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系统、扎实、灵活——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备考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9-19
/ 1

全面、系统、扎实、灵活——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备考策略

魏伟娜王金平

魏伟娜王金平山东省昌邑市文山中学261300

又是一年高三时,又一批的学子进入了高三,开始了自己高中学习生活的最后冲刺阶段。高三一轮复习是高考备考的关键,我根据多年的高三生物教学经验,谈一下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的备考策略。

高三一轮复习的指导思想: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高三一轮复习的备考策略如下:

一、认真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以及近三年高考题,进一步明晰复习备考方向,抓住一轮复习的重点和难点,瞄准高考的方向

二、制订行之有效的师生复习计划,统筹规划一轮的复习

在一轮复习中要一直遵循抓好双基、到边到沿、适当延伸拓展的原则。为了保证教学任务的及时完成、取得最佳效益,我们应该将计划细化到每节课。

三、精心设计打造精品课堂

课堂是我们教学的主阵地,在教学中担负着重要的作用。打造精品课堂,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要精心设计教学问题,精心设计授课内容,设计一些高质量的问题,制造一些“悬念”,留给学生更大的想象和发挥的余地,让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如讨论、阅读,对课本知识进行重组、类化,进而达到深化。

其次,要突出重难点,做到扎实落实。教师上课时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对于每个知识点,要有高考题回顾、重点讲解、经典例题、变式训练;对一些“细技末节”,鼓励学生自觉去思考,学生在自己的劳动汗水中咀嚼“枝叶”,经过自己的思考,锻炼自身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更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加强基础的夯实、强化能力的培养

1.夯实基础,促进能力提升:

高考题无论难易,一般都是题在课本外,“根”(知识、概念、原理、术语)在课本内。所以在复习过程中,要求一定要把课本中有关知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搞清楚,理解并且要熟记,甚至是烂熟于心,这样才能在读题时快速理解题,才能用恰当的语言来答题。

例如,在复习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分别画“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前、中、后时期细胞分裂的图像”,根据图像画出各个时期的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的变化,同时也复习了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等的概念,一举多得。

2.重视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1)重视理解能力和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

生物题目考查的知识内容比较隐蔽,其题目的素材来源于生产、生活、科研以及科学实验方面的真实材料。材料的表面形式非常广泛,以示意图、曲线图、表格、图表、文字形式的资料题出现,较为抽象难懂;因此,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理解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

(2)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构建一定的知识体系。

如,在复习蛋白质时,可设计这样的问题:我们高中学过的比较重要的蛋白质有哪些?基因中的蛋白质蓝图是怎样被描绘出来的?这样设问可大大激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使他们回忆起酶、抗体、激素、转录和翻译等等,有助于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3)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在复习时,要注意试题的积累、变形、重组、分解、综合,要注意训练学生对于图形、曲线的分析,以及图形转换能力。例如,同一问题,可以从多个角度设问、思考、解决,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可以利用教材中的图表,引导学生深入剖析,挖掘出图表中所包含的内涵和外延,促进知识的综合和深化,并把教材中有关系的、相似的图表进行比较分析,寻找区别和联系,使知识更系统和完整。再把教材中的文字转换成图表,指导学生以该图表为中心进行知识拓展、辐射。既增强了学生识图、读表能力,又促进了知识的深化和发散。

五、狠抓学生答题习惯的培养

答题时有一个好的答题习惯,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中最关键的是抓住关键字词,提高审题能力。从往年学生答卷情况分析看,因审题能力弱及解题不规范造成失分的现象非常严重。有些学生平时做题不计其数,但考试时往往主观臆断,认为题目较易、面熟而轻视,或把题意看反或看漏,导致不必要的失误。在平时的复习中,一定要严格要求学生认真审题,做题时把关键字、词看清读懂,审题仔细再仔细,避免因题意理解错误而使解答背道而驰。

六、上好试题讲评课,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在进行试题讲评课教学中,切忌就题论题,只讲正确的答案,要为学生展现思维过程、暴露错误创造条件。如多让学生到黑板演示解题过程,可使学生存在的问题暴露得一清二楚;多提问他们的解题思路,也能暴露学习薄弱环节,使复习更有针对性。

高三生物教学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高三关系到学生的未来和命运,让我们携手“用我们一年的辛勤劳动去换取学生的一生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