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村中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4-14
/ 2

加强农村中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宋良宝

(四川省梓潼中学校梓潼622150)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只有一流的教师队伍才能创造一流的教育业绩,学校才能真正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才能实现“办好教育,回报人民”的承诺。

近年来,由于农村条件艰苦,加之受市场经济的影响,许多教师不愿意在农村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一心想着往县城调动。加之,农村中学专任教师中原始学历有不少人是中师毕业,而且又是从小学调入“拔高使用”,只能勉强从事初中教学工作。大多数教师的专科、本科学历是通过函授后取得的。目前一部分教师年龄偏大,教育思想观念难以转变,难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不受学生欢迎,自然没有教学效果。而一部分临聘教师年龄偏小,由于没有工作经验,加之专业化水平较低,自然也会出现教学成绩不佳的现象。种种因素,导致农村中学教育教学质量上不去,教师降低了成就感,学校难以得到良好地发展。面对农村中学教师队伍的现状,我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来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

一、明确教师圣神使命

要办好教育,决定性的因素是教师,而在教师素质中最重要的又是师德。为师表立师德尽师职,正师风,铸师魂,见师情。师品,德高为师。教师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这就需要教师付出感情、时间、精力、毅力乃至全部心血。教师必须具有为教育事业,尤其是为学校的发展壮大而奋斗的勇敢刚毅的坚定信念和为祖国培养现代化人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坚守高尚情操,廉洁从教,精于教书,勤于育人;发扬奉献精神,不断探索,勇于进取,为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贡献才智。师表,身正为范。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思想教育者和道德示范者。孔子曰:“其身正,不令则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不仅要有做人的威望、人格的力量,令学生敬佩,还要以最佳的思想境界、精神状态和行为表现,积极地影响和教育学生,让其健康成长。教师应把言传和身教完美地结合起来,以身作则,行为示范;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仪表端庄,举止文雅,以自己的言行和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让其“亲其师,信其道”。

二、探索师德培养机制

制订明确的培养计划和方案,把师德培养纳入师资队伍建设计划,对全体教师进行以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思想观念、道德品质为核心内容的教育。邀请一些师德典范做专题报告;组织开展“师德问题”大讨论,教职员工结合自身工作,谈师风,谈思想,谈经验,以此提高教职员工的思想素养,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并明确学校发展的关键在于教职员工自身的品德修养。学校要建立健全“青年教师—教坛新秀—骨干教师—名师”的培养机制,促进青年教师向骨干教师转化,骨干教师向名师转化。

三、培养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学高为师,一是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二是要有广博的相关领域知识,具有跨学科、跨专业的结合力,满足学生广泛的求知欲;三是不断更新知识体系,及时吸收、存储学科前沿学科知识与研究成果。学校应采取以备课组、教研组为单位组织经常性的互相学习,以“三级”(备课组、教研组、学校)赛课为阵地组织相互听课评课提高教育教学技能,以继续教育为渠道,把规范性培训与灵活性培训结合起来的有效措施,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授课艺术。

四、加大学校课题研究力度

全面提升科研水平。学校要坚持“全员参与,重在实效”的教研教改指导思想,采用自主研究和立项研究的形式,开展课题研究工作。每位教师要根据本学科的实际,提出有价值的研究问题,要求问题准,切入小,研究实。坚持写教育教学反思,作叙事研究。积极开展校级、市级、省级或国家级的四级立项课题的研究,以此为龙头,带动学校的教育教学科研,引领教师知识水平向纵深、广博方向发展,做到博学多能。只有这样,才能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才能大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五、努力打造名师工程

要有明确的培养目标:一年适应教学,二年站稳讲台,三年合格教师,五年骨干教师,十年成为专家。搭平台,出成果,评优秀,重奖励。青年教师,狠抓教育教学基本功,力争一年适应教学、二年站稳讲台。做到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爱学习的“四爱”教育;坚持新老教师“结对子”活动;坚持开展苦练“两个基本功”——班级管理基本功和课堂教学基本功活动。中老年教师,狠抓教育教学风格、特色的形成,力争成为骨干教师和有影响的专家。

六、完善教师评价机制

根据《教师法》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明确要求,制订科学、有效、可行的师德建设工作条例、师德建设实施细则、教师教学工作规范、教师学术道德规范等规定,明确教师的岗位职责及具体要求,引导教师自觉履行。建立激励机制,在学校制度化得评选师德先进个人活动中,设立“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教师奖”,对师德高尚、业绩卓越的教职工给予表彰和重奖,以掀起树形象、学榜样、找差距、做贡献的热潮,充分发挥典型人物的激励、导向、示范作用。在同等条件下,对师德优秀的教师在晋级、评聘、职称评审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建立考核机制,建立师德考核指标体系,并将其标准量化,通过学校、年级、教师、学生不同权重打分,给予综合评价,将评价结果存入本人档案,作为教师聘任、晋升、晋级、培养、流动等方面的重要依据。这样就会极大地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促进师德水平的提高。

七、积极推行人文关怀

学校内部的管理机制的优化,关键在于张扬管理人性,关注教师的利益要求,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将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同解决教师实际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想方设法留住优秀人才。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让教师安心、舒心、热心、尽心地的投入在教育教学工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