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采用规范护理行为控制医院感染?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15
/ 1

怎样采用规范护理行为控制医院感染?

杨艳霞

四川省邛崃市固驿镇卫生院

虽然通过护理方式对医院感染进行控制是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最有效方式之一,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工作的过程中,其本身也会成为病原菌的携带者,如果护理方式不当或者是缺少科学的护理方式,就会导致患者出现医院感染情况,所以医院必须对护理方式进行规范,才能够更好的控制医院感染。

1哪些不当的护理方式与医院感染相关?

1.1卫生管理不当

卫生环境和空气质量是影响患者住院期间康复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同时也是引发医院感染发生概率最高的一种情况。在护理工作中,如果没有定时对病房的卫生进行打扫,对室内进行杀菌消毒,就无法保证室内的卫生和空气质量,也会导致空气中微生物病原菌数量较多,而这就会导致一些抵抗力低下或者是伤口恢复较慢的患者出现医院感染问题。

1.2护理操作不当

操作不当属于护理人员的专业和医院的护理规范问题,其主要包括以下相关内容:第一,没有对病房内的相关物品,如床垫、被套、座椅等物品没有进行定时的常规消毒和定期更换;第二,没有对患者所采用的基础护理用具,如指甲刀、剃须刀等进行消毒和杀菌处理;第三,没有对常用诊疗和护理器具,如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计、止血带、压舌板进行杀菌消毒护理,没有对一次性护理用品进行定期更换等。第四,没有对呼吸机、静脉留置管、留置导尿管等常用器具进行定时定期检查和消毒。以上这些护理操作行为的不当,就容易导致患者受到病菌入侵,进而发生医院感染问题。

2怎样采用规范护理行为控制医院感染?

2.1规范护理管理体系

规范护理管理体系,是规范护理行为的主要前提,只有拥有完善的管理体系,才能够为完善护理工作提供有效参考。对此,医院应该完善护理管理体系,组建护理管理小组,以护理部主任为组长,管理由各个专业的护理护士组成的专业护理团队进行护理工作。医院应该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等,科学制定完善的护理管理制度和岗位制度,落实责任到个人,如果发现患者出现医院感染情况,要及时对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行调查,若发现问题责任在个人,则要对个人进行惩处。同样,如果在护理工作中,有护理人员或者是护理小组表现突出,则应该进行褒奖,以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断提高护理质量,进而更好的实现对医院感染的有效控制。

2.2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

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目的不仅仅是在于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同时也是为了能够通过教育和学习,提高护理人员的思想和岗位认识,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心,让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能够全面落实护理工作。在培训过程中,应该从两方面入手,第一方面,应该加强的内部培训,根据护理工作中,不同护理人员的不同工作需求,拟定不同的培训方案,医院内部自己组织人员进行培训,针对性提高每一个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第二方面,应该加强外部学习和交流,外部学习应该针对性加强“三基”培训,选派骨干护士外出学习,接受医院感染控制的新知识,然后再通过内部培训来实现全员学习,外部交流应该组织医院内部的护理人员前往其他医院进行交流,去粗取精,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全面提高医院感染控制效果。

2.3规范护理具体行为

在护理工作中应该对具体的护理行为进行规范,并且落实到制度和体系中,首先,加强对手术室、供应室、腔镜室等重点部门的管理,要求其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同时,由专人对其进行检测和监管。其次,加强对各种诊疗和护理用品的检查和杀菌消毒,确保每一件物品都在达标之后才能够投入使用,避免其携带病原菌而导致患者出现医院感染情况。最后,应该制定严格的隔离措施,如病区治疗室、抢救室、换药室等都应该进行严格的消毒隔离,将无菌区、清洁区和污染区等进行区分,并进行标记,避免无关人员误入,同时,对于一些较为敏感或者是病情较重患者,应该严格控制探病时间,避免由外来人员带入病原菌。最后,应该做好病房的卫生和环境保持工作,定时进行清扫和杀菌消毒,保持卫生和环境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