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5~7年中国或成最大生产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1-11
/ 1

未来5~7年中国或成最大生产国

胡岩

2月2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北京发布了第二份《中国经济调查》报告。报告指出,得益于中国骄人的财政状况,中国在全球经济体中将率先走出衰退,预计未来两年内,中国还将保持强势增长。并且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有望在未来五到七年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品生产国。

社会转移支出需增加

OECD认为,中国政府雄厚的财力可以使中国负担更多的额外支出,在巨额财政刺激计划支持下中国在全球经济体中率先复苏,并预计未来两年经济扩张仍将继续。

2008年,中国的政府债务规模仅占中国GDP总额的21%,“4万亿”等一系列财政刺激计划预计只会使2010年的负债比例增加3%。与之相反,今年OECD成员国全部债务规模几乎与其GDP总量持平,在2011年还会有所超出。

尽管近年来中国政府的改革日益关注民生领域,然而OECD认为,为了确保未来国内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中国应在养老和医疗体系上增加财政支出。

OECD首席经济学家帕多安表示,为了实现劳动力跨地区转移,中国最近出台了一系列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方面的改革,但是老龄化危机将是未来中国社会保障面临的最大难题,中国需要采取包括提高退休年龄、增加转移支付、补贴医疗保险等多种办法应对危机。

在劳动力市场建设方面,OECD认为户籍制度的分割作用仍然在阻碍农民工的跨地区流动,对此应在政策上有所松动。

人民币应盯住一揽子货币

OECD认为,较之20世纪90年代,目前中国的金融机构普遍实力雄厚,金融监管也更加有序,但金融改革仍需进一步明晰市场化取向。

OECD建议中国进行利率市场化建设,放开部分利率,使其根据市场供需进行调节。央行仍将重点放在利率变动上,而非仅仅基于数量的流动性控制。

OECD中国及亚洲组主任赫德对记者表示,利率市场化建设有利于中国建设更为强大的债券市场。“目前中国企业缺乏长期融资手段,债券市场薄弱局面的改变有赖于利率起到价格信号的作用。”

帕多安认为,作为一项政策工具,中国当前的货币政策难以承担多重任务。央行的政策常常需要在稳定物价和控制资产价格泡沫中进行取舍,对银行贷款进行细致规定很难控制房地产价格泡沫的风险。

OECD同时认为,中国采取更为灵活的汇率政策才能与利率政策相配合,有效地监控资产价格,防止通货膨胀。

何为更为“灵活”的汇率政策?赫德给出的解释是,人民币应当盯住一揽子货币,而不仅仅是盯住美元,这样有助于平抑币值的波动。

OECD指出,中国的汇率在绝对和相对购买力平价层面都已经脱离了经济基本面,未来在名义和实际汇率方面都需要进行向上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