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豆病临床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5-15
/ 1

蚕豆病临床护理体会

朱叶

朱叶东阳市人民医院(浙江东阳322100)

[中图分类号]R59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0-5734(2012)5-109-01

蚕豆病俗称胡豆黄,是由于红细胞内先天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的遗传性疾病[1]。当机体进食蚕豆、蚕豆制品、接触蚕豆花粉或药物等而发生的引起红细胞破坏加速,产生严重的急性溶血性贫血,若不及时抢救治疗可危及生命。我科2010~2002年共收治蚕豆病患儿8例,现将护理措施及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8例,全部为男孩,年龄1~10岁。均为进食蚕豆诱发。发病季节以4~6月份为主。临床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皮肤、巩膜黄染,排酱油色或浓茶色尿,贫血貌,其中有3例伴有明显尿少。发热3例,恶心、呕吐5例,腹痛4例,肝脏肿大3例。血常规表现为Hb及RBC下降,尿常规呈血红蛋白尿,尿蛋白+~+++,尿隐血试验+++。测G-6-PD活性7例,均Hb<5.4EU。

2临床治疗与护理

2.1生命体征的观察:入院后严密进行生命体征观察和T、P、R测定,给予吸氧,防止因贫血缺氧引起重要器官的损伤。患儿出现嗜睡、昏迷、抽搐、头痛、呕吐、气急、呼吸不规则、脉搏细弱或尿少、尿闭,均提示合并有脑水肿、急性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应及时报告医生,给予镇静、强心、利尿等处理,维护重要脏器的生理功能。

2.2贫血的观察:应协助医生,做好血红蛋白的测定与记录,及时补充损失的红细胞,纠正贫血。

2.3尿的观察:入院后给予碳酸氢铵碱化尿液等处理,防止酸性血红蛋白阻塞肾小管,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护理上主要观察血红蛋白尿的情况。应密切观察患儿的尿液颜色。同时应做好尿量的记录。若出现尿少或尿闭,预示有可能出现溶血尿毒症,应及时通知医生并做相应处理。

2.4输血观察与护理:溶血危象的主要处理是紧急输血。入院后应积极做好输血准备,做到准确输血,防止错输或血液污染。在输血过程中根据年龄、贫血程度,严格控制滴速和血量,防止输血过快而诱发急性心力衰竭。在输血过程中,除防止血液污染,还应积极地做好输血反应的预防措施。

2.5饮食及一般护理:立即终止进食蚕豆或蚕豆制品。饮食因给予高蛋白、低脂肪、高碳水化合物。鼓励患儿多饮水。患儿卧床休息、避免活动,病房要保持安静,对于极度烦躁的患儿给予镇静治疗。对于发热的患儿,应进行物理降温,避免药物降温,防止药物引起再次溶血发生,而使病情加重。

2.6心理护理:由于起病突然,应向患儿及其家属讲明发病原因。避免诱发因素,通过输血一般愈后较好。

2.7出院指导:嘱患儿及家属应尽量避免接触蚕豆或其花粉、蚕豆制品及某些药物,如磺胺炎、呋喃类,或苯、砷、萘等均易引起溶血的化学物品。

护理体会及总结

本组患儿起病急,症状重,医护人员在详细询问病史后,能做出准确诊断。临床治疗以对症处理为主,相应给予吸氧、碱化尿液,重者需输血处理。相对来说,正确护理尤为关键[2]。首先要让患儿及家属理解本病的起因及治疗方案。临床护理应重点观察患儿尿液的量、颜色、性质、比重等。鼓励患儿多喝水。做好饮食护理,绝对禁忌接触蚕豆及相应制品,避免再次出现危险。本组病例经正确治疗及护理后均痊愈出院。

参考资料

[1]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757.

[2]程洁琼孙玉琴卢佑英等,蚕豆病的观察及护理,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1):958-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