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的探究梁芳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1-11
/ 2

智能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的探究梁芳

梁芳

宁波邦可照明电气工程有限公司浙江宁波315000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建筑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大力推动了各类智能建筑的应用和发展,但是在智能建筑电气节能设计方面仍旧存在节能技术重视程度不足的问题,因此,本文介绍了智能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基本原则以及改进的措施。

关键词:智能建筑;电气节能

1智能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基本原则

1.1满足智能建筑电气节能要求,获取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智能建筑电气系统涉及照明、空调、设备等各个方面,在照明系统当中要充分考虑照度、色温、显色指数等参数要求,选择最合理的照明设备;对于建筑内部环境多是通过暖通空调系统来进行控制,在智能建筑电气节能设计过程中针对这一部分要突出舒适卫生的原则,在满足温湿度、新风量等方面的要求,综合考虑各项设备、管线的布设,有针对性地进行智能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对于智能建筑电气节能设计要避免出现高成本的节能系统建立,要综合考虑实际效益,结合节能电气设施试用期内的费效比,确定较为科学、合理的智能建筑电气节能设计方案,充分获取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和节能效果。

1.2减少不必要的能耗

建筑需要的电气设备较多,进行电气设计过程中,需要优化设计思路,尽量简化设计程序,对那些和建筑功能无关的能耗一定要全面放弃,不能为了大而全,全部设计进去,导致电能损失,设计时,把握好减少功率损耗的设计思路,能使用自然光进行照明的,尽量考虑自然光,如果需要选择照明设备,要重点考虑节能环保或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1.3保证建筑电气设计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智能建筑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在电气节能设计上综合性设计,特别是对使用后的实际效益要良好掌握,不能因为设计上的不合理,导致建筑运行成本增加,避免费用过高产生的巨大浪费,设计时,要计算好投入产出比,确保设计方案科学合理,满足节能要求。

2智能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的常见问题

在我国的智能建筑中,一般出现的常见问题是通风部分和建筑设计部分不够合理,使建筑中空调的冷量不符合正常水平。比如在有中央空调的办公大楼中,如果通风或者器械排气发生堵塞或者阻碍的情况、设备选择类型、制度不合理,让室内和室外不能及时畅通地通风,就会形成一定的冷负荷,加大中央空调的耗电量。对于照明方面来说,很多智能建筑的控制方式不太合理容易导致照明系统的能耗变高,特别是照明的耗电一般会占据建筑能耗的很大部分,如果照明设施不合理了,将会导致能源的极大浪费。除了空调和照明系统以外,智能建筑电气中还有其他辅助设施,比如采暖、给水、排水等系统,如果这些系统的运行方式不恰当也会造成能源消耗的过度。对于智能建筑电气节能的设计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1)建筑要满足电气节能的指标,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对于照明系统方面,不仅要考虑节能方面,也要充分注重灯光的光照度,颜色温差和各方面的显色指数等。空调方面,要突出舒适卫生,能够有满意温度和适合风量,同时,电气设施的用电和管线也要进行专业设计。2)智能建筑中不能出现多余的能源消耗,保证环保的原则,对于多余的能源消耗和建筑功能无关的结构都要舍弃。其他方面也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减少功率的消耗,尽量选择节能或者是可再生的能源。3)建筑中的设计要保证建筑本身良好的经济利益和实际效益,不能因为过分要求节约能源而导致投入经费过高,应该考虑在使用期间的节能费用和投入费用,选择经济效益和节能效果最合适的方案。

3智能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研究

3.1供配电系统的节能设计

对于智能建筑电气供配电节能研究,应该综合考虑建筑功能以及其用电设备特点、设备具体布置以及用电负荷容量等情况,合理的确定最佳的供配电节能设施,保证设备在低功耗的情况下保持正常运行状态。对于智能建筑供配电系统节能,应从以下几方面综合考虑设计:根据用电情况合理选择供电电压,一般情况下满足用电设备要求时供电电压越低,则其损耗也越小;电气系统应该简单可靠,尽量化整为零,配电级数、变电在同一电压等级电气状态下尽可能的处于同一状态,级差应保持低于两级;智能建筑供配电的布线应尽可能地短直,从而降低在线路上的能源损失,变电所应尽可能地接近负荷中心,电气竖井则应接近建筑的低压配电房,从而从整体提高供电系统的运行效率。

3.2照明系统的节能设计

智能建筑在节约照明用电上不能只是通过照明灯具数量的减少或功率的降低来进行实现,而要有效利用自然光等光源。位于室外部分的建筑面积,通常多利用透光率较好的玻璃门窗等使建筑物白天照度得到增加,使开灯时间明显减少,以实现对自然光源的有效利用,达到节约电能资源的效果。能够采用自然光的建筑面积照明,可以根据建筑物照明设计中的照度标准对现场照度进行检测,并采用相应灯光控制系统对灯具照明进行自动调节,以实现不同区域对照明的不同需求。设计建筑物的夜景照明,要沟通好城市景观规划部门,不但要通过灯光的烘托效果使建筑总体风格中蕴含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效果得到充分体现,还要将照明结合美学、艺术等方面特点,使建筑物夜景环境具有优美、优雅、舒适的特点。设计智能建筑的照明时,还要控制好照明系统,以免对周围环境的造成光污染,在实现节能降耗的同时,还要保护好人文与生态环境。

3.3完善智能建筑保温体系设计

保温体系主要通过改善墙体、屋面材料来实现,现阶段对于智能建筑其室内填充墙可以选择加气混凝土砌块材料,从而起到隔音保温的作用。对于外墙填充墙体材料,则应需要考虑气密性以及安全要求,可以充分利用保温砂浆或者空心砖等辅助保温材料。同时辅助采取在智能建筑屋面采用挤塑泡沫保温板以及提高门窗密封性等措施。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充分利用保温体系,可以实现建筑综合节能的50%~60%左右。

3.4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

采用新型的可循环能源,例如风能、生物能以及太阳能,利用可再生能源,可以降低对非节能型电气设备和高耗能电气设施的依赖和使用。特别是我国太阳能相关技术与产品已经成熟,完全可以满足建筑电气能耗的相当大一部分。此外在智能建筑施工过程中,对于墙体等使用新型保温材料,在室内装饰上采用低能耗和光电幕墙,这些措施都会起到减少升温以及制冷设备的功耗,从而起到降低建筑电气能耗的作用。

总结:智能建筑电气节能设计作为一项庞杂的系统性工程,在具体的节能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各方条件,结合智能建筑现场环境,将节能设计与建筑系统统一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对供配电系统时照明系统等进行综合研究开发,最大限度减少能耗,改善和完善建筑环境的智能化节能系统。

参考文献:

[1]刘献磊.智能化建筑中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J].科技风,2012(5).

[2]王迪.城市智能建筑电气节能设计问题与对策探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7(9)

[3]林翔.浅谈智能建筑电气节能的优化设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