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用于麻醉患者恢复中的临床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4-14
/ 2

预见性护理用于麻醉患者恢复中的临床效果

张春秋廖婷婷通讯作者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0三医院麻醉科;广西南宁530021)

摘要: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在麻醉患者恢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选择自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手术室接受手术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家属选择护理模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两个组各6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组采用预见性护理模式,最终比较两组患者在血压、心率、体温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在在血压、心率、体温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外科手术患者麻醉护理中可以采用预见性护理模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改善预后。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麻醉;临床效果

外科手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但是在进行外科手术麻醉时,麻醉药会在体内存留一段时间,将会对中枢系统造成一定的干扰,导致意识模糊、呼吸暂停甚至死亡,严重影响了手术效果及患者预后,应将麻醉对手术患者的影响降到最小[1]。本文就预见性护理在麻醉患者恢复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选择自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手术室接受手术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家属选择护理模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两个组各60例患者。纳入标准:①患者自愿接受并签署同意书;②无手术禁忌症。排除标准:①有意识障碍、精神病;②麻醉禁忌症。对照组男性32例,女性28例,平均年龄(45.5±6.4)岁,干预组男性29例,女性31例,平均年龄(43.5±7.1)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病种、病情程度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包括入室前血压、心率、体温的测量,询问患者是否规避了术前禁忌症,有无义齿,是否排空膀胱,协助患者完成舒适的手术体位。干预组实施预见性护理模式,(1)术前护理:手术患者对自身疾病认识不足,并且对手术室环境及治疗方式、时间等不够了解,容易引起焦虑、恐惧等心理状态。在手术室接到医师下发的手术申请单时,手术室护士应该亲自去患者床前进行访视,与患者进行交流,耐心倾听患者的困惑,仔细的对患者疑惑进行一一答解,将手术的操作流程告知患者,协助患者术前练习手术卧位、术后床上饮食、饮水、排便等生活习惯。对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充分了解患者情况,制定相关护理计划,将进行同样手术的成功的案例讲述给患者,帮助其消除恐惧与不安,帮助其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在进行交流与沟通时,语言委婉、热情大方、关心爱护、尊重其生理及心理。除此之外,手术室在接病人入室之前,询问患者是否存在不适及是否按照医嘱规避了术前的相关禁忌事项,并且将室内温度调至25-27℃,让病人感到舒适,消除不良情绪[2]。(2)术中护理:在入室之后了解患者是否存在义齿等口腔易脱落物,告知患者手术前要进行麻醉,将麻醉过程以及实施麻醉对手术的重要性告知进行讲述,协助患者进行体位的摆放,将麻醉术野之外进行遮盖,以免患者体温过低。在麻醉时应与患者进行交流,转移注意力,双手对其进行安慰。麻醉后在易出现压疮的部位下面放置防压疮垫,以免发生手术之外的二次创伤。如一些外科手术在进行操作时会对腹腔内脏器进行牵拉及触碰,患者血压会发生变化,手术室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告知这是正常生理反应,不必惊慌。(3)术后护理:术后应协助患者穿戴好衣物,告知患者伤口的变化,消除患者对伤口的恐惧感,与患者及家属讲述伤口的清洁,防止发生感染,术后应定期对患者进行访视,根据其心理变化进行相应的疏导。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在血压、心率、体温及不良事件(恶心呕吐、低氧血症、心率异常)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所有统计数据均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当P<0.05时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在血压、心率方面两组患者在术前血压、心率方面差异不大,术后干预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随着我国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越来越多的肿瘤及创伤疾病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目前的保守治疗难以满足患者对疾病治愈的期盼,患者将目光投向了医学技术及器械不断进步与发展的外科手术治疗。但是手术患者在遭受了生理的创伤及心理的焦虑、抑郁、逃避等双重不良应激因素之后,导致机体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心血管系统等产生不利影响,使患者的抵抗力及手术耐受性降低[3]。

为了降低麻醉副作用,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我院麻醉科采用了预见性护理模式。预见性护理是一种较为合理化、个性化的护理理念[4],在接到医师下达的手术通知单后,麻醉护士与患者进行沟通以及交流,评估患者生理和心理状态,将围术期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列举出来,提前制定好相对应的治疗措施,防患于未然,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依从性,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做到了有效保障。从本实验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预见性护理在患者术后血压、体温、心率及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均优于常规护理,有助于患者的康复,这与刘频等[5]人的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在外科手术患者麻醉护理中可以采用预见性护理模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方才.吸入麻醉药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J].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2008,21(1):48-51.

[2]蒉晓予.预见性护理与循证护理在手术室麻醉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5):46-48.

[3]潘涛,张艳.护理干预影响手术患者焦虑心理的效果研究[C]//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2007:680-682.

[4]裴志想.预见性护理理念在肿瘤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28):163-164.

[5]刘频.实施预见性护理对手术室麻醉患者的应用效果评价[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13):2522-2523.