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例穿孔性阑尾炎手术治疗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8-18
/ 2

28例穿孔性阑尾炎手术治疗体会

韩向军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肝胆胰二外科;青海西宁810000)

【摘要】目的:分析穿孔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进行诊治的28例穿孔性阑尾炎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手术治疗,对比愈合情况,分析诊治疗效。结果:28例患者,经手术治疗,痊愈26例,占92.85%,好转2例,占7.14%,无效0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3例,粘连性肠梗阻2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2.1±2.7)d,无1例死亡患者,术后回访2—3月,无粘连性肠梗阻和切口疝等发生。结论:对于穿孔性阑尾炎,术前认真检查评估,及时合理选择手术方式,可以取得良好治疗效果,同时术后合理使用抗生素,密切观察切口,早期下床活动,亦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穿孔性阑尾炎手术治疗体会

阑尾炎是普外科常见的一种腹部急腹症疾病。往往发病急,如不及时诊治,可在段时间化脓穿孔,形成腹膜炎体征,进而形成诸如腹腔脓肿、内瘘、肠梗阻甚至门静脉炎等一系列并发症[2]。因此,在患者入院后,及时选择合理有效的手术治疗方式,配合抗生素的联合应用,能有效避免病情的进一步加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本文通过总结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进行诊治的28例穿孔性阑尾炎患者,依据不同病情,进行手术治疗,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进行诊治的28例穿孔性阑尾炎患者,男15例,女13例,年龄10—72岁,平均年龄(37.4±2.8)岁,无严重全身其他早期病变,发病时间为30min—4天,平均发病时间为(26.3±3.6)小时,所有患者有典型体征,腹肌紧张,右下腹或全腹部压痛及反跳痛,伴恶心呕吐,部分患者肛门停止排气、排便,血常规白细胞≥12×109/L,均符合穿孔性阑尾炎诊断标准。16例为穿孔性阑尾炎伴局限性腹膜炎,10例为穿孔性阑尾炎伴弥漫性腹膜炎,2例为穿孔性阑尾炎并阑尾周围脓肿形成。本组患者在病情、年龄、性别基本资料上差别,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在准备手术的过程中,评估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及全身情况,给予抗感染、抑酸、补液、支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手术方法:患者取平卧位,选择硬膜外麻醉,取右下腹经腹直肌探查切口,切开腹膜时保护切口,吸引器吸出腹腔脓液,分离阑尾局部粘连大网膜,其中阑尾尖端穿孔12例,占46.15%,阑尾体穿孔6例,占23.07%,根部穿孔8例,占30.76%。穿孔性阑尾炎的手术难点在于阑尾残端的处理。对阑尾尖端及体部穿孔、盲肠壁轻度水肿的阑尾炎,切除阑尾之后残端荷包缝合或“8”字缝合;对根部穿孔和(或)盲肠壁重度水肿的阑尾炎,切除阑尾后,视情况利用周围组织行“8”字缝合,大网膜覆盖,无须硬性包埋,以免造成肠壁撕裂;对阑尾穿孔坏疽,阑尾已化脓坏疽,无法显露,吸出局部脓液,残腔置管引流,术后治疗6-8周后,择期进一步处理。术毕吸尽腹腔脓液,盐水纱布擦拭腹腔,严重的生理盐水腹腔冲洗,冲洗步骤亦十分关键,可多次冲洗直至冲洗液清凉。本组28例均放置腹腔引流管,关腹膜后用碘伏盐水冲洗切口,干净纱布拭干、缝合。术后给予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复查血常规,第二日下床活动。

1.3统计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本文数据进行处理。组间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以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8例患者,经手术治疗,痊愈26例,占92.85%,好转2例,占7.14%,无效0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3例,粘连性肠梗阻2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2.1±2.7)d,无1例死亡患者,术后回访2—3月,无粘连性肠梗阻和切口疝等发生。

3.结论

阑尾炎是普外科常见的一种腹部疾病,也是普外科急腹症之一。但因有些患者误以为是“小”病,在院前耽误较长时间,没有选择有效的诊疗措施,错过了最佳治疗阶段,导致感染加重而穿孔。如不及时有效的诊疗,往往会导致腹腔感染、内瘘、肠梗阻甚至门静脉炎等一系列并发症[2]。

目前,手术治疗依然是治疗穿孔性阑尾炎的主要方法。通过手术并配合围手术期抗感染等治疗,可有效控制感染的进一步加重,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概率[3]。阑尾穿孔导致了严重的炎症反应,局部大量炎性渗出及组织坏死,大网膜和小肠会趋向穿孔部位游走,形成保护性反应机制,从而造成了术中所见的不同程度的炎性粘连。手术中应对这些粘连采用钝性分离,少采用钳夹切开的锐性分离方法,以免造成对小肠等邻近脏器的损伤。显露阑尾后可采用顺、逆结合的方法切除阑尾,可有效缩短患者病程[10]。本组28例中,26例均采用上述方法,只有2例为阑尾穿孔坏疽,故吸尽脓液,勿过多分离包裹,更不能盲目探查,以免损伤肠壁,导致术后瘘的发生[1]。

阑尾残端处理至关重要。对阑尾尖端及体部穿孔、盲肠壁轻度水肿的阑尾炎,切除阑尾之后残端荷包缝合或“8”字缝合,对根部穿孔、盲肠壁重度水肿的阑尾炎,切除阑尾后,视情况利用周围组织行“8”字缝合,大网膜覆盖,无须硬性包埋,以免造成肠壁撕裂,对阑尾穿孔坏疽,阑尾已化脓坏死,无法显露,吸出脓液,残腔置管引流,术后治疗6-8周后,择期进一步处理。残端均可用大网膜覆盖加强,可有效避免瘘的发生[6]。具体方法视情况而定,不一定非要包埋[9]。对于腹腔冲洗和引流情况,脓液局限者只擦拭不冲洗,对弥漫者可腹腔冲洗,尽可能取尽脓苔,尤其注意对盆腔及右结肠旁沟的冲洗,因脓液往往积聚在此两处。引流管放置宜遵循就近、就低原则,本组患者均放在结肠旁沟,可有效预防感染和脓肿形成[4-5]。切口的处理,术中双层腹膜保护切口,注意无菌操作,缝皮之前更换器械,关闭腹膜后碘伏盐水冲洗并拭干,或采用甲硝唑注射液冲洗,能较高程度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7]。切口感染是急性阑尾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据研究,发生率在30%左右,坏疽性阑尾炎切口感染率更高,达70%,因引起阑尾切口感染的致病菌主要来自腹腔细菌,故术中对切口的保护十分必要[8]。

由于急性穿孔性阑尾炎并腹膜炎常是需氧菌和厌氧菌混合感染,故在抗感染方面应选择对两种菌种有效的抗生素联合应用。据周东军等人的研究表明,甲硝唑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两者联合应用,有效的联合,采取庆大霉素或丁胺卡那霉素和甲硝唑静脉给药,对感染严重的加大剂量青霉素或第2、3代头孢类抗菌药能有效控制感染。术后注意患者营养支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及时观察切口情况,本组研究,切口感染3例,均经过早期敞开换药引流、抗感染治愈。

综上所述,对穿孔性阑尾炎,一经诊断应及早手术,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重点处理好阑尾残端,冲洗、引流、保护切口,术后选择合理的药物联合治疗,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出院。

参考文献

[1]窦统战.急性阑尾炎穿孔的诊治体会[J].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9,9(6):9.

[2]WangSM,HuangFC,WuCH,etal.IleocecalBurkitt'slymphomapresentingasileocolicintussusceptionwithappendicealinvaginationandacuteappendicitis[J].JFormosMedAssoc,2010,109(6):476-479.

[3]刘衍焜.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3.08:110-111.

[4]刘兴元,施永平.急性阑尾炎穿孔并弥漫性腹膜炎72例手术治疗体会[J].中华临床医学杂志,2008,9(6):84.

[5]范智峰,张宏.穿孔性阑尾炎早期手术治疗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08,3(20):86.

[6]李开宗.窦科峰.王为忠,等.普通外科难点疑点问题解析[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

[7]王浩.魏冉.王兰云.穿孔性阑尾炎与非穿孔性阑尾炎的CT鉴别诊断[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01:106-110.

[8]李绪玲,闫桂芹,孙晓华,于培峰.高频加压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临床应用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4,05:387-388.

[9]邹俭财.穿孔性阑尾炎应早期行手术治疗[J].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8,14(12):1817-1818.

[10]张红鹏.穿孔性阑尾炎手术治疗体会[J].大家健康,2014,12: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