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针刀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小针刀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韩佳

韩佳

林甸县中医药,黑龙江大庆166300

摘要:目的:探讨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本组采用痛点小针刀松解及推拿。结果:随防1个月到半年,本组66例中治愈70例,占85.3%,无效者为零,有效率为100%。结论:小针刀口推拿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症,疗效满意。

关键词:小针刀;推拿;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

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在临床中非常常见,臀上皮神经卡压病变由T12-l3的脊神经后外支的皮支组成。在深筋膜下段成一钝角转折,向下外走行,穿出皮下浅筋膜,跨越髂嵴,经骨纤维管进入臀筋膜,有多支分布[1]。随着人们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工作劳动强度的增加,此病发病率呈日益增高趋势。笔者用小针刀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6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66例,男39例,女27例;年龄38-76(平均49.2)岁。有腰臀部急慢性损伤19例,有风寒湿侵犯24例,无明显受伤或风寒湿侵犯23例。坐骨神经痛23例,椎间盘突出18例,梨状肌损伤10例。

1.2诊断标准[2]为患侧臀部有疼痛或麻木感,有时可出现大腿后外侧反射痛,有或无外伤史。局部有明显压痛,其中以“出孔点”、“横突点”及“入臀点”压痛较为明显。有时可扪及条索状物、触痛明显。推压痛点可诱发大腿外侧疼痛加重。疼痛严重者可出现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辅助检查,一般腰髓部影像无特征性表现,血沉、抗“O”、肌电图无明显异常。

1.3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临床表现出局部疼痛感觉障碍为主;除外其他神经系统病变。

1.4病例排除标准痛点皮肤破损溃疡;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不能耐受刺激;严重出血倾向者。

2.治疗方法

2.1小针刀治疗患者取俯卧位,根据病人主诉疼痛部位寻找压痛点,如能诱发大腿外侧疼痛加重的压痛点则为最佳,找到1-3个痛点,用龙胆紫标记(通常以腰3横突端点、髂嵴点(臀上皮神经在髂嵴上方穿腰背筋膜点)为主要治疗点,配合阿是穴(臀上皮神经走行处有条索状物或压痛处即是取穴处)为次要治疗点)。用碘伏擦洗两遍,带手套,铺无菌洞巾,在痛点皮肤内注射1%利多卡因0.2ml,使皮肤形成一皮丘,用汉章4号针刀,沿定点快速穿过皮肤,顺肌纤维方向切割深筋膜及髂骨表面,当病人感到麻窜胀痛,且向大腿外侧放射时,针尖所接触点为皮神经卡压点,应维持针刀的深度及方向,重点行粘连松解,沿皮神经走向纵向切割,再横向推移,感到针下松动,即可退出针刀。若病人感到难以忍受时应暂停,待病人感到疼痛缓和后再行松解,若病人对疼痛耐受较差,或有心脏病史者,则可在找到皮神经卡压点时,维持针刀深度及方向,另用注射器,注射1%利多卡因1-2ml于卡压点,再行粘连松解。其余痛点作垂直进针,达骨面后,退针0.5cm作纵行切割疏松2~3刀。出针后贴创可贴,并压迫针眼1-2分钟。针刀1周1次,3次为一疗程。

2.2并发症处理

2.2.1晕针常见原因有患者精神紧张、体质虚弱、肌饿、体位不适等。患者可在治疗过程突然出现头晕、目眩、心慌气短,出冷汗等。预防方法,术者在进针松解时要注意观察病人反应,最好边施针,边交谈边询问病人感受,不要连续施针,应切割1一2次暂停,待病人适应后再行施针。若患者耐受性较差,可在找到卡压点时,局部注射适量麻药,再行施针。

2.2.2血肿原因为误伤血管,出针时没有及时按压,轻度血肿,一般不必处理,可自行消退,若肿较大可持续加压针眼5分钟方可放开。

3结果

3.1疗效标准

采用疼痛指数结合临床症状、体征进行疗效评定。0为无疼痛、10为最疼痛,治疗前后由患者对自己的疼痛程度作为评定。痊愈:腰臀下肢疼痛、麻木等症状消失,腰及下肢活动自如。好转:疼痛、麻木等基本消失,偶有腰臀部酸胀感,腰及下肢活动基本正常。无效:腰臀及腿部疼痛、麻木等无明显改善,活动功能受限。

3.2疗效结果

随访1个月到半年,本组66例中治愈50例,占75.8%,显效为9例,占13.6%,好转为7例,10.6%,无效者为0,有效率100%。

4.讨论

针刀医学将臀上皮神经其行走过程分为四段、六点、一管,四段为骨表段、肌内段、筋膜下段、皮下段,六点为出孔点、横突点、入肌点、出肌点、出筋膜点、入臀点,一管为肌性纤维管[3]。因为神经走行的特殊解剖位置关系,孔道如狭窄,或固定点的软组织被牵拉、神经被卡压,则易引起水肿、渗出、瘀血,或臀肌肌束断裂、痉挛等,从而产生无菌性炎症,发生腰腿疼痛症状[4]。本病属中医“痹证”范畴。劳作姿势不当,经络筋经受损,血离脉络,气滞血瘀,复感风寒湿邪,痹阻于经络,客于筋经,气机不通,则发为本病。

痛点激素封闭,可减轻局部水肿而使皮神经卡压减轻,症状缓解,但易复发,反复封闭治疗易造成局部粘连,使症状进一步加重。

针刀疗法将针刺疗法和手术松解疗法有机结合,既能发挥针的作用,疏通气血,活血化瘀,达到“通则不痛”;又能利用刀的切割作用,对神经出口周围和腰臀部压痛点等病变软组织进行松解,有效消除或减轻神经根周围的机械性卡压和肌肉粘连,通过切割和针刺扩张小血管,使血液向创面渗灌及刺激局部神经末梢,产生血管和神经的活性物质,降低血清中的致痛物质的含量,改善血液及淋巴循环,从而促进创伤修复,解除痉挛疼痛,以到达“以松至通,通则不痛”。

小针刀治疗优点多,创口少,痛苦少,使用麻药剂量少,疗效显著,操作方便简捷,术后即可离开,尤其适合门诊病人。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伯勋,王岩.现代颈肩腰腿痛诊断与治疗学[M],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7)

[2]毛宾尧,林圣洲.临床骨科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498.

[3]吴绪平,张天民.针刀医学[M].北京:中国中医出版社,2008.297.

[4]董福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