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经拍打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循经拍打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王星飞江月卿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干部病房)

摘要:目的探讨循阳明经拍打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康复护理:良肢位的摆放,站立或行走时用三角巾将患肢吊挂,避免患肢自然下垂。及根据不同的肌力选择不同训练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中医循经拍打,对患肢进行循经拍打:上肢从肩髃穴开始沿手阳明大肠经拍打至合谷穴,下肢从脾关穴沿足阳明胃经拍打至解溪穴。两组患者干预时间为28天。干预前和干预后应用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法(FMA)、Barthel指数对两组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评价。结果观察组干预FMA评分、Barthel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经拍打可以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循经拍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

脑卒中是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是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患者致残率、病死率高,预后效果差,并发症发生率高[1]。偏瘫又是脑卒中致残的主要表现,大约75%有不同程度的劳动丧失。本文将探讨循经拍打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旨在促进患者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9月收住我科脑卒中伴肢体偏瘫的患者100例。纳入标准:①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度的《各类脑学管疾病诊断要求》脑梗塞的诊断[2],CT或MRI检查确诊为脑梗死或脑出血患者。②瘫痪肢体功能障碍,活动受限。排除标准:①意识障碍的患者。②不能配合检查和治疗者。③下肢静脉血栓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48~82岁,平均(62.3±3.4)岁,病程2~12h,平均(6.5±2.2)h,脑卒中类型:出血中风8例,缺血中风42例;观察组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42~80岁,平均(61.5±3.5)岁,病程2~15h,平均(6.8±3.4)h,脑卒中类型:出血中风12例缺血中风38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及脑卒中类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两组患者均接受脑病科康复护理;方法如下:①良肢位的摆放,站立或行走时用三角巾将患肢吊挂,避免患肢自然下垂。②根据不同的肌力选择不同训练方法主被动运动、徒手关节训练、、肌肉收缩训练、床上坐起训练、起立床训练、日常生活训练、抗阻力运动、步行训练。

1.2.2观察组在康复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肢进行循经拍打:①上肢从肩髃穴开始沿手阳明大肠经拍打至合谷穴,下肢从脾关穴沿足阳明胃经拍打至解溪穴。②拍打时用手心拍,力度不需要太大,但要感受到力量的穿透性。③每次20min,2次/d,共28天。

1.3评价工具

1.3.1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法(FMA)

采用FMA评价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总分100分,其中96~99分为轻度运动障碍,85~95分为中度运动障碍,50~84分为明显运动障碍,<50分为严重运动障碍。

1.3.2Barthel指数

采用Barthel指数评价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总分100分,其中100分无需依赖,60-99分轻度依赖,41-59分中度依赖,≤40重度依赖,患者分数越高,生活自理能力越强。

1.4评价方法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后进行评价,以观察疗效。

1.5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后FMA评分、Barthel指数均高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干预后患者FMA评分、Barthel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

表1两组干预前后运动功能、日常自理能力对比(±s,分)

3.讨论:

肢体瘫痪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功能障碍,目前不少研究指出[3,4],早期康复训练可有效降低脑中风患者致残率,改善患者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德国学者Liepert研究发现脑卒中患者CIMT(强制性运动疗法)前后的运动皮质重组,在损伤灶周围,运动功能区发生了重塑现象[5]。所以,早期康复的介入能更好、更快、更大程度的改善脑卒中患者情况。相关研究指出[6],脑卒中后病灶周围存在活的细胞,该区域称为半暗带,早期康复的目的是为了刺激半暗区,以增加脑血流灌注,从而改善脑细胞活性。此外,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后,处于休眠状态的突触被代偿使用。通过被动运动对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可使得正常功能的神经环路网络重新组合从而实现中枢神经功能,使得大脑功能得到恢复[7]。因此对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患者脑神经功能,促进患者恢复。中医理论认为[9]脑卒中属于气血逆乱、经脉不通、阴阳失调,而将脑中风后遗症肢体瘫痪称为“偏风”或“偏枯”。脑卒中瘫痪患者多为气弱体虚、气血不足、气血不畅、经脉不通、经脉失养;痰瘀阻络、气血瘀滞可导致患者肢体软弱无力,风阳内动可引起肢体痉挛强直[10]。中医认为脑卒中与脑部血流不畅、淤血堆积有关,穴位刺激可起到通经活络、活血化瘀的作用[11]。因此中医主张对脑卒中瘫痪患者采用通经活络、活血化瘀的治疗方法,通络可促进化瘀,而化瘀可利于通络。皇帝内经?灵枢记载:太阳为开,阳明为合,太阳为枢,合折则气无止息而痿起矣。故痿疾者,取之阳明,视有余不足。且阳明多气多血。因此,本研究选用多气多血的阳明经,沿着阳明经络循环的路线,以柔和之力拍打穴位,,刺激经络上的腧穴,促进气血运行,起到疏经活络的作用。研究表明循阳明经拍打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且操作简单,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乐琳,郭钢花,李哲,等.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疗效的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138-139.

[2]黄培新,刘茂才.中医临床诊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420

[3]林红霞,廖辉雄,王文靖,等.现代康复训练结合中医按摩治疗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疗效观察[J].吉林中医药,2013,33(4):414-415.

[4]王成秀,杨凤翔,周建瑞,等.康复训练配合中药口服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2):315-316.

[5]朱芳容,刘亚莉.早期功能锻炼在偏瘫患者康复中的护理探讨[J].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9):150-151.

[6]陈玲.针刺法结合康复训练应用于脑卒中后偏瘫BrunnstromⅠ-Ⅱ期的临床观察[J].河南中医,2012,32(10):1304-1306.

[7]张艳,刘国成,王金宇,等.巨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2,31(9):631-633.

[8]高淑焕,王文双.对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康复训练的效果观察[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6):209-210.

[9]刘诗丹,李荣祝,陈启波,等.穴位埋药线结合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29(2):170-172.

[10]蔡萍,潘乃林,万瑜晔,等.放松训练及足部穴位按摩在脑卒中睡眠障碍病人护理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2,26(4):329-331.

[11]肖艳波,田艳玲,马海斌,等.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102例疗效观察[J].宁夏医学杂志,2012,34(6):561-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