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技术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2-12
/ 2

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技术探析

王亚超1葛万青2

(1身份证号:410224198904164652;2身份证号:410922198802050676)

摘要: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并且能够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应用预制装配式施工技术能够通过充分发挥技术的优势特征,从根本上强化施工质量,并合理控制施工成本,最终促进建筑行业的快速稳定发展。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控制;

近年来,我国逐步加大了装配式施工技术的研究力度,其宗旨在于最大限度的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与社会生产同等进步。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属于建筑领域的创新性技术手段,符合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基本要求。除此之外,预制装配式建筑还全面贯彻了国家所提倡的节能环保理念,促使建筑行业实现深度变革。

1预制装配式建筑的简要概括

针对预制装配式建筑的简要理解就是,在建造住宅建筑的过程中,利用装配式混凝土施工技术,而从专业角度来理解,装配式混凝土施工技术就是应用混凝土构件,通过工厂进行优化加工制造,主要生产材料就是混凝土主体结构的梁板,直接预制与建筑结构特点相符合的结构。

在运输过程中,施工人员要应用专业性较强的运输装备设施,确保相关部件快速且完好的运送到建筑施工现场,维系施工的顺利运行,再将混凝土构件运输到指定的地点,配置到适宜的预留孔中,实施灌浆浇筑,最后,组合需利用单独构件,在提升完整性的前提下,保证结构强度符合建筑实际需求。利用预制装配式结构的实际意义在于,提升施工建造的效率,确保建筑施工质量满足现代化标准。

2介绍装配式建筑的类型,简析其优势价值

2.1装配式结构建筑的类型分化

依照装配式建筑的专业配化程度,可以将其分为两类,其一为全装配式。此类建筑所应用的全部构件与机械生产产品相同,都是在工厂中进行统一批量生产,再集中运送到施工现场开展装配作业。全装配式建筑周边的防护结构大多以现场浇筑为主,同时也可以利用预制墙板。此类全装配式建筑的优势特点在于,基础构件的生产效率高、质量属性有强力保障、能够直接实施拼接且速度快、施工过程不受季节因素影响等,基于此,对于工程任务量重且环境稳定的地区来说,最适宜的方式就是进行工厂化生产零构件。

其二为半装配式。此类建筑与全装配式建筑的区别是,其主要的承载构件由两种形式组成,一部分采用预制构件,另一部分则利用现场浇筑的方式。如楼梯、缓台等结构主要是水平方向受力,通常都会采用现场吊装预制构件的方式。在施工规模较大的现场,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在外墙方面采用预制构件,而内墙则利用模板实施现场浇筑。此类施工工艺的优势在于,生产投资成本有限,适用范围更加广泛,能够节约材料运输费用,可以加大推广力度。在特定情况下,能够起到缩短工期的效果,促进施工的稳定运行,确保经济效益最大化。现阶段,纵观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现状可知,半装配式结构中的装配式整体结构最受业内人士的青睐。

2.2装配式结构的优势价值

根据综合分析相关统计资料可知,装配式建筑的实际特点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第一,节约阶段性工程时间成本。据业内人士统计,在法国普通的日常建筑施工效率是20工时/每平方米,但在应用工业化生产构建实施现场拼接后,每平方米的效率提高一半,并且该结构还有效的缓解了施工作业的强度。

第二,有效缩短工期。在日本,一般情况下,如果采用传统的施工手段建造一栋五层的住宅建筑,工期要达到240天左右,但在采用了装配式建筑后,足足缩短了工期60天,与传统施工手段相比降低了25%。

第三,合理控制工程造价。经过实践证明,采用装配式结构建筑后,每平方米的工程造价要明显低于传统结构。

3在建筑施工过程应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注意事项

3.1安装预制外墙板的关键环节

3.1.1确保吊点的合理布置

在完成预制构件的制作后,施工技术人员要加大运输现场的相关管理,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避免工程对外界环境的不利影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在运达施工现场后,质量监测人员要深入且细致的检查各个预制构件的质量和完整性,经过反复确认后,才能正式投入使用。

在吊装至指定位置的过程中,由于其体积较大,因此,技术人员要采取分点吊装的方式,利用钢丝绳将其运达顶部,开展施工作业。除此之外,在安装吊顶阶段,首先要保证吊点的垂直及受力均衡,施工技术人员可依靠钢梁平衡吊运技术,保证吊装的顺利实施。此时,施工技术人员需适当调整吊点的位置,使其受力均衡,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避免构件损坏,进而控制经济损失。

3.1.2起吊工艺及下落过程的注意事项

在实施对预制构件的起吊环节,施工技术人员需尽量保证其处于平衡状态,然后,根据其体积和型号,选择对应的点位,确保吊装的位置满足实际需求,之后,将预制构件小心的放落。在构件下降高度达到50厘米左右时,应暂停降落,等待地面接应人员确定吊点位置后再继续下落。待构件下落距地面高度在2厘米时,施工技术人员则需再次确认构件下落的位置,并保证与预先规划的控制线对准,再将其放落到地面上。

3.1.3确保尺度调节的到位

在墙板的相关工序完成后,按照地面事先规划的墙体控制线,利用可调节斜支撑校正技术,保证墙体的水平尺度达到标准要求,同时,确认其垂直方向的角度是否合理。加之,对地面预埋件等结构开展安装支撑托板作业的过程中,应当用可调节斜支撑用螺栓将其固定,并按照顺逆时针同步调节,确保支撑长度满足实际要求,同时还要确定构建水平及竖直方向的尺度是否适宜。利用可调节斜支撑的实际作用在于,可充分发挥其支撑作用,待混凝土浇筑的强度达到标准后,再拆除支撑工具。

3.2安装叠合梁的具体内容

从施工角度解释叠合梁的基本概念就是,预制门窗洞口处的过梁、连梁及底部,在叠合楼板的位置上采取现场浇筑的方式对其进行处理,确保与叠合板的紧密连接,提升整体结构的连贯性和紧密性,并让叠合梁与现浇剪力墙处于同一水平尺度上。

3.3吊装叠合板

在叠合板底板上,布设钢管或独立支撑系统,待吊装完成后,严格检查板缝的实际宽度和板底的拼接高度差。一旦察觉高度差超过一定的范围,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例如通过调整顶托来控制高度差,与此同时,针对休息平台板的调节,应在梯段吊装前完成。因为平台板能够分担部分梯段的承载负荷力,因此,首先要保证下部的稳定性,确保形成整体架构,而在叠合楼板吊装前期,还需采取适当的焊接工艺加以稳固。

3.4针对预制墙板的连接技术概括

3.4.1提升钢筋连接的紧密性

对于装配式建筑施工来说,各个基础构件的钢筋连接属于关键环节。在实施钢筋连接的过程中,通常情况下,在接头的位置上,普遍会应用钢筋灌浆直螺纹连接的方式,其中,一端的连接方式是水泥灌浆,而另一端则是应用带有直螺纹的钢筋。

3.4.2灌浆工序的具体流程

在完成预制墙板的安装后,首先要实施的是灌浆施工。设置宽度在两厘米左右的施工缝,并且保证将施工缝预留在外墙板底座的适宜位置,同时用水泥砂浆对四周的孔洞进行封堵。在注浆环节,利用胶枪由下部实施填充,待上口位置的浆料饱和为止。需要格外注意的是,每个套筒的灌浆施工要独立完成,并且工序要合理,确保其充分饱和。

4结语

装配式结构施工的优势体现在,减少施工任务量、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增加材料的利用效率以及控制环境污染和垃圾的排放等方面。基于此,施工技术人员应当逐步加大对此项工艺的研究力度,创新优化施工手段,制定与实际工程相符合的施工组织计划,进而保障施工的顺利推进。

参考文献

[1]申松松.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探析[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9)

[2]陈其国.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探析[J].中国标准化,2017(2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