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道中考语文名著阅读题想到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6-16
/ 2

从一道中考语文名著阅读题想到的

陈红萍

关键词:中考语文;名著阅读;对策

新教改提出的语文拓展性课程,再次强调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视。名著阅读在中小学语文教育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也经常出现在各地的语文中考题中。以2015年宁波市语文中考卷中名著阅读为例,有一题是这样考察学生的:

(1)请从下面选项中任选一项,结合相关情节,解说绰号由来。

A.行者(《水浒》中武松的绰号)

B.骆驼祥子(《骆驼祥子》中祥子的绰号)

(2)有人认为《简爱》中的罗切斯特没有人情味,你认同吗?请结合原著阐述理由。

题目的要求中都提到了要结合原著情节,也就是说,学生想要得分,必须看过原著,否则纯粹依靠教师考前发放的资料背诵要点,是完全没有帮助的。每年的中考名著阅读题得分率较低,成为他们学习的一大困境。但再一细想,这样的考察,对于看过原著的学生而言,几乎是没有“记忆负担”的,可以轻松拿下。

2012年修订的《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笔者认为,引导学生爱上阅读,并从中汲取精神力量,其实是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苏轼曾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不阅读,一个人的思想就会渐渐陈腐,眼界日渐狭隘,文笔愈发生涩,语言愈发苍白。而在语文教学的安排中,每个阶段都有相对应的名著阅读要求。

根据笔者多年的教育经验,发现造成这一困境的原因主要是学生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阅读书籍没有筛选性,名著没有吸引力,阅读没有兴趣等。如何整合基础课程,加强拓展性课程的实施,帮助学生培养起阅读兴趣,笔者做了以下尝试:

一、从教材本身出发,拓展延伸阅读

有一次上完朱自清的《背影》,笔者给学生朗诵了龙应台的《目送》,前者从儿子的视角写父亲之爱,后者从“我”的视角写母亲之心、女儿之心。那节课过后,学生除了记得文中反复倾诉的那段文字:“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还记住了一个名字:龙应台。课后,有学生来问我借《目送》,那是我第一次意识到,自己的一场心血来潮,或许对学生来说,开启了新的世界——从一篇文章爱上一个作家,从来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从此,我开始有意识地就教材出发,进行阅读拓展。

1.同一作者作品的拓展

从节选到原著,这是最为常见的拓展。教材选编的《智取生辰纲》《杨修之死》《范进中举》等都是为了让学生对名著“食髓知味”,由此可扩大为对同一作者作品的进一步引导。上席慕蓉的《贝壳》,可以引导学生读读席慕蓉的诗,《一棵开花的树》《七里香》《送别》《野风》都是充满细腻情感的诗意之作;上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他的代表作《项链》,看路瓦栽夫人如何爱慕虚荣,最后为了一串假项链,莫名赔上了十年的青春和幸福,同时领略这位短篇小说巨匠在行文布局上的波澜起伏,引人入胜;上鲁迅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笔者带着学生读他的《记念刘和珍君》和《最先与最后》,一起探讨关于“中国人的脊梁”的问题,向来对“鲁迅先生”颇为头疼的学生第一次深切地被他的文字感染,觉得热血澎湃,还对笔者说:“老师,我觉得《记念刘和珍君》写得比《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要好很多!”

2.同一主题作品的拓展

上胡适的《我的母亲》,最后会引发关于教育子女的话题。极为严厉却又能顾及孩子自尊心的“母亲”,这样的家庭教育,总让现在的学生很难说清楚自己的爱恨。笔者引导他们去读张晓风的《初雪》、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毕淑敏的《孩子,我为什么打你》,用不同的家庭教育观帮学生认清那一颗潜藏在不同文字中柔软的爱子之心。白居易的《观刈麦》“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两句,写尽了当时的苛政和劳动人民的心酸,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孔子的《苛政猛于虎》和柳宗元的《捕蛇者说》,里面的人物为免交赋税甘愿冒着被毒蛇猛兽咬死的危险,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压迫和剥削,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3.同一体裁作品的拓展

同一体裁的作品阅读,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该体裁作品的魅力,了解此类作品的特点。如上江河的《星星变奏曲》,可以先花大半节课的时间介绍朦胧诗,以及产生的特殊时代背景,以顾城的短诗《小巷》为例,让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诗歌的意象,感受朦胧诗语言隐晦却极富哲理的特点;上契科夫的《变色龙》,可以在之前《我的叔叔于勒》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接触外国的短篇小说代表作品,如美国作家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等,感受“欧·亨利式”的戏剧性的结尾,以及他“含泪的微笑”的独特艺术风格。

二、结合当下的文学新闻,拓展延伸阅读

每逢文学界有巨匠诞辰逢十逢百的纪念日,或是较有影响的作家逝世,都值得拿来作为引导学生阅读相关作品的契机。如2011年正逢鲁迅先生诞辰130周年,那就恰好可以带学生读一读鲁迅先生的作品,小说《呐喊》《彷徨》也好,散文集《朝花夕拾》也罢,学生会发现,撇开那些繁复的“提问”“回答”和密密麻麻的笔记,其实这位笔法犀利又极具爱国热情的战斗者的作品也很有意思。再如2015年春,诗人汪国真的逝世,笔者特地花了一节课,给学生介绍这位在上个世纪90年代风靡一时、诗集销量逾百万、形成过“汪国真现象”的诗人,并带着学生朗读他的诗歌代表作品,向这位诗中充满人生哲理的诗人致敬。下课后,学生把教师打印的汪国真语录争抢一空。2012年,莫言获获得贝尔文学奖,尽管他的作品还没列入名著中考范围,但笔者还是把他获奖感言和他的作品介绍给学生,培养他们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和文学阅读的兴趣。学生也趣味盎然,争相阅读。

三、把名家教授“请”进课堂,进一步开拓学生文学视野和解读深度

中央十套的《百家讲坛》实在是一个不错的文学类栏目,但学生在课余时间打开电视机,即使看到,70%的人也会立即换台,原因就是笔者之前分析的,内心对某些其实自己并不了解的领域下意识的排斥。作为教师,其实不妨偶尔放慢一下课程进度,在课堂上放上一两集《百家讲坛》,这并非教师自己偷懒,而是利用课堂时间“强迫”学生接触。果然,第一次放了10分钟的易中天《品三国》,学生被牢牢吸引,下课铃声想起,意犹未尽说还要看。在之后的一次当堂作文中,面对《那一刻,我读懂了你》这一题目,有学生就写到对刘禅或曹操的多角度解读。可见这样的教学活动,开阔了学生的文学视野,也教会他们多角度解读人物事件,更能领会到要认识一个历史人物,必须跳出历史小说的设定,从更接近史实的史书中去考证。

在一再提倡全民阅读的大环境下,初中语文的教育改革在艰难的跋涉中,又掀开了“拓展性课程”的新篇章。笔者想,无论是专门开设一门文学类的选修课,还是随着教材进度安排相关作家作品引读,终究是为了让学生从年少时就爱上阅读。如果说离开学校踏上社会,语文这门母语学科真正能给人们带来什么,笔者想就是对阅读和知识的渴望,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一个人的气质修养。至于具体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还是要从学生本身已具备的素养出发,走一步,再走一步,不可好高骛远,拔苗助长。

央视主持人郎永淳说:“阅读,让内心强大,勇敢面对抉择与挑战,我爱阅读!”惟愿一二十年后,当我们的学生成为这个国家的新生力量,人们浮躁追逐的心能在一行行文字中沉静下来,让阅读成为生活的享受,而不再是考试的负担。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语文新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潘启雯,任志茜.2013-2014中国人阅读指南报告[J].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4(4).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古塘中学31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