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X线及B超对乳腺癌诊断价值的比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9-19
/ 2

乳腺X线及B超对乳腺癌诊断价值的比较

顾建

江苏省如东县妇幼保健所226400

【摘要】目的:对乳腺X线及B超诊断乳腺癌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和比较。方法:选取我县2009年至2016年农村妇女乳腺癌及宫颈癌检查项目中筛查出的108例经手术证实的乳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分别接受乳腺X线、B超的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方式的诊断价值。结果:乳腺X线检测BI-RADS分级2级例数多于B超检测、3级例数少于B超检测,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但两种检测方式BI-RADS分级4级、5级以上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X线检查及B超诊断乳腺癌均有着突出的临床价值,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可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性,为乳腺癌筛查的最佳模式。

【关键词】乳腺钼靶X线;B超;乳腺癌;临床价值

乳腺癌为临床较为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且近年来发病率呈不断增长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女性正受到本病的困扰,为确保治疗效果,早期的及时诊断是关键[1]。基于此,我国自2009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重大妇幼卫生服务项目,其中农村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检查项目(以下简称“两癌”项目)是其中重要内容之一。我县2009年为江苏省首批“两癌”项目试点县,2012年升格为国家级试点县,先后对181000余名35-64周岁农村女性进行了乳腺癌检查。自2009年起,国家对筛查模式经过几轮修改,如今对受检者100%进行手部触诊、100%进行B超检查、可疑者进行乳腺X线检查的模式本人认为是最佳筛查组合模式。本研究以我县2009年1月-2016年5月检查的108例乳腺癌患者为对象,分析探讨了乳腺X线及B超的临床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县2009年1月-2016年5月“两癌”筛查发现的108例乳腺癌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癌,部分患者出现乳头溢液、肿块等症状,均为单侧乳腺癌。年龄35-64周岁,平均年龄(42.1±9.76)岁,浸润性导管癌80例、浸润性小叶癌10例、黏液性腺癌8例、导管内癌5例、其他5例。

1.2方法

乳腺X线检测:选用GE公司HealthcareSenographeDS行数字化乳腺摄影,条件30KV、120mAs,无需手动改变条件。按常规,每位受检者摄片4张,2张内外斜位(MLO位),2张头足尾位(CC位),个别加拍侧位或者局部重点位。诊断标准:肿块及钙化为直接征象;皮肤增厚收缩,乳头凹陷,血管增多增粗,肿块周围水肿,导管扩张为间接征象。最终检查结果由从事乳腺影像诊断2年以上医师担任读片工作,对发现病灶予以描述,详细描述患者肿块的大小、边缘、位置、数量、分布、形态等指标,给与初步诊断。再由1名主治医师以上级别的高年资医师对初诊图像再次审核,判定结果。B超检测:“两癌”检查项目量大面广,全县各镇区中心级医院轮流对辖区内适龄妇女进行筛查,因此B超机型号不确定,探头频率调整为10MHz;取仰卧位,由各单位经多年培训,有丰富乳腺癌筛查经验的高年资医师分别行纵切扫描和横切扫描;严格详细记录患者肿块大小、数量、分布、边界、形状、内部回声等情况,同时对患者的血流频谱进行测量。

1.3观察指标与判断标准

将最终检测结果与病理学结果对比,观察并记录两种检测方式的阳性符合率和假阴性率;乳腺X线检测阳性标准,若钼靶显示毛刺样、边缘模糊的结节影,或泥沙样、簇状钙化,则为阳性结果;高频彩超阳性判断标准:若图像显著不规则的肿块形态,且肿块边界呈蟹足状或毛刺状,肿块内部可见微小钙化灶,存在回声,内血流信号为Ⅱ-Ⅲ级之间,则为阳性结果[2]。依据BI-RADS(4版)分级标准,将患者乳腺X线及B超检测结果分为7级,0级表示检测无法确诊、需辅助检查的病变;1级表示阴性检查结果;2级表示良性病变;3级表示倾向于良性的病变;4级表示可疑异常的病变;5级表示高度可能性的恶性病变;6级表示组织病理学确诊的恶性病变。

1.4统计学分析

将收集到的数据经过整理后录入到spss20.0中进行进一步的统计和分析,计数资料两种检测方式诊断阳性率用(n,%)表示,并用卡方检验,当P<0.05时,表示数据之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种检测方式BI-RADS分级比较

X线检测BI-RADS分级2级例数多于B超检测、3级例数少于B超检测,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但两种检测方式BI-RADS分级4级以上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3.讨论

乳腺X线检测为现阶段早期及时诊断乳腺癌的最可靠方法之一,高清晰、高对比度的图像能够明确显示乳腺的相关细微结构,因此早期诊断价值显著[3];B超检测为现阶段最常用的乳腺癌诊断方式之一,具有经济、无放射性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妊娠期、哺乳期妇女。乳腺X线检测,主要通过摄影对比患者两侧乳房的解剖结构,以观察乳房的多发性结节肿块,尤其对于临床上未能触及到的隐匿性乳腺癌有着良好的检测效果,有着显著的良、恶性肿块鉴别率。相关研究[4]指出,联合应用乳腺X线和B超检查,将两种不同的影像学信息有机结合,可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

本次研究中,X线诊断阳性符合率为79.63%,假阴性率为20.37%,B超诊断阳性符合率为82.41%,假阴性率为17.59%,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诊断阳性符合率为92.59%(100/108),高于单纯乳腺X线或B超诊断,假阴性率为7.41%(8/108),低于单纯X线或B超诊断,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X线检测BI-RADS分级2级例数多于B超检测、3级例数少于B超检测,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但两种检测方式BI-RADS分级4级以上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X线和B超诊断乳腺癌效果相当,但X线联合B超联合诊断乳腺癌可显著提高诊断价值,相关研究[5]显示,X线诊断阳性符合率可在90%左右,本研究中X线诊断阳性率较低,但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原因可能与中国女性乳腺腺体分布、乳房体积等有关。

综上所述,乳腺X线及B超诊断乳腺癌均有较显著的临床价值,将B超作为X线的重要补充可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性,为乳腺癌筛查的最佳模式,但二者联合诊断仍存在一定的阴性率,因此实际诊断时还可将细胞学检查、临床体检等方法有机联合。

参考文献:

[1]闫永红.X线钼靶与B超对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的ROC曲线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6):168-169.

[2]秦刚,谢玉蓉,曾畅等.B超联合钼靶X线检查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探讨[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9):2059-2060.

[3]郭钊轩,刘丹,朱大江等.乳腺钼靶X线摄影和B超筛查资料分析[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0,19(11):1215-1218.

[4]苏里亚,孙长坤,张征等.B超及钼靶X线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对比研究[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11):1471-1472.

[5]罗翠娟,陈雪玲,吴泽珊等.彩色B超及钼靶X线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J].黑龙江医学,2016,40(2):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