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对其临床症状、心电图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1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对其临床症状、心电图的影响

孔恩军王坚董振超谢莉翟晨

(丹阳市人民医院江苏丹阳212300)

【摘要】目的:对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对其临床症状、心电图的影响予以分析和探讨。方法:将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心电图有效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心电图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效果十分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绞痛症状,而且不容易发生不良反应,值得我们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症状;心电图

【中图分类号】R5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5-0050-01

不稳定性心绞痛,是介于劳累性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之间的临床表现[1]。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特征是心绞痛症状进行性增加,新发作的休息或夜间性心绞痛或出现心绞痛持续时间延长[2]。本次研究旨在对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对其临床症状、心电图的影响予以分析和探讨。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0例患者,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37~71岁,评价年龄为(53.1±3.7)岁,采用常规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60例患者,男34例,女26例,年龄38~72岁,评价年龄为(53.5±3.9)岁,采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两组患者之间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之间无明显的差异,且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对于本次研究均知情,并且填写了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使用他汀类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硝酸酯类、β受体阻凝剂、阿司匹林等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5000U的低分子肝素进行皮下注射,每天两次。

1.3观察指标

对心绞痛发作的诱因、大小、程度、持续时间等进行记录,每周对患者进行一次心电图检查。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为显效、有效以及无效三种;(1)显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胸闷、胸痛等临床症状出现了明显的好转,心绞痛发作次数显著降低;(2)有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胸闷、胸痛等临床症状出现了一定的改善,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3)无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胸闷、胸痛等临床症状没有出现改变,心绞痛发作次数也没有减少,甚至有了恶化加重的现象。

心电图的疗效可以分为显效、有效以及无效三种:(1)显效:心电图恢复至正常范围;(2)有效:ST断降低,治疗后出现了回升,但是没有回升到正常水平;(3)无效:心电图与治疗之前差别不大,甚至有恶化加重的现象。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χ2进行检验,P<0.05表示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表1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的比较[n(%)]

3.讨论

如果不稳定性心绞痛治疗的不及时或者采取的治疗方法不对,很可能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带来很大的威胁。心电图异常的患者极有可能会出现不稳定的心绞痛或者心肌梗死,如果病人心电图出现ST段或者T波的变化,应该特别留意是持续性变化还是动态(一过性)变化[3]。低分子肝素具有抗血栓和抗凝血的作用,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绞痛症状。

本次研究通过对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对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对其临床症状、心电图的影响予以分析和探讨。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心电图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效果十分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绞痛症状,而且不容易发生不良反应,值得我们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何才通,李文.纤溶酶与低分子肝素钙治疗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J].广西医学,2013,35(1):81-83.

[2]杨玲玲.低分子质量肝素的临床应用探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1(21):177-178.

[3]李忠爱.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治疗方法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9):145-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