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美育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6-16
/ 2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美育观

康俊启

康俊启(大名县红庙中学河北大名056900)

【摘要】语文教学与美育相辅相成,对学生进行美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同时语文教学又是作者美学思想的重要传播手段,强化学生敏锐的审美感,培养学生深刻的审美力,激发学生独特的审美创造,调动学生深厚的赏美情趣是新时期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语文教学;审美情趣;健全人格

审美教育又叫美感教育,简称美育。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就是运用美学原理和法则来教学语文和塑造人的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审美教育是语文学科的重要任务。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等几方面的和谐发展。”语文教材的内容大部分是由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组成。语文世界是人文的情感和审美的世界,这就决定了语文教育应该突出审美教育。语文教学与美育相辅相成,对学生进行美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同时语文教学又是作者美学思想的重要传播手段。因此,在进行语文教学时,绝不能忽视作品中显现出来的作家的审美观念和审美理想,应相机进行审美教育。那么,在教学中应如何实施审美教育呢?

1.以读悟美

1.1强化学生敏锐的审美感。

洞察美的感知力是最基本的审美能力,是人的审美感观对审美对象的感知能力,是人的本质力量实现自我关照而带来的精神愉悦。语文教学中的感知美,要求培养学生稳定注意的品质和多读佳作的习惯,特别是观察能力的培养。观察是审美的眼睛,是感知美的窗户。通过观察人、事、物、景,开阔美的天地,吸收美的直接感验,提高对教材美的感知能力。语文教学中,在教师指导下的朗读也是一个传统而有效的感知美的方法。通过朗读,在时而高亢、时而舒缓、时而激越、时而悲壮的语调中使学生体验语句的节奏美和乐感美,从而自觉进入审美状态。如学习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我们可以通过反复朗读,借助激越高昂的语调,让学生感受作者高瞻远瞩的宏空气魄和笃信必胜的信念。

1.2培养学生深刻的审美力。

理解美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的本质进行理性把握的美学能力,是一种理性的直觉,也是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审美心理活动。人们只有通过审美理解才能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在语文教学中应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调动原有的审美经验,激活情感体验,从而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使学生在激动的情绪中,深刻理解作品中的艺术美。如教学《白杨礼赞》,通过朗读,学生已经感受到西北黄土高原的外在环境美以及白杨树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内在气质美,这时可以进一步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进行分析,结合特定的时代背景,让学生理解课文是如何逐层深入地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领悟作者如何通过赞美白杨树,抒发对北方抗日军民的赞美之情的。这样就使学生获得了对作品意义的深层理解,这是一种至高境界的艺术美。

1.3激发学生独特的审美创造。

创造美是人对审美心理、审美理想对象化的实践。审美创造是人类自身生活的一种自化美的活动。在语文教学中,无论是阅读教学还是表达训练,都应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阅读教学是奠定创造美的基础,教师既要对教材做出再创造,使教材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又要帮助学生按作者的思路一起欣赏教材中的艺术美,以提高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说话课和写作课是主要途径。通过说美写美,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学生的思想情感就能向审美高度不断升华。培养创造美的能力,要指导学生丰富生活,深化感情,要引导学生凭直接、间接经验,展开想象和联想,激发灵感和创造欲望。如教读“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一诗句时,应让学生根据提供的意象和自己的经验、情感,在脑中浮现出生动的视觉形象画面,从而体味诗人热爱家乡的真挚感情。再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除了引导学生想象作者所描绘的典型画面外,还可指导学生仿写类似的情境,从而体味这首小令的哀伤美。

2.以赏感美

2.1激发学生丰富的审美情感。

审美感受的一个突出特点,它带有浓厚的情感因素。审美情感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的一种主观体验和感受。审美情感在文学创作和欣赏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能激发人们创作欲望和对美的追求。可以说,没有情感,就没有文学创作。同样,我们欣赏文学作品也不能离开情感的作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情感体验,去感受作者的情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作品的意境,获得审美愉悦,并在这个再创造的过程中使学生的灵性得以升华。如讲解《诗经?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时,应引导学生体会杨柳飘飞和雨雪交加的景及离乡远戍凄凉归来的情交织在一起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情感波动,不由自主地进入诗的意境,深受诗情的感染。学生的这种情感体验一定会十分深刻而持久。

2.2调动学生深厚的赏美情趣。

欣赏事物的外在美是语文教学中调动学生赏美的重在手段。在教学《桥之美》一文时,让学生直接观察古代《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感受其造型美,布局美。细细体会我国现代江南石拱桥与密密的苇丛相配合给人带来的特别感受——舒畅;石桥与细柳合作创造的动人景致——销魂;长桥给人带来的富有生命力的美感——满足;风雨桥给人带来安闲、自在的感觉——欣赏;庄稼地里的小桥——柳暗花明;高山峡谷中的索桥——无限风光在险峰。这些都是从作为一个画家独特的审美角度、从构图的角度来发掘桥在不同环境中的美学效果。桥之美,构建出桥在不同的环境中,起着各不相同的形式作用,即具有不同的美学效果。桥只有与周围景致成为和谐的整体,才能共同构成美丽的画面,起到联系形象的重叠与交错的美学作用。

2.3发掘事物蕴藏的内在美。

在教学古诗词时,从诗人笔下的字里行间寻找事物的内在美是语文教学中美学原理再造的升华。其写作技巧上,摹山范水的诗文深谙“诗中有画”的妙处,如教学《使至塞上》欣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画面时,启发学生从“块、线、面——大气沉稳,下降、上升——动静交错、和谐搭配”中去感爱诗人那博浩的构思,宏阔的胸襟,讲究用语言布局画面感,色彩处理以远近、明暗、虚实、浓淡、藏露、疏密、奇正等对立的和谐统一表现,实现景物的立体感、层次感,达到一种直觉体悟的审美效果,遗千古名言而聚后来者观叹不已……。诵吟《三峡》则非常注重在不同时间内景物的变化,演绎出晨昏、四季的独特优势美,诱后世众生驻足游览。

总之,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认识活动和心理活动的再造过程。以上几个方面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也许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最佳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