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岩地区隧道洞口段变形原因分析及处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片岩地区隧道洞口段变形原因分析及处理

史振兴

十堰市规划设计院湖北十堰442000

摘要:以某城市隧道为例,针对施工过程中隧道洞口段的变形情况,分析了变形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采用封闭裂缝、加强支护、偏压墙、卸载的综合治理方案,取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对软岩隧道洞口段变形处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片岩;变形;原因分析;偏压;处理

0引言

在大部分隧道施工过程中,由于洞口段经常处于浅埋地段,且岩体破碎,极易发生塌方、冒顶、开裂等情况,因此洞口段的安全性问题尤其突出,也是整个隧道建设过程中的控制性节点。一旦发生变形等现象,如何进行有效的处理防止变形进一步发展,从而避免塌方、冒顶等严重工程事故,是隧道建设过程中需要面对和解决的现实问题。

1工程概况

十堰城区某城市道路,采用隧道形式穿越山体,为分离式独立双洞隧道,隧道进口桩号K1+050,隧道出口桩号K1+271,隧道全长221m,属短隧道(L<500m)。分离式隧道断面,单洞宽12.75米,两洞净距18米,隧道纵坡为0.5%,最大埋深为65m,为直线型,轴线方向为NW65°。

该隧道为岩质隧道,隧道围岩涉及地层为中元古界武当群杨坪组(Pt2wy)绢云母石英片岩,强风化~微风化,按强度等级划分为较软岩~较坚硬岩。中细粒均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片状构造,其主要成分为石英、绢云母、长石,节理裂隙发育,可见少量薄层石英条带,岩石较软,强度低,抗风化能力弱。

2隧道洞口变形情况

2016年3月6日,施工单位发现隧道洞内ZK1+061~ZK1+071初期支护出现多处裂缝,且现场监控量测显示裂缝正持续扩大,另外在洞外左线出口右侧边坡处发现一条宽约10cm裂缝上延至原山体冲沟处,延伸长度约20米。

3原因分析

根据洞口段的变形特征,结合现场调查,分析认为本次变形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岩性和矿物成分、岩体结构、偏压、地下水、开挖扰动几个方面,其中地下水和偏压是主导因素。

(1)岩性和矿物成分

洞口段地层主要为强风化~中风化绢云母石英片岩,片理面、裂隙较发育。物质组成主要为绢云母、石英、长石,其中洞口段绢云母含量较高,岩体强度低,遇水易软化。

(2)岩体结构

隧道洞口处岩体较破碎,节理裂隙发育,岩层片理面产状为95°∠45°,另外发育两组结构面,产状分别为212°∠70°;313°∠73°,岩体内部有沿片理面发育的软弱夹层,厚度10~90cm,多以硬塑状粉质黏土填充。因此,片理面为岩体控制性结构面,隧道开挖过程中易沿该面发生失稳破坏。

(3)偏压

由于地貌高低不同,拟开挖硐室处围岩的应力分布有一定的变化,在隧道硐室开挖前,坡体表面处主应力(σ1)为平行坡面方向,随着深度增加主应力(σ1)方向逐渐向垂直方向过渡。

而洞口处由于接近坡表,主应力方向为近似平行坡面,导致拟开挖隧道硐室断面轮廓线靠山体高侧上角处主应力最大。隧道硐室开挖以后,岩体应力重分布,隧道断面靠山体高侧上角处主应力(σ1)转变为切向方向,即朝山体地势低侧水平方向的分力增大,而山体地势低处岩土体厚度薄,抵抗水平压力能力弱,岩土压力大于其抗力时即发生变形。

(4)地下水

隧址区处于沟谷斜坡地带,斜坡径流条件较好,无地表水发育,雨水主要沿斜坡表面径流或下渗。由于连续降雨,地表水沿节理裂隙下渗成为基岩裂隙水,而绢云母具有膨胀性,遇水易软化,从而导致了岩体的抗剪强度降低,同时,地下水的渗流压力也对岩体的滑动起到了推动作用。

(5)开挖扰动

片岩岩质较软,且片理面发育,而隧道施工爆破振动使围岩裂隙进一步扩展,岩体更加破碎,增加了围岩失稳和坍塌的机率。并且使得岩体内的已有裂缝不断延伸,破坏了岩体内部原有的受力平衡状态。

4处理方案

变形发生后,建设、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各方及时进行了现场踏勘,研究确定了处理方案,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变形的进一步发展和扩大,以保证隧道的安全。具体处理措施如下:

(1)洞内K1+061-K1+076段:

①对现场已开挖的下台阶进行回填夯实,通过回填保证初支两侧受力基本平衡;

②对已施工上台阶初支进行封闭成环处理,采用Ⅰ18工字钢与原初支拱架腿脚进行焊接,组成临时封闭环支撑,每榀间距为50cm;

③沿岩体节理发育方向采用Ⅰ20工字钢进行反向斜撑,将偏压应力进行传导,间距1m,同时右侧侧壁施做注浆小导管,长4.5m,环纵间距为1.0m×0.5m;

(2)洞外:

①封闭坡体表面现有裂缝,同时采用防水布对山体进行覆盖,避免雨水沿裂缝下渗;

②洞外左侧山坡施作长度为4.5m的注浆小导管,布置间距为1m×1m,然后设置C25混凝土偏压挡墙,挡墙长8m,高5m,厚1.5m。

③出洞口处套拱拱顶上方,沿洞顶弧线布置Ⅰ18钢支撑@100cm加固,加固完成后浇筑80cm厚C25混凝土。

④待洞口边仰坡稳定后,对隧道右侧偏压岩土体进行卸载处理。

5治理效果

变形区域的沉降观测资料显示,在洞口段变形初期,沉降和收敛速率较大,但是在处理方案实施后,围岩变形逐渐趋于稳定,最终沉降量稳定在18mm。表明隧道变形段治理效果较好,隧道已处于稳定状态。

6结语

(1)隧道洞口段硐室埋深较浅,围岩风化、构造裂隙较发育,地表水易通过节理、裂隙及爆破损伤裂隙下渗,从而极大的降低岩土体的抗剪强度,导致洞口段变形的发生。因此,施工过程中尤其要注意降雨的影响,建议通过在洞顶上方一定范围内修建截排水沟、覆盖土工布等方法进行处理。

(2)在自稳能力差、岩体强度较弱的片岩地区,洞口段受偏压等条件影响,极易发生变形开裂、塌方等情况,应加强洞口段的支护结构强度,尤其应在最短时间内闭合成环,增强支护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尽可能避免围岩大变形的出现。通过本次处理方案验证,支护结构封闭成环能极大的提高开挖硐室稳定性。

(3)软岩隧道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循“短进尺、弱爆破、早支护、勤量测”的指导方针,且对洞口段应加强洞内洞外变形监测,及早发现异常,及早处理,本次处理方案也正是由于发现早,处理及时,有效控制了变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晓东.软岩隧道围岩稳定性与塌方处置措施分析[D].长安大学,2008.

[2]马亢,徐进,吴赛钢,张爱辉.公路隧道局部塌方洞段的围岩稳定性评价[J].岩土工程,2009.30(10):2955-2960.

[3]付开隆,蔡家鹏,冯涛.贵广线天平山隧道软岩变形分析[J].铁道工程学报,2011(4):47-52.

[4]朱晓松.浅谈隧道软岩变形防治措施的实际应用[J].建筑知识:学术刊,2012(2):295-296.

[5]饶军应,傅鹤林,黎明,等.白山隧道塌方处治技术及其监测结果分析[J].现代隧道技术,2014,51(2):157-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