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的风险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儿科护理的风险管理

奚丽蓉

奚丽蓉(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儿科四川成都610081)

【摘要】目的分析儿科管理中的风险因素,探讨风险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识别现存的风险进行分析,提高护理管理对策。结果提高儿科护理质量,减少医疗风险问题的发生,保证护理工作顺利、安全的开展。结论风险管理在儿科尤为重要,它不仅能减少和消除护理风险对患儿的危害,同时能保证护理人员安全和医院的声誉,持续性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风险管理护理儿科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4-0056-02

【Abstract】ObjectiveToanalyzetheriskfactorsinpediatricmanagement,todiscusstheriskmanagementinthepediatriccareofthemanagementapplication.MethodToidentifyexistingrisktoanalysisandimprovenursingmanagementstrategies.ResultToimprovethequalityofpediatriccareandreducetheoccurrenceofmedicalriskandensurethesmoothandsafeconductofnursingwork.ConclusionRiskmanagementisparticularlyimportantinpediatrics,itcannotonlyreduceandeliminatetheriskofchildren'scareandharm,butalsotoensurethesafetyofmedicalstaffandthereputationofthehospital,continuingtoimprovethequalityofnursing.

【Keywords】RiskmanagementCarePediatric

【摘要】目的分析儿科管理中的风险因素,探讨风险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识别现存的风险进行分析,提高护理管理对策。结果提高儿科护理质量,减少医疗风险问题的发生,保证护理工作顺利、安全的开展。结论风险管理在儿科尤为重要,它不仅能减少和消除护理风险对患儿的危害,同时能保证护理人员安全和医院的声誉,持续性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风险管理护理儿科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和维权意识的提高,患者对医护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1]。在复杂的医疗过程中,由于生命科学领域的未知性,使医疗风险存在于医疗活动的全过程[2]。针对儿科病人因其年龄小合作性差,起病急,来势猛,变化大,用药特殊性强等,造成儿科护理操作存在着高风险的行为和各种各样不安全的隐患,加强风险管理可以减少医疗风险事件的发生及风险事件对患者和医疗的危害及经济损失[3]。

1儿科护理风险的识别

1.1护理人员方面的因素

1.1.1护士的责任心不强,执行规章制度不严。

1.1.2护理人员严重短缺。

1.1.3护士的技术水平和应急能力不够。

1.2儿科病房的特点

儿科是临床高风险科室,护理工作具有责任重、难度大、风险高、工作多等特点,儿科病人的住院高峰期又具有较强的季节性,与天气变化紧密相关。病人周转快,护理工作繁忙,护理操作要求高,较成人科室相比更容易出错。

1.3管理制度因素

管理制度不完善,制度不健全,执行力度不够,管理措施不到位,护理人员工作过程中无章可循或者不按照流程办事。人力安排不合理,护理人员职责不明确,护理流程不合理,每年都有大量的新护士引入,也给管理带来许多新问题。管理制度不完善制度不健全,执行力度不够,管理措施不到位是医院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

1.4社会心理因素

随着患者及其家属服务意识及期望值的不断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家长对医疗高技术、高风险不理解,他们认为到了医院就好像进了保险箱。医学是一项严谨的科学,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和局限性,特别是疑难杂症的诊断、治疗、愈后等,往往在治疗效果不明显、住院时间长、经济花费多的情况下会产生不满情绪,而治疗过程中护士又是直接执行者,从而把矛盾转嫁给护士。另外儿童天生活泼好动、自我防范意识差也是诱发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

2儿科护理风险管理对策

2.1完善规章制度,强化安全防范意识

科学、完善、合理的规章制度,是防范差错事故和纠纷的基础。儿科要建立科室安全管理小组,安全防范预警机制,建立科室各项安全管理评估标准,制定儿科各项操作规程,统一护士思想,认真学习标准并落到实处。加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提高其应对能力,强调严格的纪律是执行工作的保证及先决条件;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抢救工作制度等[3]。创造和谐的工作氛围,减轻护士的心理压力。护理管理者应利用各种形式对护士进行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培训学习。

2.2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增强护士应急能力

严格执行护理部制订的护士培训计划,尤其是对新分配来的护士,根据科室特点,制订岗前培训计划,逐项培训、考核;通过晨会提问、业务讲课、疾病护理查房等形式学习护理新知识、新进展。进行护理急救知识和技术的教学,针对现有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分析讨论,剖析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充分利用预见性护理程序,找出相对应的护理干预措施。

2.3合理安排人力资源,保证护理工作质量

护士长对本科护士的年资、业务水平、工作能力、综合素质要充分了解,做到心中有数合理调配。工作中根据护理工作量,实行弹性排班。医院还应体现“以人为本”,为护士提供优良的工作环境,为护士的身心健康提供保障,使护理人员以最佳状态投入工作。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

2.4注重关键环节的管理

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重点环节的应急预案和病人的告知制度,实施监督、检查、评价和整改。将安全管理纳入三级质量管理中,加强关键环节、薄弱环节的管理,确保病人安全。加强对关键人物、关键时间、关键病人的管理。每月组织安全管理大查房和缺陷分析,围绕病人和医护人员两方面分析不安全因素。

2.5提高护理文件书写质量和健康教育质量,提高护士自我保护意识

为保证护理记录的法律效应,护士长要经常对护士强调护理文件书写的重要性,不断改进,使病例质量不断提高。在发生医疗纠纷时,使护理文件成为护士的有力证据。

2.6建立良好的护患沟通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和护理风险预告制度,维护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并实施签字认可制度,使护患双方共同承担其生命和健康的风险,建立抵御风险的共同体,提高患者满意度。护理人员要充分理解家属焦虑、紧张的情绪,并进行心理疏导,利用入院时、探视日、出院时等一切和家属接触的机会以及电话沟通方法,与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减轻家属的焦虑心情和不信任感,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增加患儿家属对医护人员的信任。

3小结

加强风险管理是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风险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减少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及避免不必要的损失。通过识别评估儿科各环节存在或潜在的风险,有针对性地采取防范措施,健全儿科护理风险管理体制,推行细化管理,通过培训考核等形式,增强了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责任、防风险意识及能力。使护理人员能积极主动地发现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危险因素,将不安全的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参考文献

[1]孙晓平,王艳艳,李晶,等.儿科护士如何识别和防范护理风险[J].吉林医学,2009,30(4):311-312.

[2]蔡铜山,钟德富.推行医疗风险提高医疗服务质量[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1,8(5):18-19.

[3]卢祖洵,程峰.风险管理方法及其在医院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1996,98(8):395—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