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椎体增强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2-12
/ 2

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椎体增强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研究

蒋建军

蒋建军

广西资源县人民医院541400

摘要:目的探讨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中运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椎体增强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1月-2012年12月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方法手术;治疗组20例,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椎体增强术,在治疗前后及随访中测量伤椎的Cobb’s角进行疗效评定。结果对照组有4例患者出现内固定失败、神经功能障碍加重等现象,治疗组患者未出现此种情况,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本研究发现应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椎体增强术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中可增强局部椎体固定的稳定性,并有效减少副作用。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短节段固定;椎体增强术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是一种常见的脊柱损伤,临床普遍应用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技术治疗脊柱骨折,在短时间内确实可使伤椎节段达到预期稳定,但近年来单纯的应用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技术治疗的伤锥内固定断裂、松动、椎体高度再丢失导致脊柱畸形等并发症的报道还比较少。本研究在应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基础上结合椎体增强术来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取得了较为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脊柱外科2009年11月至2012年12月经手术治疗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均为单一椎体骨折,损伤部位分析:T101例T113例,T126例,L18例,L25例,L32例,患者神经功能评定参照Frankel分级。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其中治疗组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龄48.2±5.3岁。对照组男11例,女9例,平均年龄49.8±4.9岁。二组在一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P<0.05。

1.2手术方法

治疗组所有患者给予全身醉麻,取俯卧术位,将腹部悬空。在C形臂X线的透视之下进行骨折定位及手法闭合复位。常规消毒,在后正中行手术切口,充分暴露伤椎锥板后,在伤椎相邻的上、下椎双侧置入椎弓根螺钉,然后安装固定棒,同时撑开复位,将一侧固定棒锁紧。在一侧伤椎椎弓根进行穿刺,根据C型臂X线机透视情况,调整穿刺针的方向,已达到进入到复位后的椎体空腔。若复位不理想的患可给予增大穿刺孔,伸入反向刮匙,应用推顶技术对塌陷的椎体终板进行复位。最后拔出穿刺针芯,利用负压吸引器吸出椎体内积血,把搅拌均匀的硫酸钙骨水泥注入患者椎体内,然后反复做X线透视,以控制注入的剂量及防止漏入椎管。术后随访,在第1、3、5月进行伤椎CT平扫,以观察伤椎骨折愈合情况及硫酸钙骨水泥的吸收情况。术后12个月取出内固定。对照组只进行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方法同治疗组椎弓罗定固定。

1.3评估标准

测量侧位X线片上伤椎前缘的高度即伤椎前缘高度与其上下相邻椎体前缘高度之和的平均值之比乘以100%;对比术前、术后以及末次随访伤椎后凸Cobb’s角的变化范围。定期随访了解内固定位置及伤椎愈合恢复情况。采用Frankle分级标准评定脊髓神经功能恢复状况。失败标准:与术后X线片对比,若出现内固定装置松动、断裂或椎体高度后凸畸形增加大于100。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PSS11.5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t值检验,P<0.05表示数据具有统计意义。

2结果

术后一周复查X线片显示:椎体前缘高度恢复为86.7%~100%,平均为(86.13±7.96)%,末次随访平均为(83.21±8.82)%,都比术前明显改善(P<0.05)。伤椎后凸Cobb’s角术后恢复至3°至10°平均(6.89±3.51)°,末次随访0°至13°,平均(6.13±3.89)°,也都比术前明显改善(P<0.05)(见表1)

表1手术前后及三年后随访时影像学情况

3结论

经笔者临床实践发现,胸腰椎部的骨折换扎在临床上程不断增多趋势,并且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属于胸腰椎部位的爆裂性骨折[1]。当人处于直立位时,瞬间的垂直暴力作用将椎体的骨质震碎,骨折碎块散向四周,脊柱的高度降低。相关力学实验证明,当前柱、中柱损伤时,70%的椎体屈曲和旋转刚度会消失,这种情况就需要进行手术复位,纠正椎体粉碎造成的畸形,恢复脊椎的高度[2]。

后路短节段固定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重要的外科手术技术之一,也是最基本的手术技术,其在临床的应用具有广泛性[3]。但后路短节段固定和长节段固定相比,固定节段减少,其稳定性相对变差。短节段固定常会出现固定部位松动、甚至断裂,从而导致失败,单纯内固定方法失败率一般为9%至56%不等,其中大约50%患者会出现较为明显的胸痛、腰痛,为了获得较好的矫正度数,减少此种手术方法造成的并发症,现在临床常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进行手术治疗。整个椎体中,椎弓根承受力量最为集中,研究表明,椎弓根承受大约60%的抗拔出力和80%的轴向刚度,是最容易受到暴力从而发生骨折的部位,因此在椎体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的基础上,采用椎体增强术可以增强椎弓根固定的强度。也有相关研究证实在骨折的部位植入螺钉可以有效的改善应力分布情况[4]。椎弓根短节段固定与传统的短节段固定比较,可以在撑开棒上增加一个有效支点,分担重力负荷,同时增加了固定的强度[5]。因此笔者认为此种方法是有效地,与传统短节段固定方法相比具有较大优势[6]。术前还要注意患者是否具有严重的神经压迫症状。

经上述讨论,笔者认为椎跟部固定增强术结合短板内固定技术可以有效弥补传统的短节段固定技术,改善应力分布的情况,增加了固定的稳定性,有效矫正了脊椎骨后凸畸形,可以维持较好的固定效果。

参考文献

[1]袁强,田伟,张贵林等.骨折椎垂直应力螺钉在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J].中华骨科杂志,2006,26(4):217-222.

[2]张丙磊,赵东升,余枫等.经骨折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在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J].中华创伤杂志,2009,25(12):1078-1081.

[3]李春华,唐瑛,樊仕才等.GSS固定结合椎体增强术治疗青壮年胸腰椎压缩骨折[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8,26(6):693-695.

[4]曾至立,程黎明,高生等.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椎体增强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J].中华骨科杂志,2011,31(9):927-931.

[5]朱贤平,王琳,滕晓等.后路短节段固定联合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及椎体内人工骨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J].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2011,04(4):215-221.

[6]崔志军,桑海霞.短节段椎弓根钉系统结合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临床分析[J].长治医学院学报,2011,25(3):198-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