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教学策略打造语文高效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4-14
/ 2

改变教学策略打造语文高效课堂

李典民

(四川省西昌市黄联小学西昌615000)

【摘要】:要构建高效课堂就改变传统的枯燥机械的教学模式,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展开快乐而主动的探究,在多元评价中增强学生信心,这样才能带领学生打开探究的大门,让学生成为探究的主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构建高效课堂。

【关键词】:小学语文;兴趣;主体探究;多元评价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在大力实施课程改革的形势下更是肩负着重大的责任。扭转传统枯燥封闭的灌输式教学,促进学生语文素养与综合能力的整体提高,这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这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但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将语文课上成了程序化的字词句篇的讲解,在学生眼中感受到文章的优美,文章只是词语的堆砌,这样并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如何构建高效课堂,促进学生语文素养与综合能力的整体提高这是新课改下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

一、高效课堂的构建是以学习兴趣为前提

所有智力方面的活动都依赖于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可以催生出饱满的学习热情与兴奋的思维状态,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展开探究,同时更能让学生从中获取丰富而愉悦的体验与感受。这也正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条件。为此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要引导学生以积极的状态来展开快乐的学习。

1.用音乐与画面来创设直观情境。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多元的时代,人类获取信息的方式不再只是局限于文字,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能只是就文讲文,而是引入多种教学资源,尤其是要合理地运用图片、音频与视频等来为学生创设集图文声像于一体的教学情境,这与传统的黑板加粉笔加教材的教学更加富有吸引力,更能吸引学生的目光,引发学生的关注,激起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

2.生活的活水来增添教学亮点。学生有着丰富多彩的生活阅历,这些与学习并不是无关的,而是极其重要的学习资源。教学时教师不能割裂学习与生活的关系,而是要将学生的生活阅历引入教学之中,以生活为桥梁架起通往文本的桥梁,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3.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教学注入生机。现代信息技术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将之运用于语文教学中,更能突出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更能还原语文学科的生动与活泼,为教学注入新鲜血液,使得教学更加融洽、和谐而快乐,这样的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规律,自然能够换来学生饱满的学习热情。为此,我们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收集的素材精心制作,以带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主体性与主动性。

二、高效课堂的构建是以主体探究为核心

传统教学低效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次要从属地位,只是信息的被动接收者,教学只是将书本上现成的知识由教师单向地传递给学生,是典型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要构建高效课堂就必须要对师生角色准确定位,要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动探究,在探究中构建知识,提高技能。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主型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展开一系列主体探究。

1.巧妙置疑,展开学生主体探究。提问是师生语言交流与对话的主要手段。教师可以通过富有探索性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从而使学生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展开主动探究,在探究中自主构建知识,这样可以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从属地位与被动接受,而是让学生以主体身份来展开探究。

2.引导质疑,成为真正的探究者。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能够自主地解决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学会质疑问难,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发现者与探索者,这样才能打开科学探究的大门。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要引导学生不唯书、不唯师,能够勇敢地发表不同于教师与教材的见解与感受。在教学中进行多种思想的交汇与多种思维的交流,这样才能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实现学生对文本的深刻解读,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高效课堂的构建是以多元评价为支撑

学习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是一个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相互影响的过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只有增强信心,勇于攻克重重困难,才能走向成功,而评价在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为此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评价环节,要让评价成为推动学生主动认知的动力。

1.实施赏识性评价。正所谓良言一句暖三冬,在评价中也是如此,爱抚的动作、会心的微笑、赞赏的话语、鼓励的眼神都可以带给学生莫大的鼓舞,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期待与认可,这样才能不断为学生加油打气,以激起学生更大的探究热情,形成克服困难的强大动力。为此我们要以表扬为主,以真实、具体的表扬来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功,享受学习的乐趣,以适度适量的批评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鞭策学生不断进步。

2.实施形成性评价。也就是说评价不能只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为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纳入评价机制,这样才能对学生进行全面而客观的评价,才能看到学生努力的过程,是在点滴的进步中逐渐积累而取得最后的成功。

因此,教师要深入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思维过程,善于发现学生在语文探究性学习中的点滴进步,这样才能以点带面,激起学生更强烈的探究意识,进而引导学生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