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升营销财务对账率的方法与技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3

浅谈提升营销财务对账率的方法与技巧

张敏李仁妙刘惠琼

(云南云电同方科技有限公司云南省昆明市650217)

摘要:电力营销作为电力企业发展的主要业务,在电力体制深化改革浪潮中,信息化、智能化、精细化管理模式不断推进营销业务发展,电费资金对账是供电企业财务与营销部门管理的重要成分,是企业经济效益的根本保证。因此,提升“6+1”系统一体化应用水平,对营销财务对账的及时性、准确性、高标准下,财务与营销实际收回电费不一致,数据难核对?营销、财务收回电费核对验证双方记录是否相符?等问题接踵而来,掌握有效、高效的对账方法和对账技巧成为需要。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1;电费资金对账2;营销财务3;数据核对4

为落实“信息化、智能化、精益化”管理要求,“6+1”系统一体化应用要求财务采用及时、规范化传递,一体化运作、标准化管理模式。因此,通过制定科学、有效地营销财务对账的方法,着力提升对账率,增强财务与营销业务融合度,就需要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对账技巧,精确做好电费回收工作,从而使统计更精准化。

1.营销财务电费对账概述

财务电费达账信息和营销系统的日结信息互相核对的过程,是供电企业市场营销部和财务部的日常对账[1],称之为营销财务电费对账。营销财务对账数据由营销统计收费员现金、票据以及第三方缴费的实收电费数据,形成的对账数据和由财务人员采集或导入银行提供的电费达账数据通过接口推送达账数据到营销系统所形成的对账数据两部分组成。由电费对账人员在营销系统对营销对账数据和财务对账数据进行对账,从而完成供电企业营销财务电费二次对账工作。营销财务电费二次对账率则是营销跟财务部门对账成功金额与财务部门电费达账金额之比。这也是本方法与技巧主要关注点。

2.营销财务电费对账现状

1)财务与营销数据汇总方面存在差异性

营销数据为明细数据,财务为汇总数据,由于各银行返回财务的电费达账信息没有统一的模式,导致营销收费员收回电费,将实收存入银行时,各银行反馈给营销和财务的信息不一致,并且所反馈的营销数据和财务数据,没有唯一标识进行关联。同时,当营销数据和财务数据汇总时,缺乏统一规则和规范化标准,总汇总数据和财务的达账信息不匹配的情况时有发生。然而对账要求分毫不差,往往几分之差或多笔金额不一致,就需要反复多次进行双方数据核对和确认。与此同时,财务电费入账数据与营销每户电费信息之间,缺乏唯一字段进行相关联,因此只能做到某收费时段的合计数据核对,未能实现营销口径的每笔电费收入与财务口径到到账信息一一对应。发现数据差异时,仍需逐级逐户查账,即费时又费力,又不能保障对账数据的准确性。

2)电费对账管理相对滞后

人员对账意识“淡化”,对账管理相对滞后。有的会计人员认为账务核对工作加重了自身负担和工作量,能拖则拖;有的则认为银行是电子化柜员操作,不会出错;而营销人员资金安全、对账意识薄弱。然而,不及时主动对账,致使营销财务对账率低。为了做好电费回收、对账管理,“6+1”系统自建设初期到上线运行,要求各供电公司做到日清日结及时对账。各单位积极响应,一直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逐步向规范化、标准化方向努力。尽管各供电公司都制定相应的电费对账管理制度,但仍存在未日清日结、一周甚至一个月才扎帐、结账的情况,致使当月电费最快也只能在次月初才能对账完成,存在跨月到账,沟通不到位,就会导致两部门统计的数据存在差异。同时,由于所需核对财务、营销、银行账户电费实收账款的账目情况数据较大,发现、查询数据差异并追查其原因困难重重,对账准确率和差异原因追根索源可能性将会大打折扣。

3)财务达账数据包含非电费数据

银行反馈给财务电费账户的达账信息包含电费、预收电费、电费违约金、已核销坏账、临时接电费、高可靠费、窃电违约金、手续费、检验费及其他一些费用,而营销电费只包含电费电费、预收电费、电费违约金、已核销坏账、临时接电费、高可靠费、窃电违约金。财务系统采集或都银行达账信息推送营销系统的过程中,如果不剔除其他一些费用直接推送营销,会导致财务对账数据比营销对账数据多。目前财务系统存在可手工导入达账信息,一旦导入数据错误,错误达账信息将会推送到营销系统,大大降低了对账数据的准确性。

4)营销一次对账、数据汇总存在不确定性

在现阶段电费对账管理中供电企业对账流程主要由各个营业厅收费员每日轧账,营业厅班长进行日结,然后统计上报,即营销一次对账。但随着电力体制的不断深化及发展,“互联网+”与大数据时代的融合,供电企业收费渠道向着多元化、智能化方向发展,银行代扣、电话,银行柜台,微信,支付宝等银电联网多样化收费方式成为主流。相比传统模式的营业厅渠道,附增营销与银行一次对账,同样需要进行日结数据确认、统计并上报至营销对账池,并且数据量剧增,最后还需转由各供电公司对账人员进行每日营销财务对账,即二次对账。

但由于每日收费日结未及时,银电联网批扣存在时间差,且接口之间存在不稳定性,往往导致重复交费或交费不成功的情况。同时,由于多系统多厂家数据排查时间长,问题跟踪缓慢,从而导致数据统计上报不及时,营销财务对账操作不及时,拖延现象明显。再者,收费日结以及银电联网一次对账完成后的数据统计过程,人员对汇总规则不理解、数据汇总不透明,数据统计规则不严谨,数据汇总方式错乱,还会导致营销上报对账池数据与财务对账数据难匹配。诸如此类问题,常常导致营销财务对账率低下的直接原因。

3.提高营销财务对账率的方法和技巧

1)日清日结及时对账

从县(区)级供电公司营销财务二次对账情况看,最大问题还是出现在营销未及时结账并上报对账池对账造成的。有些收费员收取电费后,未及时在系统内进行扎帐、结账,将钱存入供电电费账户中。最为严重的是较偏远地区营业厅收费员以及营业厅里的自助缴费机,一月甚至几月都未进行扎帐、结账,收费信息越积越多。要正在提高供电企业营销财务电费二次对账率,就必须规范电费收费各个环节的操作,如电费收费、电费存缴、电费统计上报和对账等环节。一是正确登记每笔电费收取方式和金额,严格按照支付方式登记每笔电费收取方式,如现金支票缴费的,直接按现金收费,应杜绝不登记或错登记收费方式的现象;及时核对收费员或自助缴费机上的金额是否与系统内保持一致,做到日清日结;二是及时准确做好每日收费金额的缴存和登记,做好每日收费金额的确认和统计汇总工作,及时上报数据到对账池。

2)银行反馈信息的一致性。

通过银行端业务调整及技术手段,唯一标识银行反馈财务的达账信息与反馈给营销的进账单,解决营销汇总数据与财务数据不匹配的情况。营销日结后将实收存入银行账户,银行反馈给营销的进账单应提供唯一标识,营销将此唯一标识作为实收明细汇总唯一标识上报对账。当此笔金额存入供电电费账户后,银行反馈给财务的达账信息中也能提供此唯一标识,财务采集银行数据,将此唯一标识推送营销的财务对账池,使营销收费信息与财务部电费达账信息进行关联、一对一的比对,避免了数据错乱和差异的情况发生,如果出现营销对账数据和财务对账数据差异的营销财务对账率情况,也能通过此唯一标识追根溯源,找到问题的根源并解决。

3)提高银电联网缴费成功率

积极推广银电联网方式交费。银电联网交费是供电企业与银行实现实时联网或收费或代扣的接口,可以实现定时自动批量扣费、银行营业厅直接缴费、营销直接发起实时单笔代扣、手机支付宝、微信缴费等,大大降低供电企业营业厅自身收费网点的压力,加快电费回收进度,同时也实现系统自动一次对账功能,解决及时率和准确率不高的问题。当然随着银电联网交费的普及,以及现在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要提高银电联网缴费的使用率和成功率,除了应用推广外,还需在技术层面上加强数据接口稳定性,提高实时交费的成功率。以及批扣交费失败原因及时通知,如用户账号余额不足、用户账号错误等,因及时通过短信或者电话通知用户,而不是等到批扣文件返回,银电联网一次对账失败后,才去查找问题原因并处理,从而提高交费成功率和降低重复缴费的情况,避免用户投诉。

4)加强财务人员对账管理意识

参与其中,方知事情始末,在日常营销业务中,提升各部门交互参与度,加强人员对账管理意识。财务部门可参与营销部门收费环节,使其全面了解营销部门电费流程及管理工作,熟练掌握完整、准确、真实的电费管理信息。同时,营销部门也可及时、有效的了解到客户的到账情况。通过交叉参与,营销和财务部门之间即可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合力共赢,及时发现和预防电费核算、对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修订和完善电费对账制度和流程。明确电费收取、记账时效性和规范性的具体要求,及时传递电费账目管理要求,从而带动相关人员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

5)加强指标管控

加大指标考核力度,对指标进行分解,并下发到各供电企业。明确各单位财务、营销等部门相关人员的责任,做到“目标到人、责任到人”。同时,建立对账完成率通报机制和预警机制,跟进各供电单位对账完成率进展情况,对对账完成率低下、进度缓慢的供电公司进行通报及预警,及时督促区(县)级供电企业及时对账。对于在对账环节遇到问题时,及时协调组织相关人员处理,确保对账完成率指标可控。

6)建立良好、有效地沟通机制

营销部门根据电费单据核销用户欠费,在电费操作中又重复录入进行对账,建立良好、有效地沟通机制实现数据共享和收费、对账“一条龙”服务,在营销部门设立电费对账联络员,畅通交流沟通渠道,实现财务根据银行原始对账单与营销录入的收费对账单进行比对。从而有效提高营销财务电费对账工作效率。

电费对账管理是供电企业财务与市场营销部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经济效益的根本保证。营销需加强营业厅前台收费管理,规范前台收费、扎帐、结账、日结数据确认和统计上报及对账等工作的有序进行,做好一次对账工作,为二次对账奠定基础。财务需严谨对待到账资金采集和核对,规范到账数据获取、到账数据回单核对、到账数据推送、到账数据制证等工作。对账工作看似简单,实际意义重大,对切实防范犯罪分子做假账,挪用、盗用客户资金,维护资金安全和声誉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只要我们切实做好按时、实时、细致对账,部门和人员之间的支持、理解与配合,相信通过管理模式及管理手段的不断深化与完善,在相关财务与营销人员的积极努力下,一定能够为电力公司的经营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定能保障资金安全和声誉。

参考文献:

[1]黄婷兰.关于营销财务电费对账管理分析[J].电力设备.2016(19).

[2]杨惠,韩伟.关于县级供电企业电费对账的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5(20).

[3]王光辉,高杰,张鹏征.青海电力营销电费资金电子对帐系统设计研究与实现[J].青海电力.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