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理论教学中病例导入教学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4-14
/ 2

儿科理论教学中病例导入教学的应用

周婷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医院,江苏省淮安市223002)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儿科理论教学中病例导入教学的相关应用。方法:从我市某护理学校护理专业某级中选择100名学生作为研究的对象,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平均每组有50名学生。对实验组采用病例导入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而常规组则采用常规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对两组教学的效果以及期末考试的成绩结果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对比发现,实验组学生在使用病例导入的方法进行教学之后,和常规组学生相比,其学习兴趣会更高,在临床的应用能力方面也得到了提高,其期末的成绩也要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使用病例导入教学的方法对儿科理论进行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提高相应的临床应用能力,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儿科理论教学;病例导入教学;应用

病例导入教学是指在教学的过程中将真实的病例进行导入,让学生通过病例并结合情景教学的模式等,让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能够更好的理解和体会相关的护理应用技能[1]。而病例导入教学在亚洲最早是在台北医科大学进行展开,现在已经在医学界中的各个学科进行广泛的应用。为了进一步提高儿科护理的水平,本文研究探讨儿科理论教学中病例导入教学的相关应用,现得出的结果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市某护理学校护理专业某级中选择100名学生作为研究的对象,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平均每组有50名学生。实验组中有男性学生5名,女性学生45名,年龄段在16岁至1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17±2.1)岁;常规组中有男性学生4名,女性学生46名,年龄段在16岁至1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17.5±2.2)岁。两组学生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的对比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别(P>0.05),因此两组之间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1.2方法

对实验组采用病例导入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而常规组则采用常规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具体方法为:教师在上课之前给学生发放与课程有关的相关病例,并提出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去查找相关的资料,在课堂中进行病例的导入,教师让学生们进行分组的讨论,然后教师再以病例作为中心的讲解内容进行精心的讲解。在备课阶段,教师根据准备所要教授的内容对临床的病例进行选择,在上课的前一个星期把病例发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根据病例的内容对教材进行充分的预习并查找相关的资料。在上课的时候将典型的病例导入到新课的教学当中,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方法对病例进行导入。在上课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启发,让其能够将自身带入到病例当中,如果自己作为责任护士应该如何对待病例中的患儿,又应该如何进行护理的评估。然后进行分组讨论,让学生回答根据病例所提出的问题,教师可以对回答中的不足之处进行补充。然后教师以病例为中心对课程内容进行精心讲解以及点评,对本节课所学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

1.3观察的指标

对两组教学的效果以及期末考试的成绩结果进行对比。

1.4统计学的指标

本文对数据的处理采用的是统计学的软件SPSS21.0,以P<0.05为标准表示数据之间的对比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2结果

2.1教学的结果对比

通过对比发现,实验组学生在使用病例导入的方法进行教学之后,有95%的学生表示学习的兴趣更高了,而常规组中有80%的学生表示学习的兴趣更高了,在临床的应用能力方面实验组得到提高的学生有45名,而在常规组中临床应用能力得到提高的学生有38名。实验组学生在使用病例导入的方法进行教学之后,和常规组学生相比,其学习兴趣会更高,在临床的应用能力方面也得到了提高(P<0.05)。

2.2期末成绩的对比

实验组中期末成绩为优秀的学生有38名,成绩为良好的学生有10名,优良率为96%;常规组中期末成绩为优秀的学生有30名,成绩为良好的学生有11名,优良率为82%。通过对比发现,实验组期末成绩要明显优于常规组的期末成绩(P<0.05)。

3讨论

儿科病患的年龄都比较小,因此对于护理人员的要求会更高。对于还在学习阶段的护理专业的学生,如何学好相关的护理知识对于其将来的就业至关重要[2]。病例导入的教学方法是指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来对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选择,该种教学方法会涉及到多个学科以及知识的较差,并且能够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活跃,以及激发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动力,并且能对所学内容产生讨论的兴趣[3]。在本文的研究当中,从我市某护理学校护理专业某级中选择100名学生作为研究的对象,对实验组的学生采用病例导入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通过对学生期末理论考试的成绩对比以及对教学的效果进行对比发现,实验组学生期末成绩为优秀的学生有38名,成绩为良好的学生有10名,优良率为96%;常规组中期末成绩为优秀的学生有30名,成绩为良好的学生有11名,优良率为82%。实验组学生的总成绩以及临床方面的应用能力都要明显的优于常规组的病患(P<0.05)。由此可以发现采用病例导入式的方法进行教学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理论课的知识点并进行更好的掌握,并且能够帮助学生将理论和实际进行联系分析,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常规的教学方法相比,病例导入法的教学效果是要要更好的。在对学生进行调查提问的过程中,实验组中大部分学生表示对病例导入的教学方法会更加满意,其评价也比较高。

目前在教学上大部分医院在使用着问题教学法,但是在具体的实践过程当中会存在着比较多的问题,例如花费的时间比较多,容易让学生产生不适应的感觉,这个教学方法也没能很好的让学生对于教学的重点进行全面的理解。而病例导入教学法其主要优点是给学生搭建了一个比较系统的知识平台,让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能够对知识进行全方面的讲解。并且病例导入法能够通过让学生进行角色带入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更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综上所述,使用病例导入教学的方法对儿科理论进行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提高相应的临床应用能力,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能够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学生将来的护理就业会有更好的帮助,值得在目前的护理教学中让广大教师进行应用,从而帮助学生提高护理的水平和考试的成绩。

参考文献

[1]蒋炜.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在内科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13):46-47.

[2]毛惠芬.病例导入式教学在儿科护理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22):117-119.

[3]郑蓉.典型病例导入法在儿科护理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5(12):3766-3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