73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2-0101-01

【摘要】目的探讨胃癌在腹腔镜下大部胃切除术的治疗体会,为腹腔镜技术治疗胃癌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我科2009年—2011年,采用腹腔镜行胃大部切除术的胃癌患者17例,平分两组,治疗组采用腹腔镜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对照组行传统开腹胃大部切除术10例。结果腹腔镜组与开腹组之间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开腹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腹腔镜组都明显少于开腹组。两组术后都无明显并发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下大部胃切除术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上具有明显优势。

【关键词】胃癌腹腔镜胃大切除术治疗体会

胃癌在世界各国都有较高的发病率,在我国更是据恶性肿瘤死亡率第1位,约占胃全部恶性肿瘤90%以上。根治性手术是惟一可以治愈胃癌的方法而随着科技的发展,腹腔镜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与研究、进展,2009年—2012年,采用腹腔镜行胃大切除术,获得了满意的近期临床治疗体会,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我科2009—2011年收治胃癌患者17例。将17例纳入腹腔镜组,另抽取同期中行开腹远端胃大部切除术10例做对照组。腹腔镜组中,男10例,女7例,年龄38—63岁,平均年龄47.5岁。对照组(开腹组)中,男6例,女4例,年龄41—70岁,平均数51.5岁。两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情况对比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P>0.05)

手术方法治疗组:腹腔镜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全身麻醉,仰卧位,术者位于左侧,第一助手位于右侧。建立CO2气腹后,脐1cm处置10cm穿刺套管作为镜孔,其余3孔分别位于左、右中腹部锁骨中线上和上腹锁骨中线上。将大网膜向头侧翻起,从横结肠中部以超声刀离断大网膜,沿横结肠系膜前叶下分离,向右侧至结肠肝区分离裸化胃网膜右动脉,在根部上钛夹后切断,清除淋巴结。游离十二指肠,距幽门3cm上直线切割器,切断十二指肠。游离大肠膜至结肠脾区,切断胃网膜左动静脉,裸化胃大弯侧至无血管区。用无菌塑料薄膜保护切口,将胃提出腹腔外,于预定半面切除远端胃及肿瘤,冲洗腹腔后关腹。对照组行传统远端胃大部切除术。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8.0处理各组数据,计量数据以(XTx-±S)表示,组间数据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腹腔镜组与开腹组之间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开腹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腹腔镜组都明显少于开腹组,见表1。

表I不同手术方式患者手术期情况比较

例数(n)手术时间(h)出血量并发症

腹腔镜组1755±10.6185±8.90

开腹组1076.3±15.2662±18.52

术后并发症:腹腔镜组17例无并症发生,开腹组的术后出现残胃无力1例,肺部感染1例,并发症患者予以对症治疗后好转,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手术仍是目前治疗的最有效办法。但传统的开腹手术创伤大、术后恢复慢、疼痛明显、合并症较多。所以胃癌的微创手术一直是外科医师不懈的追求的研究课题。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具有术中出血少、视野清晰、切口较小、术后疼痛轻、胃肠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缩短、对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影响小等优点,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但在腹腔镜下行胃癌根治术因其解剖关系复杂、切除缝合难度大、技能要求高,对于一般外科医师而言,仍是一道难题。国内、外开展单位及报道例数较少,是目前胃癌外科临床研究的一大热点问题。这一手术的成功标志着外一科在微创外科手术方的面先进水平。应用最佳的方法、最好的技术、最小的创伤、最快最合理地病人解除病痛,已成为外科医生和患者共同追求的目标。以腹腔镜为代表的微创外科使过去的许不可能成为可能,将外科带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显示了腹腔镜微创技术的强大实力。

胃癌在我国在恶性肿瘤中死亡率占第1位,根治性手术是惟一可以治愈胃癌的方法。近年来,多个随机对照研究显示其腹腔镜手术在治疗结直肠癌中有相同的远期疗效,证明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恶性肿瘤是安全的,在我国;胃癌发现时,多数已属进展期胃癌,腹腔镜进展期大部胃切除术手术的适应症目前存在争议。腹腔镜胃癌手术淋巴结清除与胃切除范围要遵循开腹手术的基本原则。无淋巴结转移的早期胃癌可以行完全腹腔镜下胃癌局部切除术,对于淋巴结转移的早期胃癌行腹腔镜下胃癌D1根治术、甚至D2根治术,而对进展期胃癌应行腹腔镜下胃癌D1或D2根治术。有研究报道:对一组T2b期进展期胃癌实行腹腔镜辅助下远端胃大部切除术+D2淋巴结清扫术的3年随访结果,发现和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术后复发率,3年总生存率及无瘤生存期无明显差别。我们腹腔镜组手术均达到标准大部胃切除术要求,切缘达到RO,即镜下病理阴性,术中术后无死亡病例,腹腔镜下远端胃癌D2根治术达到了根治范围,技术是可行的,安全的有研究发现腹腔镜组患者术后1周CD3+、CD4+、CD4+/CD8+及NK细胞活性迅速恢复全接近术前水平,而开腹组术后1周内持续处于低水平,术后2周才恢复全接近术前水平,说明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术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小,且恢复较开腹于术快。无论开腹还是腹腔镜下行标准胃癌根治术,在清扫第二站淋巴结时损伤腹腔从影响小肠蠕动功能的恢复。还有研究报道37例行LADG+D2淋巴结清扫术患者术后肠蠕动恢复比开腹组快,这可能与腹腔镜下精细操作有关。本组结果显示,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腹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腹腔组与开腹组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腹腔镜下大部胃切除术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上具有明显优势。然而,其远期疗效尚有待观察。

参考文献

[1]程琳.腹腔镜下胃癌全胃切除术79例护理体会[J].重庆医学2008年第22期.

[2]傅卫,袁炯,王德臣,等.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性切除术31例报告[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7年12期.

[3]王自强,余佩武,钱锋,等.腹腔镜下胃癌全胃切除术79例的体会[J].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2008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