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学科交叉融合问题浅析

/ 2

高等院校学科交叉融合问题浅析

马国焘,徐振东

马国焘,徐振东(中央财经大学研究生部,北京100081)

摘要:阐述当前学科交叉融合的必要性,通过对我国高等院校学科交叉融合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我国高等院校应该如何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旨在突出学科交叉在大学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学科交叉融合;必要性;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09)10-0176-02

多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成为目前学科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大量原创性科研成果的产生、新的学科增长点的培育以及优势学科方向的凝练,都依赖于多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与融合。积极推动学科的交叉融合可以为高等院校的学科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机遇,并据此提供一条可行的路径。

一、学科交叉融合的必要性

学科的交叉融合是当今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当今世界一流大学的共识和特征。当今世界,科学前沿的重大突破,重大原创性科研成果的产生,大多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结果。同时,高等院校的历史使命是生产知识、传授知识、服务社会,具体体现在努力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创新性的人才,不断开拓科学研究新领域,取得原创性重大科研突破,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程作出重大贡献,而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恰恰是实现这一历史使命的有效手段。

学科的交叉融合也是高校新的学科生长点产生的源泉。高等院校之间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由学科竞争所决定,而在当代学科竞争的最主要内容就是寻找新的学科生长点,形成特色鲜明、方向凝练的优势学科。从学科发展的角度看,正是由于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才不断推动了新兴学科的产生。因此学科的交叉融合自然就成为高等院校新学科生长点的源泉。高等院校应主动把握从单学科研究领域逐步向新兴交叉学科过渡的当前学科发展的趋势,积极有效地发展交叉学科,通过学科内部的组织生长,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外部牵引力,形成自己的特色学科,使之成为优势学科的发展点、新兴学科的生长点和重大创新的突破点。

二、我国高等院校学科交叉融合的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在学科建设中对学科的交叉融合其实是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以中央财经大学为例,在其学科建设发展过程中,先后设立了精算学、媒体经济、体育经济与管理等专业。尤其是近些年来,中央财经大学以“211工程”项目建设和“经济学与公共政策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为抓手,充分利用其在经济、管理学科密集的学科特点,为不同学科的专家、学者共同进行科学研究创造了条件,不断推进学科的交叉融合发展,目前一些学科的发展具有鲜明的特色,呈现出良好的势头,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声誉。它的交叉学科——经济信息管理被确定为交叉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体系中交叉学科的设立,充分证明了不仅是高等院校,还有教育主管机关对学科的交叉融合都给予了充分的重视。

但是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在学科交叉融合方面仍存在不小的问题,具体表现在:

(一)个别科研人员学科交叉融合的意识不强

目前,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已成为国内外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大势所趋。虽然各高等院校科研人员在学科的交叉融合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学科格局使得传统的“从一而终”的单学科观有着巨大的惯力影响,个别科研人员受传统学科学术氛围的影响,容易形成僵化、保守的观念意识,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阻扰新兴学科发展的负面力量,更谈不上探索出具有开拓性或原创性的能够对学科交叉融合起建设性作用的科研成果。

(二)鼓励学科交叉融合的体制机制尚未完善

现行高等院校的管理体制强化了学科边界,绝大部分学科点都在行政上归属于各院系,由各院系负责日常管理工作。科研人员有清晰的学科边界,一般情况下很难在不同学科之间流动,这对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极为不利。同时,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不是一个自然实现的过程,一定的学科政策机制对于交叉学科研究具有重要的引导和调节作用,而目前一些高等院校鼓励学科交叉融合的措施、办法尚未出台,缺乏奖励,科研人员就缺少动力。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科研人员进行学科交叉研究的积极性。

(三)缺乏学科交叉领域的学科带头人

学科的发展离不开学术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对学科发展方向的选择和把握对一个学科的发展壮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的情况是,各高等院校中并不缺少某一学科、某一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但是真正能够担当起促成学科之间交叉融合的多学科背景的学术带头人却比较少,在学科交叉融合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学术带头人为科研人员指明有价值的学科发展方向,交叉学科的培育就无从谈起。

(四)学校对于交叉学科的经费投入不足

在目前,大部分高等院校的学科建设经费一般是按学科体系划分的学科进行投入,并且一般优先考虑历史发展中的一些传统优势学科,对交叉学科的经费投入总体不多,这就遏制了科研人员对学科进行交叉融合的积极性,不利于新的学科生长点的培育。

三、推动高等院校学科交叉融合的举措

(一)多种形式促进观念转变,树立自觉的学科融合意识,营造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浓厚氛围

高等院校要通过多种形式,推动学术层不同学科之间的沟通、碰撞,为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提供强大的思想基础。一是结合现有学科布局,广泛开展的学科发展规划大讨论,推动学科建设观念的大转变。采用学术论坛、学术茶话会等多种形式,使之引领学术探讨交流、学科交叉融合,产生创新火花的思维碰撞。二是通过多层次、宽领域、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引进国际先进的科研成果和思维方式,尤其是邀请学术大家作学术讲座,一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外部效应,另一方面也为高等院校逐步建立起一个广泛进行学科交叉融合的平台。

(二)建立有利于学科交叉的学科机制

要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必须建立一种适宜于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学科机制,其中最关键的是要拆除现有学科之间的壁垒,革除那些阻碍学科交叉融合的制度性因素,为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一是人才流动机制。高等院校的科研队伍应有接纳来自其他学科的学科队伍成员参与本学科的研究课题的勇气,同时也鼓励本学科的学科队伍成员合理流动,进行跨学科的研究,在不同学科结合部分努力寻找新的生长点,促进学科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科研合作机制。科研管理部门完善相关科研办法,为学科交叉创造一种良好的科研氛围,鼓励不同学科利用各自学科优势共同完成科研课题,鼓励本学科的研究主动向其他学科延伸。

三是资金投入机制。高等院校应从科学发展和国家需求的角度出发,瞄准学科前沿,设立专项科研基金,进行高强度的资金投入,鼓励不同学科联合申报研究项目,以项目为纽带建立学科间密切的联系,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和联合攻关,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形成和发展新的学科优势。

四是科研奖励机制。高等院校要建立起鼓励学科交叉融合的激励机制,应划拨一定比例的资金投入交叉学科建设,建立专项资金鼓励和支持研究人员进一步加强各学科之间的沟通,对学科交叉所获得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观念给予高度重视,实行跟踪式关注,对取得的新成果进行奖励。

(三)以项目为纽带,组建由学术带头人领军的学科交叉融合学术创新团队

建设一支由拔尖学术带头人领军、具有广阔学科视野和深厚学术底蕴的优秀团队,形成“大师+团队”的新型学术科研模式是发展交叉学科的关键。如何建立一支优秀的团队,这就需要以项目为纽带,形成“启用一位人才,做好一个课题,带出一支队伍”的学术良性循环。

(四)发挥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综合优势,培养拔尖人才

高等院校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不仅应体现在科学研究上,也应当体现在人才培养上。应鼓励研究生参与学科交叉研究。在各交叉研究机构或项目组提出申请的前提下,学校应该在研究生招生计划中单列若干研究生名额。对于参加多学科合作研究的研究生,可以给予奖学金、助学金方面的更多支持。对于在学科交叉研究中有明显贡献的学生,在毕业时学校应出具该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多学科团队工作能力的证明。

目前,随着学科的发展,我国高等院校尤其是综合性大学学科的外延型发展空间已经不大,学科建设必须实行内涵型发展策略,学科交叉成为学科建设和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要提升学科水平和竞争力,突出特色与优势,就必须大力扶持和加强学科交叉,促进交叉学科的建设,必须瞄准学科前沿,与国家发展目标紧密结合,大力组织和开展重大的学科交叉融合,营造一个鼓励交叉融合的环境。

(责任编辑:鲁小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