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缓痛汤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46例临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6-16
/ 2

自拟缓痛汤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46例临床研究

秦兴云毛红凌刘雪宁

秦兴云毛红凌刘雪宁

崇信县人民医院(甘肃崇信744200)

【摘要】目的观察自拟缓痛汤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以自拟缓痛汤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46例(治疗组),与月月舒颗粒治疗40例(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5%,对照组为81.48%,其在止痛起效时间和远期疗效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缓痛汤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具有较好疗效。

【关键词】自拟缓痛汤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

[中图分类号]R271.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0-5734(2010)6-0016-02

原发性痛经是指在生殖器管无器质性病变存在的前提下,经期前后或经期出现下腹疼痛、坠胀感,或伴有腰酸、乏力、恶心、呕吐,重者可出现剧痛昏厥。本病多见于未婚青年女性。为此,本课题组从2005年9月-2008年9月大胆探索,从中医观念出发,自拟缓痛汤加味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课题组病例均来源于本院二门诊2004年9月-2007年9月就诊的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共86例,按患者就诊先后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6例,其中未婚36例,已婚10例;年龄最小14岁,最大36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10年。对照组40例,其中未婚30例,已婚10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37岁;病程最短5个月,最长11年。2组患者均排除继发性痛经。2组患者年龄、病程分级等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1.2.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和《中医临床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拟定。符合气滞血瘀型痛经: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经血量时多时少,经行不畅,血色紫黯有块,块下痛暂减,经前乳房胀痛,舌质紫黯或有瘀点,脉象,脉弦涩。

1.2.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实用妇产科学》[3]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拟定:

1.2.2.1经期或经期前后出现持续性或阵发性下腹疼痛,痛时常伴有腰骶酸痛、面色发白、出冷汗、恶心、呕吐、或腹泻、四肢厥冷等,并随月经周期发作,连续3次以上;

1.2.2.2妇科检查或B超检查生殖系统无明显器质性病变;

1.2.2.3多发于初潮2~3年的青春期少女,或未生育的年轻女姓;

1.2.2.4排除由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肿瘤等所致的痛经。

1.3病例纳入标准符合以上中医诊断标准,同时又符合西医诊断标准的病例。

1.4病例排除标准:

1.4.1虽为本病但长期服用西药或其他药物者,必须停药,否则予以排除。

1.4.2不符合纳入标准。

1.4.3未按规定服药,无法判定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判定或安全性者。

2治疗及观察方法

2.1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自拟缓痛汤,其组成为:当归10g,白芍20g,川芎6g,三七粉3g(冲服),乌药10g,延胡索10g,郁金10g,制香附10g,五灵脂10g,炙甘草10g。伴恶心呕吐或腹泻、手足发冷者,加桂枝10g,吴茱萸3g;伴腰酸者加杜仲10g,川断15g;小腹胀坠或前后阴坠胀不适,加柴胡、升麻行气升阳;郁而化热,心烦口苦、舌红苔黄、脉数者,加栀子、夏枯草;月经量少色暗加川牛膝、三棱、莪术各10g。于月经前第7天开始服药,每日1剂,水煎2次温服,连服7天为一个疗程。对照组服用月月舒颗粒(生产企业:河南宛西制药有限公司,成分:红花,当归,五灵脂,元胡,三棱,莪术等,功能主治: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一次1袋,一日2次。于月经来潮前第7天开始服药,连服7天为一个疗程。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治疗前后作血、尿、便常规检查,肝、肾功能检查。

2.2观察指标:

2.2.1临床疗效:停药后观察3个月经周期,观察期间不得服用任何中西及止痛药物。

2.2.2止痛起效时间。

2.2.3远期疗效观察:选出两组临床疗效痊愈和显效病例分别于停药后观察六个月经周期,随访其症状变化,观察两组远期疗效。

2.3疗效判定标准:

2.3.1临床疗效标准:参照《中医临床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拟定。痊愈:腹痛及其他症状完全消失,停药后连续3个月经周期经前、经期、经后痛经未复发者;显效:腹痛明显减轻,其他症状消失或减轻,治疗结束后,观察3个月经周期未加重。有效:腹痛减轻,其他症状好转,治疗结束后,症状虽反复,但较治疗前有所减轻。无效:腹痛及其他症状无好转或加重。

2.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均以X[TX-]±s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3.5%,对照组总有效率85%。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2止痛起效时间比较:表2示,除30min外,其余时间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3两组远期疗效比较:表3示,治疗组总有效率91.3%,对照组总有效率81.8%。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4不良反应: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任何副作用,治疗前及治疗后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均在正常范围。

4讨论

原发性痛经是青春期妇女最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我国适龄妇女的痛经发病率为33.15%,而且在青春期约有50%的女子发生痛经[4]。现代医学认为,痛经的发生主要与月经时子宫内膜合成和释放膜前列腺素(PGE2α)含量增高,引起子宫过强收缩甚至痉挛性收缩有关,同时与精神过度紧张、遗传等因素有关[5]。治疗多应用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如:布洛芬或避孕药等缓解轻度不适,对于严重的痛经则应用可待因或其它强效止痛镇痛药,然而这些药物只是对症治疗,仅能缓解症状,不能根治,且有一定的副作用。

中医学对本病的认识和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明《陈素庵妇科补解?调经门》指出:“经欲来而腹痛者,气滞也”,“经正来而腹痛者,血滞也”.妇女于经期及月经前后,冲任气血变化急骤,此时若受致病因素干扰,加之素体因素影响,则易致冲任,胞宫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故经行小腹胀痛拒按;肝气郁滞,而胸胁、乳房胀痛;冲任气滞血瘀,故见经行不畅,经色紫黯有块;血块排出后,胞宫气血运行稍畅,腹痛减轻。

舌紫黯或有瘀点,脉弦或弦涩有力,为气滞血瘀之征。针对气滞血瘀型痛经的病因病机,治疗当以“调气和血,祛瘀止痛”为大法,而缓痛汤方正是切中病因、谨守病机之良方。方中当归既能甘温补血养血,又能辛散活血、通经止痛,现代药理学研究含有兴奋和抑制子宫平滑肌的两种成分,具有“双向调节”作用;白芍,归肝经,有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之功,现代药理学研究含有白芍总苷(TGP),主要含有白芍苷、白芍内酯苷、羟基芍药苷、甲基酰芍药苷等单萜苷类化合物,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镇痛、镇静等作用;川芎辛散温通,既能活血祛瘀以调经,又能行气开郁而止痛,现代药理学研究,有效成份丁基烯内酯有很强的抑制子宫收缩作用,阿魏酸与中性成分亦有解痉作用。延胡索、五灵脂、郁金化瘀定痛,延胡索中总碱的镇痛效价为吗啡的40%;三七味甘、微苦性温,归肝、胃经,有化瘀止血,消肿定痛之功。乌药味辛性温,有行气散寒止痛之功;香附味辛、微苦、微甘,性平,有理气行滞,止痛的功效。甘草味甘,性平,归脾、肺、胃经,能调和诸药,调中,合芍药缓急止痛。正如祖国医学所说“药有个性之专长,方有合群之妙用”。

本研究表明,自拟缓痛汤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总有效率93.5%,其在止痛起效时间和远期疗效方面,均明显优于月月舒。所以,自拟缓痛汤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具有较好疗效。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M].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993,263-266.

[2]王净净,龙俊杰.中医临床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53-58.

[3]山东省人民医院.实用妇产科学[M].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365-368.

[4]刘敏如,吴世民.世界传统医学妇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109.

[5]苏应宽,徐增祥,江森,等.新编使用妇科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