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顽固性痹证经验心得及探究

/ 2

治疗顽固性痹证经验心得及探究

刘承魁1胡艳青2

刘承魁1胡艳青2

(1甘肃省广河县疾控中心甘肃广河731300;2甘肃省广河县人民医院甘肃广河731300)【中图分类号】R255.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4-0013-01

病例介绍:马×,女,56岁,广河县祁家集镇寺后子村人,2005年10月29日初诊。两手指、腕、肘及膝关节肿痛,清晨手指僵硬加剧,活动困难,腰膝痛难以弯曲近20年。西医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年来四处医治,中药、西药、藏药服用无数,病情时缓时重,近日加剧。检查:两膝、肘、腕关节肿大疼痛,局部不红,扪及多清冷感,手指变形硬僵,面黄不华,动则气喘,食少便溏,尿多,腰背冷痛难曲,舌淡红苔白,脉沉细无力。此乃气血亏虚,寒邪深入经髓,痰瘀交于骨骱。先投温经散寒止痛,佐以补血活血。处方:制川乌15g,防风15g,乳没各15g,当归20g,川芎15g,白芍30g,牛膝15g,威灵仙15g,甘草6g,服3剂。

11月3日二诊:关节疼痛有所减轻,腰痛未减。以上方加独活10g,木瓜10g,服3剂。

11月8日三诊:关节疼痛减半,但肿未明显减轻。结合病史分析认为,久病入络,痰瘀交结于骨骱,宜用走窜虫类药物以搜剔络道。处方:蕲蛇10g,蜈蚣2条,全蝎6枚,露蜂房10g,姜蚕10g,制川乌10g,桂枝10g,当归10g,川芎10g,白芍20g,牛膝10g,威灵仙10g,甘草5g,熟地15g。

此后以上方为主,时增黄芪、鹿衔草,共服20余剂。12月5日十诊:病情大为改善,腰膝酸痛乏力。笔者以为需以补肝肾,补气血以固疗效。处方:巴戟天10g,细辛10g,山臾10g,补骨脂10g,鹿衔草15g,蕲蛇10g,僵蚕10g,薏仁30g,杜仲10g,熟地15g,当归10,黄芪30,枸杞15。抗骨质增生丸续服。12月25日十五诊:上方共服20剂,关节肿痛基本消失,手指僵硬好转,可参加轻劳动。

患者2006年7月15日,诉半年来关节肿痛只在阴雨天气偶尔轻度发作。手指仍有变形但僵硬明显减轻,活动尚好。

此仍一例典型的顽固性痹证病例。《中医内科学》第六版定义为尪痹,是指反复发作,历时较长,顽固不愈,有别于一般的痹证。笔者认为肝肾气血亏虚是尪痹之本,寒热痰瘀是尪痹之标。急性发作时以治标为主,症状缓解后以治本为主。历经多年揣摩,笔者对治疗尪痹取得了如下的辨证庄施治经验:

若症见关节肌肉疼痛剧烈,如刀割针刺,拘挛屈伸不利,痛处不热不红常有冷感,舌淡苔白,脉沉紧者,此乃寒邪入深,阻遏经络。多采用温经散寒之法。常用制川乌、桂枝、独活、羌活、细辛等以散寒镇痛。用制川乌,均由小剂量开始,根据病情,逐渐增加用量,并配以甘草,以减轻其毒性,同时用文火久煎,故未发生副作用。同时配以白芍,以酸收敛阴,一则防止川乌之辛热,一则协同止痛作用,在急性发作时用之甚效。至于桂枝具有温经通阳散寒行瘀的作用,并为上肢痹痛之引经药。细辛辛热窜透,有通阳气,散寒冷之功,对寒湿之邪阻经络,用之甚效。“用独活寄生汤不用细辛,则功效减半”,是笔者治疗尪痹寒邪为甚,用独活寄生汤选药组方的经验药。

若症见关节肿胀疼痛,痛处焮红灼热,并有发热口干心烦,舌红苔黄,脉沉数,此为热邪深入经络之间,须急用清热解毒之法。常用雷公藤、虎杖、海桐皮、豨莶草、黄柏、桑枝、秦艽、地龙之类。雷公藤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消肿止痛的作用,笔者常单味使用,用量10-15g,使用时去二层皮,并与牛骨同炖,饮其汤。对腰膝疼痛,海桐皮、豨莶草经常使用,此二味同入肝肾二经,味苦,有驱风湿、通经络作用。上肢肿痛,用忍冬藤、桑枝以清热解毒、通经活络。地龙咸寒,有清热通络之功,热痹用之甚效。

若症见骨节蹉跌,关节浸肿刺痛,持续难消,舌暗红或边有瘀斑,苔薄或厚浊腻,脉沉涩。此为痰浊瘀血交结,停留关节,闭阻经络。常采用化痰逐瘀,选用乳香、没药、灵仙、制胆星、半夏、薏仁、丹参、桃仁、红花之类。对此类病例,笔者认为此非一般祛风寒湿药所能奏效,须加虫药物,如蕲蛇、露蜂房、蜈蚣、全蝎、僵蚕之类。用露蜂房甘平祛风通络以矫正畸形;蕲蛇透骨搜风;蜈蚣搜剔经隧止痛;全蝎、僵蚕祛风化痰。乳香、没药两味合用,活血通痹止痛功效好。威灵仙具有辛散温通经络,其性走窜力强,是止痹痛、治骨刺要药。

若症见筋脉拘急牵引,骨节疼痛往往在活动时加剧,腰膝酸软,伴有低热,口干、眩晕、大便秘结,手足心热,舌偏红苔少,脉沉细。此为久病阴虚,肝肾不足,或长期过用温燥之品,或长期服用激素治疗,伤阴耗液,损伤肝肾之阴而致。常用六味地黄汤加白芍、当归、牛膝、菟丝子、沙苑等,以滋补肝肾之阴。

若症见面部虚浮,淡白无华,畏寒肢冷,关节僵硬变形冷感明显,肿痛难消,腰膝酸软无力,甚至弯腰驼背,尿多,便溏或五更泻,舌淡白,脉沉弱,此乃脾肾阳虚。常以补肾壮督为治,选用巴戟天、仙灵脾、鹿衔草、补骨脂、仙茅、杜仲等药。巴戟性味辛甘温,入肝肾二经,有补肾阳、壮筋骨、祛风湿,温而不燥的作用。鹿衔草既能补肾虚,又能祛风除湿、活血调经,是风湿与类风湿性疾病的要药,肾虚之人,用之更确切。

若症见面黄少华,唇色爪甲淡白无华,筋脉拘挛,动则气喘,舌淡苔白或苔少,脉沉细或濡弱,或有大出血病史者,此乃气血亏虚。用大补气血法,圣愈汤加川七、鸡血藤之类。川七有止血、散瘀、消肿、定痛的作用,与大补气血之品同用,则能加强去瘀血,提高补气血,促进新血生成的作用。鸡血藤一味,既可活血补血,又可祛风舒筋。《现代实用中药》云:“为强壮性补血药,适用于贫血性之神经麻痹证,如肢体及腰膝酸痛,麻木不仁等。”用之最妙。

其后,笔者以上述治疗顽固性痹证的经验为指导,五年内累计治疗顽固性痹证近200例,总有效率达9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