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疗法在单亲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研究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6-16
/ 2

叙事疗法在单亲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研究中的应用

吴燕

[摘要]本文将单亲家庭和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结合起来,采取个案访谈的方式对单亲家庭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状况进行研究,并采用心理叙事学的相关理论对访谈文本进行分析,以此探索大学生的主体性在家庭因素和自我同一性的二者关系中的作用。

[关键词]单亲大学生自我同一性

一、相关理论模型

(一)自我同一性理论

根据同一性的渐成,埃里克森对个体的发展划分为婴儿期、儿童早期、儿童期、学龄期、青年期、成年早期、成年中期、老年期(直至死亡)八个阶段,并概括了其同一性的特征[1]。

(二)同一性人生故事模型理论

叙事研究中的个人叙事具备两个特点:一是强调当事人自己对生活故事的建构,叙事本身与建构自我息息相关,是一种自我探索的方式;二是强调叙事过程中话语对建构自我的作用[2]。同一性人生故事模型理论接受了埃里克森的同一性作为一个完形的概念,即把各种有意义的自居作用、技能、角色融合成一个连贯的整体,将同一性放在讲述人生故事这个一个平面来考察,认为同一性是一个人生故事,一个内化的、不断发展的有关自己的叙事[3],它融合了记忆中的过去、感知到的现在和期盼中的未来。他提出由研究者通过结构性的访谈帮助受访者建构一个完整的故事。对于访谈文本主要从语调、意象、主题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解释[4]。

二、研究过程

(一)研究对象的选取

本研究通过在网络上和广告栏发布访谈对象招募书的形式获取被试,访谈对象要求来自单亲家庭或有单亲家庭经历,本市各高校大专生、本科生自愿接受访谈。最终获取访谈对象一名,受访者基本信息如下:

田甜(化名),女,20岁,本市某高校广告专业三年级学生。家住宁夏省某县城,父亲在她中学时因病去世,现家中有妈妈和哥哥、嫂子以及他们的孩子。哥哥做汽车维修工,收入还算富足,是家里主要经济来源。妈妈和嫂子均无工作。田甜学习成绩很好,获得过多次奖学金,目前正准备研究生入学考试。

访谈中受访者话语感情色彩比一般人少,说话时思维和逻辑性均好,对笔者提问的反应速度比较快。访谈过程中田甜没有令人印象特别深刻的表情或动作,坦诚自然。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取半开放型、正规型和直接访谈,并据个案情况采取回访侧面了解获取信息。

(三)研究过程

访谈在受访者所在高校进行,分三次进行:

1、第一次访谈

主要是了解田甜家庭变故发生的过程,但访谈过程中以家庭变故为核心,又谈到其他的家庭情况,这些情况有家庭经济情况的介绍,对哥哥和妈妈和自己的家庭角色的介绍,以及对妈妈和嫂子的矛盾、妈妈再婚两个家庭事件的叙述。

2、第二次访谈

重点是田甜对自己从记事起至今生活经历的叙述,主要的生活事件有:自己和哥哥小时候的趣事,小学时候的学习和工作情况,爸爸去世之后的生活,初中时候的早恋,转学及转学后的学习和生活,高一的某一次成绩下滑,高考填志愿,刚进入大学的不适应和宿舍矛盾,在校学生会的工作,大学两次恋爱经历,考研的打算,等等。

3、第三次访谈

这是一次补充访谈,主要对大学两次恋爱、性格方面、妈妈结婚和人生走向问题进行深入了解,这次访谈田甜主要谈到:和前男友的互动模式和分手的过程,几个宿舍矛盾的事件,因自己是回族而产生的生活方面的不适应,以及对自己性格的概括性叙述。

(四)分析

本研究采用麦克亚当斯的同一性人生故事模式,即“意象—主题”模式对访谈文本的叙事内容进行分析。“意象”揭示的是受访者的心理状态,包括生活故事发生时的及访谈时的心理状态,这标示着受访者的态度;同时这些“意象”可以总结出相同的成分,即麦克亚当斯所说的“主题”,主要体现受访者的动机,是其长期以来努力追求或想要逃避的一切。而对自我同一性状况的探索实际上就是对各阶段自居作用连续性的探索。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理论实际上是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自我同一性进行诠释,因此,本文“意象—主题”分析也将从历时和平面两个角度进行。

1、历时性生活故事“意象—主题”分析

在小学及之前的阶段,受访者对家庭生活的体验是以外面的世界作为参照。在学校的优越感和在家庭的地位形成反差,但另一方面,家庭对于受访者来说代表着一个安全的环境,而在外在世界自居则有可能受到伤害。因此,这一阶段的主题是安全感的需要和对优越感、控制感的追求。

中学阶段,一方面受访者并未真正体味到父亲去世所代表的力量感的丧失,更多是对父亲去世的内疚。另一方面,学校生活组成了一个强大的“意象群”,她不但需要在学习和能力方面重新获得别人的认可和尊重;而且有种归属感的需要,以寻求埃里克森所说的“自由意志感”。但高中学习成绩下降和早恋使受访者体验到优越感丧失及背叛,初中的学习模式和住校经历都激发着她的期待。对于这些变化受访者均采取消极应对。因此,这一阶段的主题是力量感的渴求,归属感的需要和对控制感的追求。

大学阶段,受访者对归属感和被认可有着强烈的渴求却不愿意过多的改变自己以往的行为模式;另一方面,失去了家庭的依靠,她不得不开始重新认识和整合自己过去的生活经验。另外,这一阶段受访者开始意识到自己所真正需要和认同的东西,具有明确的方向感。因此,这一阶段的主题是对力量感的渴求,对归属感、外在的控制感和自我控制感的需要。

2、平面性生活故事“意象—主题”分析

受访者的自我建立在与他人的自我的互动之中,这在哥哥、妈妈和前男友身上体现得最明显。

哥哥是整个家庭的经济支助,使受访者在经济上没有了后顾之忧。但受访者并没有从哥哥身上获得真正的精神上的支持,受访者的一切都要自己做决定;另一方面,哥哥在家里一直是“高高在上”的,受访者的内心反抗显得苍白无力。

妈妈在受访者看来是缺乏力量感的,因此也不能给受访者带来真正意义上的支持,所有的一起田甜都要自己去解决;但是妈妈所代表了一个安全的可信赖的环境,即在这样的环境下,田甜意识到自己不会受伤。

对于前男友,一方面受访者在他身上找到了一种归属感,另一方面,受访者在和男友的交往中表现出对爱的自信和疑虑,自信和归属感有关,而疑虑则因为男友对她的爱其实来自于她给他的呵护感,这实际上是男友缺失体验的转换。

以上重要的他人所揭示的田甜的人生主题是归属感、力量感的需要,对外在和内在自我的控制感的追求。

家庭事件和宿舍矛盾揭示的是同一个“意象”,即外在世界对熟悉的自我世界的冲击。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受访者对于外在世界一贯的排斥和对改变自我的焦虑。父亲的去世,使她觉得“凡事更要靠自己了”,她对和从前不一样的“自强”的这种状态感觉陌生和焦虑;妈妈再婚代表安全感的缺失;而嫂子进入这个家庭侵占了受访者自在的生活空间,她需要适应这种被侵占;宿舍矛盾则显示了受访者与不能控制的外在世界的对立。

以上重要事件显示出的受访者的人生主题,即对信任感、安全感的需要,力量感的需要,归属感、认同感的需要,以及对外在和内在自我的控制感的需要。

三、讨论

(一)人生主题与自我同一性

在访谈文本中,笔者发现安全感、归属感、力量和控制感四个主题在不同的阶段都有重复出现,可以看作是受访者自我同一性的四个表现。

1、安全感的需要,即角色试验与角色固着

受访者对安全感的渴求实际上是意识形态信奉状态中的角色固着,即害怕尝试社会生活中的不同的角色,害怕重新整合自己的观点。

2、归属感的需要,对应时间前景与时间混乱

受访者面对新的生存环境既有按照自己原来的行为模式塑造生活的愿望,也有对现实的思考,而对于归属感的需要基本处于期待状态,因此当期待落空,对归属感的需要转向了对亲密的人安全感的需要。

3、对力量的渴求,对应意识形态信奉与价值混乱

对力量的渴求表现出受访者对未来生活有诸多不确定性的担忧,受访者对力量感的渴求不意味着对她拥有较低的自我效能感,这应追溯到她的安全感的缺以及对社会现实并没有表现出自我认同。

4、对控制感的追求,包括外在的控制感和内在自我的控制感

对外在控制感的追求表现了受访者被认可和获得别人尊重的需求;对内在自我的控制感表现受访者的自我效能感和对过去各种自居作用的整合。

(二)单亲家庭经历对人生主题与自我同一性的影响

单亲家庭经历在三个方面对受访者具有心理意义:父亲的去世,哥哥成为家庭的经济支柱,母亲的结婚。三个方面都体现了受访者对安全感和归属感的需求,整体家庭对于受访者来说是一个安全的环境,而离开了家庭、面对新的环境的自我固守实际上是这种安全感的延伸。但除了安全感,三个方面也具有其他的心理意义:父亲的去世,使受访者没有了依靠,使她对力量感更加的渴求;虽然哥哥解决了受访者经济上的困难,但受访者在实际生活中和心理上都是一个弱者;而母亲也不能给受访者以力量感。

注:

[1][美]埃里克•H•埃里克森.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M].孙名之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89

[2]艾米娅•利布里奇,里弗卡•图沃-玛沙奇,塔玛•奇尔波.叙事研究:阅读、分析和诠释[M].王红艳主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6

[3]马一波,钟华著.叙事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35

[4]马一波,钟华著.叙事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35

作者单位:九江学院学生工作处

邮编:33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