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人工血管内瘘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1-21
/ 2

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人工血管内瘘的护理

熊艳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心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湖南郴州423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糖尿病肾病应用人工血管内瘘临床不同护理情况。方法:本次研究时间2017年6月份-2018年6月份收治的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分成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两组患者进行3个月跟踪随访,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内瘘成熟时间互比。结果:观察组内瘘成熟时间(6.02±0.75),与对照组内瘘成熟时间(7.15±0.5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跟踪随访并发症发生率(6.52%),与对照组统计(26.09%)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人工血管内瘘开展整体护理,对内瘘成熟的时间大大缩短,并发症发生率大大降低,减轻患者痛苦,值得应用推广。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糖尿病肾病;人工血管内瘘;护理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终末期常见并发症,目前治疗主要通过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为主;对于血液透析的患者,维持动静脉瘘是保证血液透析治疗的关键,所以护理工作的开展非常重要。本文主要研究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糖尿病肾病应用人工血管内瘘临床不同护理情况,研究时间2017年6月份-2018年6月份收治的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现将研究资料整理并作如下的报道。

1资料、方法

1.1基本信息

本次研究时间2017年6月份-2018年6月份收治的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分成两组,每组样本数量46例;对照组中男性与女性比例25:21;年龄59岁到81岁,中位(69.18±2.71)岁。观察组中男性与女性比例26:20;年龄57岁到80岁,中位(69.05±2.19)岁。收集两组患者的基本信息比较差异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临床筛选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均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患者均知情且同意;患者均血液维持性治疗3个月以上;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

排除标准:患者伴有血液性、免疫性疾病;患者伴有其他严重组织性病变疾病;患者长期卧床生活无法自理;患者无法正常交流沟通。

1.3方法

对照组为常规护理,做好患者的饮食、生活、治疗护理等。

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体操作如下:保证透析室干净舒适,有充足的阳光,良好的通风设备,工作人员定时更换床单,实行消毒制度,透析室内外保持安静,对于进出透析室的人员进行严格的把关,为患者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心理护理:患者初入院护理人员应主动、热情接待,了解患者病情,协助办理各项住院手续,与患者主动接触,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建立初步的信任和谐的关系;多与患者进行交流,注重沟通技巧,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疏通解答疑虑,建立相互信任的医患关系。多于病患的家属进行沟通,一起为患者传递正能量,给予家属以及患者信心,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治疗,以诚相待,增加患者的亲切感受。同时,组织患者之间的交流活动,增加病友间的互动与经验分享,消除患者抑郁与孤独感。进行护理操作前向患者解释其目的及患者需要配合的事项,对患者心理有疑问的地方详尽解答,缓解患者的抵触情绪。饮食及用药护理:根据患者疾病的特性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了解患者的需求,提高患者的食欲,防止营养不良等现象出现。重视患者的用药情况,告知患者遵医嘱用药,避免私自调整用药剂量与次数;嘱咐患者治疗期间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鼓励患者适度进行活动锻炼,增强自身抵抗力。同时术后对于患者血管内瘘的护理加强,术后全面观察患者的内瘘管的吻合情况,并做好全面的护理;开展内瘘吻合处护理的重要性,提高患者积极的配合度。术后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抬高内瘘侧的肢体,使其高于心脏水平,从而利于血液回流。对患者的穿刺部位做好护理,检查患者的肿胀情况,并注意并发症的预防。

1.4指标观察

两组患者进行3个月跟踪随访,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内瘘成熟时间互比。

1.5统计学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其统计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使用x±s体现,t检验独立样本;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体现,χ2检验独立样本;统计结果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内瘘成熟时间比较

观察组内瘘成熟时间(6.02±0.75),与对照组内瘘成熟时间(7.15±0.5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糖尿病已经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慢性疾病,糖尿病不可怕,而糖尿病并发症的的发生直接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糖尿病肾病是常见的终末期并发症,目前临床治疗有效的方式为肾脏移植,但是由于肾源的紧缺加之治疗费用较高,大部分患者无法应用;血液透析则成为主要的治疗方式,通过体外血液毒素的过滤等达到治疗作用,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周期长,对患者的静脉脉会造成损伤;人工血管内瘘的应用,将动静脉相吻合的血管通路打通,将患者动脉壁血流转换成为静脉血流,达到压力加强,扩张血管壁的作用。对于内瘘的有效护理延长内瘘寿命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次研究中整体护理工作的开展,通过心理护理,生活护理,饮食护理等方面的整体护理,大大缩短内瘘成熟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本次研究结果充分说明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人工血管内瘘开展整体护理,对内瘘成熟的时间大大缩短,并发症发生率大大降低,减轻患者痛苦,值得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孙晶,高菊梅,郭佳美.优质护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长期血管通路护理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2):267-268.

[2]刘丹霞.减少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并发症的护理方法[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21):152-153.

[3]姚丽.血液透析肾病患者进行血管通路的护理应用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2018,5(30):101-102.

[4]周燕.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护理措施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0(15):131-132.

[5]许慧姝.血液透析并发心血管急症的观察与护理效果探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6,4(14):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