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车务段安全管理的现状与对策浅析

/ 2

铁路车务段安全管理的现状与对策浅析

王道孝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研究生部

车务段作为铁路安全管理的基层单位,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现场安全管理的主体和上级管理要求的落实者,必须紧守安全管理的底线,才能确保铁路发展持续安全、平稳有序。因为车务站段在整个铁路大运输体系中承担着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和现场安全卡控的责任,即是组织所管辖车站运输生产任务的主体,也是确保运输生产质量和安全畅通的主体。为此,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车务站段的安全管理现状进行探讨。

1.车务站段的安全风险管理现状

1.1安全风险管理制度加强落实

车务站段对干部现场的安全卡控、检查和指导次数都有明确的规定,因此车站职能科室、安全监察部门、巡视组在关键时段、对关键的岗位现场作业进行卡控,使得这些关键岗位、关键环节及重点作业过程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对独立站的偏远岗位和中间小站的安全风险管理的覆盖不全面,使得这些岗位的安全风险管理基础不扎实,职工作业标准落实不到位,安全生产存在风险。

1.2职工素质亟需提高

作为一名管理人员,要学会怎么和职工进行有效的交流。

因此,我们在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管理技能与方法的同时,要加强自身情商的修炼,各种管理方法相结合,这是确保安全生产的关键要素;而作为一名职工,在培养他们工作技能的同时,还要花大量时间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提高他们对本职工作的责任感,规范作业行为,落实作业标准。

1.3约束激励机制有待改变

车务站段的安全管理具有全面性、系统性、动态性等特点。

为了自上而下能够等效传递安全动力,激发干部职工保安全的内在情绪,我们必须在干部任免、收入分配、责任落实、考核机制等方面建立相应的制度,形成完整、规范、统一、合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拉大各岗位之间的分配差距,落实铁路总公司关于向现场一线和安全风险与安全责任大的岗位工种倾斜的有关规定。充分调动和发挥职工的劳动积极性。

1.4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参差不齐

自从2012年中国铁路总公司在全路工作会议上决定全面推行安全风险管理工作以来,现已基本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各种制度、体制等都已成型,但是在站段一级的安全风险管理体制建设上存在着诸多问题,各车间、中间站由于各自实际情况的不同,对风险点的定位也不尽相同,为车站安全管理部门的归纳总结带来了难点;同时,由于安全风险管理是一个新鲜事物,各站段在建立之时都是摸索,而路局层面没能对管理体系和制度等进行一个明确的规定,使得安全风险管理建设进度拖拖拉拉,成效甚微。

2加强车务站段安全管理工作的建议

2.1创新方式,规范安全管理

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设备投入到运输生产组织的过程中,车务段安全管理人员要主动学习新技术、新知识,及时转变理念,制定系统的、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让安全管理有依可循。充分利用视频检查、录音抽听等多种现代手段,消除地域的局限,对现场作业过程进行全程把控,盯控作业关键;利用大数据手段对现场作业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及时发现突出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消除作业陋习。

2.2加强培养,增强安全责任意识

加强全段职工安全责任意识的培养,对车务段的安全稳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职工作为车务段安全生产的直接参与者,其一举一动对安全影响重大,必须采取措施,加强安全责任意识的培养,对已经发生的事故案例进行传达、学习,让"安全生产大于天"、"安全是生命线"的思想深入职工内心,只有对安全产生敬畏感,在工作中才能自觉养成遵守规章制度的好习惯,才能把好安全生产的第一关。

2.3强化班组自控互控措施

完善自控型班组的各项制度,大力推行班组自控互控办法,结合车站摸排的各项风险点,制定各岗位作业流程、标准化作业和作业流程。及时选派班组长,由班组长在班组内部定期开展学习教育及思想教育活动,增强职工对工作的责任感。同时建立班组连带机制,提高班组互控、自控工作质量,真正做到你错我防、我错你纠。

2.4配强和大力提拔车站专业安全管理工作人员

完善干部任用制度的同时,大力提拔业务素质过硬的工作人员从事安全管理工作。通过自身业务素养和技术水平来带动现场作业人员,而且可以在应对突发事件中起到正确处理和稳定局面的作用。同时,运用多种形式的安全管理手段,强化车务站段及中间站的安全风险管理基础。

2.5探索建立符合自身实际的激励约束机制

由于我国收入分配差距越来越大,建立一个公正、公平、公开的科学的分配机制势在必行。安全影响收入,收入又不同程度的影响安全,用科学的分配机制,建立科学的符合新形势下工作条件的分配制度,在绩效挂钩奖励方面,适当调整评价内容,让其成为具有新内涵的评价机制,真正调动作业人员的积极性。同时,实行收入显性分配,让职工明白同岗同责,实现标准不同收入有差距的目标。最后,应提高边远、危险等岗位职工的收入,确保安全生产。

2.6合理安排,做好职工教育培训

新的作业方式、技术装备对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分别提出了新的要求,车务段应根据实际情况,针对不同岗位的人员及时制定个性化的培训计划。针对段一级安全管理人员,适时邀请上级部门的专业管理人员到车务段开办讲座或组织人员到其他先进单位进行现场学习,学习他人先进的安全管理经验,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效率,让安全管理的各项要求更好地落到实处;针对车间、车站的管理人员,适时开办讲座,全面系统的分析车务段安全形势、剖析新的安全管理要求,重点加强安全管理知识和应急管理的培训,提高安全风险管控能力;对现场作业人员,推广视频教学、网络教学等多种方式,开展远程培训和在线学习考试,完善实训设施,提高实际作业操作能力。

3结论

安全是一个长久的目标,需要众多层面的研判和思考。车务站段的安全风险管理只有做到因地制宜、抓小防大、超前防范,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安全管理模式,才能实现运输安全的有序可控。

参考文献

[1]徐安雄.车务段安全管理模式与实施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2]李伟.提高车务段安全管理水平的思考[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1,7(33):93-94.

[3]张曙.车务段安全管理机制探讨[J].铁道运营技术,2011,4(17):10-12.

[4]于晓东.提高车务段安全管理水平的思考[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9,8(31):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